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说课稿 篇一
标题:探索位置的表示方法
导语:
位置的表示方法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和定位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本节课将通过多种实际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位置的表示方法。
一、自我引入
老师拿出一张地图,并指向地图上的一个地点,询问学生这个地点的位置。学生纷纷回答:“在地图上”、“在北边”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更准确的方式表示这个位置?
二、位置的表示方法
1. 相对位置
通过示范,让学生发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其他物体来表示。例如,老师拿出一把铅笔,让学生描述它相对于自己的位置。学生可以说:“在我左边”、“在我前面”等。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拓展他们的思维。
2. 方位词
介绍常用的方位词,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方位词的含义。例如,老师拿出一个小球,让学生描述它和其他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坐标表示法
介绍坐标表示法,即使用数字和字母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横纵坐标的概念,并引导他们使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练习与巩固
1. 班级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物体,其他组员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该物体的位置,并给出建议。鼓励学生多样化地描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练习题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用相对位置、方位词和坐标表示法来描述不同物体的位置。难度逐渐增加,以巩固学生的理解。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位置的表示方法,包括相对位置、方位词和坐标表示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下节课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说课稿 篇二
标题:探索位置的乐趣
导语:
位置的表示方法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学习数学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本节课将通过趣味游戏和实际情境的演绎,让学生在探索位置的同时享受学习乐趣。
一、自我引入
老师带来一段视频或照片,展示一些有趣的场景,例如一个迷宫或一个城市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场景中有哪些元素?怎么描述它们的位置?
二、位置的表示方法
1. 位置的比较
老师挑选两个物体,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位置。例如,老师拿起一本书,问学生它和教室门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通过与其他物体的关系来描述。
2. 方位词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站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然后轮流用方位词来描述自己的位置。例如,学生可以说:“我在黑板前面”、“我在窗户左边”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坐标绘图
给学生发放一张简单的坐标绘图纸,让他们按照指示在纸上画出不同位置的点。例如,老师可以说:“在坐标(2, 3)的位置画一个星星”。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对应的点,并发现坐标表示法的奥秘。
三、练习与巩固
1. 情境练习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位置表示方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例如,老师说:“你在一个迷宫中,如何描述你的位置?”学生可以用方位词或坐标表示法来描述。
2. 探索游戏
设计一些探索游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寻找教室中隐藏的物体。例如,老师说:“找到一个物体,它在窗户右边,离书桌2步的位置。”学生通过探索和推理,找到对应的物体。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探索了位置的表示方法,并在游戏和实际情境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他们不仅掌握了相对位置、方位词和坐标表示法,还培养了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下节课将继续带领学生在数学的世界中探索乐趣。
小学四年级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说课稿 篇三
小学四年级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然而数学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那么如何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整合?因此,我认为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天我就以“位置的表示方法”的教学实践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过程,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加以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中《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活动课。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比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因此本节课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景,让学生明白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表示方法,进而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同时为今后学习地理、几何初步知识等打基础。
2、教学目标: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资源,我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2)能够初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理性思考。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得到成功的体验。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师生的互动,感悟知识,体会有序数对与物体位置相对应的数学内在的联系。
(3)渗透《两纲》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并掌握有序整数对正确的书写格式与它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先横后纵的表示方法,能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的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场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增强学生对确定位置的认识,丰富学生对物体定位的直观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我在教学思路中体现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变式提高---归纳小结”的基本模式。首先,以愉快教学方法为主,通过计算机带孩子们走进富有情趣的“小胖的教室”,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种统一方法既清楚又准确地表示位置,进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一段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和小胖一起参加小队活动,很自然地将教室的位置转化到用数对表示“海岛地图”的景点位置。