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篇一
在现代企业中,会议是组织内部沟通和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如果缺乏有效的会议管理制度,会议可能会变得冗长、无效甚至浪费时间。因此,公司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议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公司应该设立会议的目标和议程。在召开任何一场会议之前,主持人应明确会议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并将其以书面形式告知与会人员。此外,会议的议程应提前制定并发送给与会人员。议程应包括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及预计的会议时间。通过明确会议的目标和议程,可以帮助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确保会议内容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其次,会议的参与人员应合理确定。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公司应该遵循一定的参会原则。首先,只有与会议主题相关的人员才应该参加会议。不相关的人员的参与会增加会议的复杂性和冗长度。其次,公司应该对会议的参与人员进行合理的限制,避免会议参与人数过多。过多的人员参与会议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降低会议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公司应该根据会议的主题和目标,合理确定参会人员,并确保与会人员的代表性和专业性。
另外,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影响会议效率的重要因素。公司应该合理安排会议的时间,避免会议与员工的工作时间发生冲突。同时,会议的地点应选择方便与会人员到达的地方,并提供舒适的会议环境。合理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可以减少与会人员的不便和压力,从而提高会议的效果。
最后,会议的记录和跟进是会议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议结束后,公司应及时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和记录,并将会议纪要发送给与会人员。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的目标、议程、讨论结果以及行动计划等重要内容。此外,公司还应对会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进,并及时反馈和评估会议效果。通过做好会议的记录和跟进工作,可以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会议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通过设定会议目标和议程、合理确定参会人员、合理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以及做好会议的记录和跟进工作,可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公司应该高度重视会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协同能力。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篇二
在现代企业中,会议是组织内部沟通和决策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会议管理制度,会议可能会变得冗长、低效甚至无效,浪费了公司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议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公司应该明确会议的目的和议程。在召开任何一场会议之前,主持人应明确会议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并将其以书面形式告知与会人员。会议的目的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相一致。同时,会议的议程应提前制定并发送给与会人员。议程应包括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及预计的会议时间。通过明确会议的目的和议程,可以帮助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确保会议内容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其次,公司应根据会议的主题和目标,合理确定参会人员。会议的参与人员应与会议的主题和目标相关,能够为会议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过多或过少的参会人员都会影响会议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公司应根据会议的需要,合理确定参会人员,并确保与会人员的代表性和专业性。
另外,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影响会议效率的重要因素。公司应该合理安排会议的时间,避免会议与员工的工作时间发生冲突。同时,会议的地点应选择方便与会人员到达的地方,并提供舒适的会议环境。合理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可以减少与会人员的不便和压力,提高会议的效果。
