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高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案 篇一
标题: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与特点
导入:通过引用《论语》中的一段话,“治国之道在乎持中而已”,引出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和演变。
一、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
1. 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皇权集中,封建制度完善
- 农业经济为主,农民地位低下
- 财政制度相对简单,以赋税为主要收入来源
2. 西汉中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地方政权割据,中央政权衰弱
- 商业经济发展,手工业兴盛
- 财政制度改革,实行均田制、市易制等
3. 西汉末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内外战乱,政治混乱
- 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
- 财政危机,赋税加重,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4. 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中央集权恢复,地方豪强削弱
- 农业经济恢复,手工业发展
- 财政制度改革,实行均田制、市易制等
二、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1. 皇权集中与地方豪强
- 西汉初期,皇权集中,封建制度完善,但地方豪强势力较大
-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恢复,地方豪强削弱,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2. 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
- 西汉时期,农业经济为主,农民地位低下,但商业经济逐渐发展
- 东汉时期,农业经济恢复,手工业兴盛,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3. 财政制度改革
- 西汉时期,财政制度相对简单,以赋税为主要收入来源
- 东汉时期,实行均田制、市易制等财政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
结论: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与特点,既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也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旧高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案 篇二
标题: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与启示
导入:通过引用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一段话,“天下之治久矣”,引出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 政治制度的影响
- 西汉初期的封建制度完善,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 东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恢复,影响了后来的统一政权的建立
2. 经济制度的影响
- 西汉时期的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的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 东汉时期的财政制度改革,为后来的财政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 社会制度的影响
- 西汉时期的地方豪强与中央权力的对立,为后来的地方豪强问题提供了教训
- 东汉时期的社会矛盾激化,为后来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动力
二、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启示
1. 政治制度的启示
- 封建制度的建立需要合理的权力分配和制衡机制
-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
2. 经济制度的启示
-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保护农民的权益和提高农业生产力
- 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法律制度
3. 社会制度的启示
- 地方豪强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中央权力和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
- 社会矛盾的化解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结论: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与启示,为我们深入理解历史,思考现实问题,探索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借鉴经验。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推动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事业。
旧高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案 篇三
旧人教版高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
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二、“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三、“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四、“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五、“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