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说课稿【精选3篇】

时间:2011-06-01 07:21: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说课稿 篇一

标题:校园之美——用画笔记录美丽的瞬间

一、说教材

本堂课的教材是七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优美的校园》单元。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表达,用画笔记录校园的美丽瞬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校园景色的特点和美的元素;

b)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表现校园景色;

c) 掌握简单的画笔技巧,如勾线、填色等。

2. 能力目标:

a) 观察和感知美的能力;

b) 表现美的能力;

c) 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和关心;

b)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受;

c)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a) 学生能够观察和感知校园中的美的元素;

b) 学生能够用画笔表现校园景色;

c)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画笔技巧。

2. 教学难点:

a) 如何让学生用画笔表现校园景色的美;

b)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校园中的美的元素。

四、说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

a) 七年级美术教材《优美的校园》;

b) 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笔、画画纸等。

2. 环境准备:

a) 教室保持整洁明亮,桌椅摆放合理;

b) 展示校园美景的图片和学生作品。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活动、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

1. 导入活动:

a) 利用图片展示校园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校园之美。

2. 知识讲解:

a) 介绍校园景色的特点和美的元素,如青翠的树木、鲜艳的花朵、蓝天白云等;

b) 讲解画笔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一些简单的画笔技巧;

c) 演示如何用画笔表现校园景色的美。

3. 实践操作:

a)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运用画笔表现自己眼中的校园美景;

b) 学生之间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校园之美——用画笔记录美丽的瞬间

板书图片:校园景色的插图

七、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校园中的美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并通过画笔表现出了自己的创作能力。但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的作品还未完成,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此外,对于一些技巧性较强的画笔技巧,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说课稿 篇三

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优美的校园》,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选自湖南美术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第一章《优美的校园》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绘画应用领域。本节课内容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学习与研究——透视法。其主要内容是:透视知识的学习;

  活动二:写生与表现必备的造型基础之一。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如在小学时学生主要以平面画为主,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立体画。刚开始接触时学生的空间思维可能难于转变,有部分学生思维会停留在平面里,通过实物观察后会有所转变。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透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空间表达法,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法来表现校园的空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总结和运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特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视的规律、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现空间的变化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美术的兴趣。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透视学,透视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和理性,学习的难度较大。如果还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困难,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结合教师的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以便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反馈应用。

  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通过一个提问——黑板是什么形状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因为学生会觉得奇怪“黑板不是长方形的吗?老师怎么会提这么简单的问题?”接着进行活动一:

  让几位学生通过对黑板正面和侧面的观察并讨论,了解到黑板会由于空间的变化呈现出梯形的形状,即原本相等的两条边会产生“近大远小”变化来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透视

  (2)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活动二:

  探究第1个问题“透视”现象。播放幻灯片:当我们站在宽阔的马路上,放眼往远处望的时候,马路两边的景物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学生观察很容易得出结论:马路越来越窄;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小,越来越密;行人、车辆越来越小,越来越密。看到物体时产生的这种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现象就叫透视现象。

  探究第2个问题“平行透视”及其消失规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什么是平行透视以及它的消失规律。

  探究第3个问题“成角透视”及其消失规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什么是成角透视以及它的消失规律。

  (3)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活动三:

  把学生分成三部分,坐在教室中间的小组运用平行透视法对讲台上的正方体实物进行描绘,两边两小组运用成角透视法对讲台上的正方体实物进行描绘。

  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深化透视知识的学习。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也许可以根据透视规律来画出正方体,但许多学生画的正方体会出现倾斜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把竖直线画得不垂直于视平线。此时可以启发学生:这与如何写字端正是一样的道理。

  (4)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进行对比并进行点评。

  (5) 小结——拓展

  针对本课内容进行设计了三个问题

  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体会是什么?

  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课后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用透视法来描绘我们的校园,如教室、操场等。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说课稿【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