最后,公司应高度重视会议的记录和跟进工作。在会议结束后,应及时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和记录,并将会议纪要发送给与会人员。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的目的、议程、讨论结果以及行动计划等重要内容。此外,公司还应对会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进,并及时反馈和评估会议的效果。通过做好会议的记录和跟进工作,可以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公司会议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通过明确会议的目的和议程、合理确定参会人员、合理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以及做好会议的记录和跟进工作,可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公司应高度重视会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协同能力。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篇三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会议管理制度
1、目 的:为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广州市百利文仪实业有限公司广州总部会议管理。
3、管理权责:
3.1 总经办负责公司会议的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监督。
3.2 会议提拟人或主办部门(含各中心/部门)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并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提出处罚。
3.3 会议的审批权限详见“5.1会议提拟与审批”。
4、会议分类:
序
号
会议名称
主题/特点
类 别
主 持 人
参 加 人
1
例 会
(含早会)
固定时间、固定汇报程序,
尽量解决即席提出的问题。
公司例会
主办中心/部门
负责人
部门/中心或公司
全体人员
2
动员会
发言固定、没有讨论程序
公司临时
行政会议
主办中心/部门
负责人
会议提拟人提拟
3
研讨会
对某一课题或问题切磋、探
讨,不一定有结果
公司临时
行政会议
中心/部门
负责人
会议提拟人提拟
4
鉴定/评审会
对某事物的价值、性能,质
量鉴别,必须有结论
公司临时
行政会议
集团总经理或其指定
会议提拟人提拟
5
专题会
为某一专题而开,必须有结
论
公司临时
行政会议
提拟人指定
会议提拟人提拟
6
评比会
一般在年底或某一重大活动
结束后召开
公司例会
人力资源中心
总监
会议提拟人提拟
7
总结会
总结前一段工作,研究、部
署下阶段工作
公司例会
中心/部门
负责人
会议提拟人提拟
8
汇报会
下级向上级或有关人员汇报
工作情况
公司临时
行政会议
会议提拟人指定
会议提拟人提拟
9
调度会
任务安排,人员派遣,设备
物资情况的调动
公司临时
行政会议
会议提拟人提拟
会议提拟人提拟
10
部门例会
各中心/部门固定汇报程序
部门会议
中心/部门负责人
自定
5、管理内容:
5.1 会议提拟与审批。
5.1.1 公司月度例会无须提拟和审批。
5.1.2 公司临时行政会议、公司年度例会由集团总经理直接提拟或由议题涉及业务的主办部门负责人提拟、集团总经理批准。
5.1.3 部门会议由各部门自行安排,但会议时间、参加人等,不得与公司会议冲突。其中,中心/部门会议属非例会性质且需另行核给专项费用的,应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批同意;属例会性质的,由本中心另行提拟方案呈报集团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2 会议计划与统筹。
5.2.1 每月28日前,总经办应与各部门协调确定下月计划召开的临时行政会议,统一报集团总经理审批后,汇同公司月例会编制《月度会议计划》,于月底前发放至各部门负责人。
5.2.2 凡总经办已列入计划的会议,如需改期,或遇特殊情况需安排新的临时行政会议时,会议召集部门应提前2天完成会议提拟和报批手续,并报请总经办调整会议计划。未经总经办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打乱正常会议计划。
5.2.3 会议安排的原则为:小会服从大会,局部服从整体,临时会议服从例会。各类会议的优先顺序为:公司例会、公司临时行政会议、部门会议。因处置突发事件而召集的紧急会议不受此限。
5. 3 会议准备。
5.3.1 会议通知遵照以下规定:
1、已列入月度会议计划表的会议,月中无调整的,不再另行通知,由中心/部门按计划表直接通知与会人;
2、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谁提拟,谁通知”的原则进行会议通知:
(1)未列入月度会议计划而临时提拟的会议;
(2)虽然已列入月度会议计划,但需对会议议题、需准备的会议资料、会务安排等作特别说明;
(3)其它提拟人认为应另行通知的情况。
3、会议通知期一般应提前一天以上,通知对象为与会人、会务服务提供部门;
4、会议通知形式一般为电话通知。但需对会议议题、需准备的会议资料、会务安排等作特别说明的会议,应以会议通知单进行书面通知;涉及多个部门和参加人数众多的大型会议,主办部门还应编制详细的会议计划通知相关部门。
5.3.2 会议的其它准备工作遵照以下规定:
1、会议提拟部门应提前做好会议资料(如会议议程议题、提案、汇报材料、计划草案、决议决定草案、与会人应提交资料等)准备的组织工作;
2、会务服务提供部门应提前做好会务准备工作,如落实会场,布置会场,备好座位、会议器材、茶具茶水等会议所需的各种设施、用品等;
3、公司总部召开的`公司级会议会务服务统一归口总经办负责。
4、部门在总部召开的会议需用公共会场的,应向会议室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书面提出,由会议室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
5.4 会议组织。
5.4.1 会议组织遵照“谁提拟,谁组织”的原则。
5.4.2 会议主持人须遵守以下规定:
1、主持人应不迟于会前5分钟到达会场,检查会务落实情况,做好会前准备。
2、主持人一般应于会议开始后,将会议的议题、议程、须解决问题及达成目标、议程推进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必要的说明。
3、会议进行中,主持人应根据会议进行中的实际情况,对议程进行适时、必要的控制,并有权限定发言时间和中止与议题无关的发言,以确保议程顺利推进及会议效率。
4、属讨论、决
策性议题的会议,主持人应引导会议作出结论。对须集体议决的事项应加以归纳和复述,适时提交与会人表明意见;对未议决事项亦应加以归纳并引导会议就其后续安排统一意见。5、主持人应将会议决议事项付诸实施的程序、实施人(部门)、达成标准和时间等会后跟进安排向与会人明确。
5.4.3 与会人须遵守以下规定:
1、应准时到会,并在《会议签到表》(详见附件3)上签到。
2、会议发言应言简意赅,紧扣议题。
3、遵循会议主持人对议程控制的要求。
4、属工作部署性质的会议,原则上不在会上进行讨论性发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