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风光说课材料 篇一
标题:南极大陆之美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以南极风光为主题,通过描述南极大陆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展示南极独特的美丽风光。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南极大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南极大陆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描述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表达对南极风光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南极大陆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描述和图片展示南极大陆的地理特点和风光,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兴趣和认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语言和图片准确地描述南极风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南极大陆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南极的好奇心。
2.呈现
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的方式,依次介绍南极大陆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南极大陆的地图、气候数据和照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南极。
3.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南极大陆的特点和独特之处。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对南极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4.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南极大陆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培养学生对南极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价他们对南极风光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小组作业或个人作业,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进一步表达他们对南极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南极大陆的地理特点和风光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培养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南极大陆辽阔的面积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只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来展示,还无法完全准确地表达南极的美丽风光。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或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南极风光。
南极风光说课材料 篇三
南极风光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南极风光》是二期课改新教材三年级下第24课。它是一篇内容生动,文笔优美的散文性说明文。课文分为南极风光和南极开发两部分,重点是南极风光的介绍,依次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南极冰雪、南极动物和南极光。文章开始,用没有没有更没有的句式从反面写出了南极是冰雪的世界,接着写狂风堆成的雪浪和各种各样形状的雪堆。写南极动物,用了望而生畏、仅有等词语,说明在那里动物难以生存。对南极光的描绘,用了一个长长的带比喻的句子,形象地展示了南极光的绚丽和奇特;紧接着用一个双重否定句(没有不),强调南极光是奇景,十分罕见。南极开发部分,介绍南极是一块宝地,许多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
二、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下半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如在预习中扫除字词(特别是字音、字形)障碍;能够通过自读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在语言的学习方面,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教师的引导体会文本语言的魅力,并有主动记诵的愿望,但在运用方面,语言素材比较少,有感而不会发。从表达的方式上看,也缺少一定的章法。
三、关于教学目标:
目标一: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绚丽夺目、望而生畏、惊叹不已、摇曳等词语。
在词语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方法理解词义,如晶莹剔透的理解可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悟;望而生畏一词,则通过温习旧知并结合文章内容,结合说话训练达到对词义的真正理解。
目标二:朗读并积累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
文中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写得十分形象、生动、优美。积累这样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一大收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词语的理解、句子的品味中体会美感,从而激发主动积累的愿望。可以尝试让学生拓展进行课文内容的延伸训练。
目标三: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体会南极风光奇异而神秘的特点,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盼望南极更美好的情感。
交流时,不一定按照课文顺序,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一种自主交流的氛围。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或交流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讲读第1节,可以通过读课文,要学生设想自己来到了南极,有什么感受,见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句子的过程中体验出南极是个冰雪世界。在对南极冰雪和南极光这两部分的学习中,要紧紧抓住比喻句的表达形式,结合关键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体会、欣赏中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盼望南极更美好的情感。
四、关于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说明性的散文。如果教学的重点落实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上,是可以达到读通、读懂课文的目的的。但欠缺了情感因素的教学会显得呆板和单薄。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始至终用自己的身心去阅读,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当然,情感也不是一触即发的,也不可能始终保持高调,只有合理地安排,才能让学生在对文章的学习中,真正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盼望南极更美好的情感。
(一)初步感知,有所触动
对于进入三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来说,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在预习的时候已经产生了。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网上查询,了解、收集有关南极的各种地理资料以及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的资料,这样丰富了学生对南极神秘之地的感性认识,也鼓励他们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在课文的初读中,以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南极的哪些风光?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帮助学生把握课文脉络,做到整体感知。也让学生在对这些内容的初步感知中,激发进一步了解南极的愿望。
(二)细细研读,深入理解
研读课文中,紧紧抓住文中两句比喻句的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既展示各种真实景观,又引导展开想象,联系课文理解内容。在教学南极冰雪这一部分时,设计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晶莹剔透,造型奇异。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生活经验进行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不管什么形状,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即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南极光的神秘、奇异、美丽更是学生难以理解感受之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自选观赏南极光的各种奇观,引导学生从南极光的色彩、速度、形态等方面感受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感受南极光的绚丽夺目和罕见。然后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语言的再创造,即运用比喻句介绍自己眼中的南极光。
在对这两句比喻句的学习中,学生必然在对文字的美的体会中感受了南极的神奇,对南极的向往会更强烈。
(三)迁移运用,情感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表达训练机会,如运用比喻句介绍南极冰雪的形状、南极光等。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这种能力迁移方式,产生一种能把南极风光介绍给大家的自豪感,让学生的情感在表白的过程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