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8-04-01 06:1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篇一

标题: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其在数学中的关系

导语: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将从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入手,介绍它们在数学中的关系。

一、乘法的意义与作用

乘法是指两个数相乘的运算,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增加、比例关系、面积和体积等。乘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量的增加:乘法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增加。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买了4个苹果,那么他一共有3×4=12个苹果。

2. 比例关系:乘法可以用来表示比例关系。例如,班级里有20个男生和30个女生,男女生的比例是20:30,可以简化为2:3。

3. 面积和体积:乘法可以用来计算面积和体积。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cm,宽是3cm,那么它的面积就是4×3=12cm2。

二、除法的意义与作用

除法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的运算,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减少、分配问题、平均数等。除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量的减少:除法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减少。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他的朋友,他有3个朋友,那么每个朋友可以得到12÷3=4个苹果。

2. 分配问题:除法可以用来解决分配问题。例如,一桶水有60升,要平均分给4个人,那么每个人可以得到60÷4=15升的水。

3. 平均数:除法可以用来计算平均数。例如,小明参加了5次考试,他的总分是300分,那么他的平均分就是300÷5=60分。

三、乘法和除法在数学中的关系

乘法和除法在数学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除法可以通过乘法来验证。例如,如果3×4=12,那么12÷3=4;如果12÷4=3,那么3×4=12。乘法和除法还可以相互转化,通过给定的已知条件来求解未知数。例如,如果3×4=12,那么可以通过已知的乘法关系来求解未知数,如12÷4=3。

总结: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们在数学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乘法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增加、比例关系、面积和体积等,而除法可以用来计算数量的减少、分配问题、平均数等。乘法和除法在数学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篇二

标题: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导语: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们不仅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篇将从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入手,介绍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乘法和除法在数学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除法可以通过乘法来验证。例如,如果3×4=12,那么12÷3=4;如果12÷4=3,那么3×4=12。乘法和除法还可以相互转化,通过给定的已知条件来求解未知数。例如,如果3×4=12,那么可以通过已知的乘法关系来求解未知数,如12÷4=3。

二、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购物计算:乘法可以用来计算商品的总价格。例如,如果一件衣服的单价是200元,小明买了5件,那么他需要支付的总价就是200×5=1000元。

2. 食材配方:乘法可以用来计算食材的配方。例如,一份蛋糕的配方需要2个鸡蛋,如果要做10个蛋糕,那么需要的鸡蛋数量就是2×10=20个。

3. 面积和体积计算:乘法可以用来计算面积和体积。例如,如果一个房间的长是4米,宽是3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4×3=12平方米。又如,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米,宽是3米,高是2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4×3×2=24立方米。

4. 分配问题:除法可以用来解决分配问题。例如,一桶水有60升,要平均分给4个人,那么每个人可以得到60÷4=15升的水。

5. 平均数计算:除法可以用来计算平均数。例如,小明参加了5次考试,他的总分是300分,那么他的平均分就是300÷5=60分。

总结: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用来计算商品价格、食材配方、面积和体积,解决分配问题,计算平均数等。乘法和除法在数学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篇三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从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说教学目标

  依据“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结合新课标中对这一学段的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一下几个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概括出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1.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说教法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启发式谈话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同时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通过让学生在“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理解概括乘除法的意义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特点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乘除法的口算题,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回顾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环节(依据教材内容,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一)、师生共建乘法的意义

  通过对例题的理解、分析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归纳除法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改编例题,再让学生比较分析三个例题,从而概括出除法的意义,并得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三)整理归纳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联系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整理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既联系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先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提出质疑,教师再加以总结和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促进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布置了课本第7页第5题,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