我以游海岛贯穿始终,注重运用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意识地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探究的方向,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通过观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在综合运用环节中多媒体的使用犹如学生身临其境,步入郑成功纪念馆,通过参观讲解民族英雄,渗透《两纲》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拓展习题“巧画正方形”和生活运用“巧解棋局”中多媒体演示形成了简单的师生交互。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有关序数的概念,知道可以使用一个序数表示在一条直线上人或物体的位置。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使用数射线,已经建立了数(自然数)与数射线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年级第二学期,通过“东西南北”,也为直角坐标系做了一些铺垫。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也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课间操站排、教室的座位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ppt制作了有趣的情景,在教学中渗透直角坐标系的初步概念,使学生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a,b)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一)情景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由于小胖这个人物是教材中虚构的小朋友,并不存在小胖的教室,但是多媒体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通过展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教室,通过情景找小胖坐在哪?由于很直观的展现了“小胖的教室”,学生在找位置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规定,就会造成同一个位置表达不同的情况,从而引入寻求一种能既清楚又准确地表示位置的统一方法。
(二)尝试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一:
(1)以规定的标准找教室中四个小伙伴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介绍数对的书写方法和表示方法。在这里多媒体可以自由的选择任务,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将抽象的横线、纵线展现在学生眼前,将抽象化为具体。
[设计意图:先确定标准,根据场景图中的组和个,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通过横线和纵线逐步抽象到相应的位置,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同时,借助于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给出用数对表示的方法,结合板书使学生理解数对中的每一个数各表示什么,从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找(3,4)(4,3)是否坐着同一个人吗?为什么?多媒体教学在这里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使位置中的小朋友变色后移到对应的数对上,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位置这一活动,然后根据场景中不同的位置,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数对表示不同的位置,数对的表示是有序的。]
2、探究二:
在现实教学中游海岛,参观纪念馆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难,我在教学中播放了海岛的画面,同时配上海鸥飞行和游船行驶入海岛的动画效果,在加上海鸥此起彼伏的叫声,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犹如身临其境,闻到了海水的味道,感受大海宽阔的胸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等多项感官。
(1)根据数对找位置:将生活中具体形象转化为地图中的小方格上的景点位置。
(2)用数对表示位置: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用数对找到观光景点中的特殊位置,确定先找景点在横轴上对应的数,再找纵轴上对应的数,也就是先横后纵。
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配合学生的回答,能使相应的景点进行旋转,使相同的数变色,用有颜色的线条展现特殊数对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根据数对去找位置和指定数对表示的位置,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表示这一位置的数对这两个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
3、综合应用:
到达了郑成功纪念馆,去迷宫寻找开门的钥匙。从入口开始用数对标出每次拐角处的关键数对。在游戏中综合应用数对表示位置,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很自然的介绍了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显示“大门的钥匙在哪?”,设置悬念,创设困难情景,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心里。在学生找出拐弯处的数对后,多媒体中小丁丁的不断行进和最后获取钥匙,则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用钥匙开门,展现民族英雄郑成功事迹,多媒体在这一环节的使用犹如学生身临其境的步入郑成功纪念馆,通过参观讲解民族英雄,渗透《两纲》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像这样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再配上前后情景的贯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地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三)总结知识、拓展感知
总结并拓展练习——“巧画正方形”中多媒体线条和正方形的逐层显示很清晰的向学生演示了取点的方法基点的特点。接着介绍生活中的数对,像:国际象棋的棋盘,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座,门牌号,气象台风的位置,火车票的座位号……,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后,反过来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巧解棋局”,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但是在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用富有挑战性的针对生活运用——“巧解棋局”的练习,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多媒体可以随时进行任意棋局的交换,并演示出每一棋局对局的过程,将学生真正置身于我所设计的生活运用练习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形成了简单的师生交互,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生活中数对的应用和巧解棋局,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训练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
四、说练习安排:
整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将尝试练习分四部份。第一部份为情景一:小胖的教室,认识数对,并根据数对找具体的位置;第二部份为情景二:游海岛,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和特殊数对的表示及位置;第三部分为情景三:迷宫找钥匙,学生根据目的自己用关键数对确定具体的位置,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第四部分为情景四:拓展思维题——“巧画正方形”和生活运用——“巧解棋局”,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亲身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五、板书设计:
位置的表示方法
先横后纵横线上的纵线上的(3,2)
数对有序(2,1)(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