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实用3篇】

时间:2015-06-07 01:22: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 篇一

标题:引入通分的概念与意义

导语:

在小学数学中,通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解决分数的加减运算提供了便利和灵活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通分的概念与意义,以及通分的方法和应用。

一、通分的概念与意义

通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的分数。通分的意义在于:

1. 便于分数的加减运算:通分后,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数的运算。

2. 使分数更具可比性:通分后,不同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更直观地比较。这对于我们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非常有帮助。

二、通分的方法

通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找出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简称最小公倍数)作为通分的分母。

2. 利用分数的等价关系进行通分。

三、通分的应用

通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通分的常见应用:

1. 分数的加减运算:通分是进行分数加减运算的基础。通过通分,我们可以将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简化运算步骤。

2. 分数的大小比较:通分后,不同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更直观地比较。这对于我们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非常有帮助。

3. 分数的换算:通分可以帮助我们将分数转化为更小或更大的单位。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通分将1/2转化为2/4或1/8转化为4/32。

总结:

通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技巧。通过通分,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使分数更具有可比性。同时,通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掌握通分的概念、方法和应用,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 篇二

标题:通分的方法与示例详解

导语:

在前一篇中,我们介绍了通分的概念与意义。本文将进一步讲解通分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详细说明如何进行通分。

一、通分的方法

通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找出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简称最小公倍数)作为通分的分母。

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中同时为其倍数的最小正整数。对于两个分数a/b和c/d,我们可以先找出它们的分母b和d的最小公倍数lcm(b, d),然后将两个分数的分子乘以lcm(b, d)/b和lcm(b, d)/d,得到通分后的分数。

2. 利用分数的等价关系进行通分。

对于两个分数a/b和c/d,如果存在一个数k,使得a/b = k(c/d),那么a/b和c/d就是等价的分数。我们可以通过乘以适当的数使得两个分数的分母相等,从而实现通分。

二、通分的示例详解

现在,我们通过几个示例来详细说明通分的方法。

示例一:

通分分数1/3和2/5。

方法一:找出最小公倍数

分母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我们将分数1/3和2/5的分子分别乘以15/3和15/5,得到通分后的分数5/15和6/15。

方法二:利用等价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将分数1/3乘以5/5和分数2/5乘以3/3,得到通分后的分数5/15和6/15。

示例二:

通分分数3/4和2/7。

方法一:找出最小公倍数

分母4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8。我们将分数3/4和2/7的分子分别乘以28/4和28/7,得到通分后的分数21/28和8/28。

方法二:利用等价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将分数3/4乘以7/7和分数2/7乘以4/4,得到通分后的分数21/28和8/28。

总结:

通分是通过将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的分数,使得分数更具有可比性和运算便利性。我们可以通过找出最小公倍数或利用分数的等价关系进行通分。通过示例的详细解释,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和技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灵活运用通分来解决分数的加减运算和大小比较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 篇三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

  六、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

资料共享平台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引导探索

  1、教学例3时,我先出示世界地图并提出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让学生观察、判断。然后给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让学生自己说方法,说结果,说理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课本第93页的两行填空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来说出思路,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我首先肯定这两种思路都是可以的。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 和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

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4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第1题,教学时,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我安排的是练习十八第2题,因为通分的关键是找准分数的公分母,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题的安排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公分母的确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第三层次: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的第3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第四层次:我安排了竞赛题。把下面分数通分。三组题,男女生竞赛,每个小组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出正确答案,推举一个成员到前面抢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反馈总结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通分》【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