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鲁教版高中语文《劝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劝学》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教材之一,通过讲述苏轼的劝学故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该课文属于议论文,以苏轼的亲身经历为例,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态度。通过学习该课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苏轼的劝学故事,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劝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面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2.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从苏轼的劝学故事中思考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
通过展示苏轼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2.整体阅读
请学生先默读全文,然后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分段理解
根据课文的段落,分段进行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含义。
4.课文赏析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学习策略指导
引导学生从苏轼的劝学故事中思考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6.拓展延伸
通过引用其他名人名言和故事,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劝学》这篇课文,我们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篇二:鲁教版高中语文《劝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劝学》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教材之一,通过讲述苏轼的劝学故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该课文属于议论文,以苏轼的亲身经历为例,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态度。通过学习该课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苏轼的劝学故事,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劝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面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2.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从苏轼的劝学故事中思考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
通过展示苏轼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2.整体阅读
请学生先默读全文,然后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分段理解
根据课文的段落,分段进行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含义。
4.课文赏析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学习策略指导
引导学生从苏轼的劝学故事中思考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6.拓展延伸
通过引用其他名人名言和故事,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劝学》这篇课文,我们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鲁教版高中语文《劝学》说课稿 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劝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劝学》是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阅读鉴赏,启迪学生智慧、巩固文言基础。
《劝学》是荀子的一篇论说文。作者阐述了在学习方面的观点。把《劝学》安排在本单元,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合理论证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要“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4、教学重点: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5、教学难点: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和思想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
(1)诵读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点拨法——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点拨。
2、学法: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在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
(2)合作学习体现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3)探究学习体现在质疑问难,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过程中。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有6个学习环节
环节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历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学习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呢?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近《劝学》,看一看荀子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学习的什么思考。
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感知作者和写作背景方面,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我会加以补充。
2、字词方面,学生课下已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了梳理。课上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就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识积累。
3、然后,请学生听配乐朗诵。
环节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
我会设置问题,要求小组合作,明确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问题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问题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 小组朗读第2、3、4自然段
明确: 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的。
问题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 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 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通过这3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完成教学目标三,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四、三读文本鉴赏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比喻句,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句的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二,突破教学重点。
环节五、拓展迁移
设置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讨论1:《劝学》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讨论2:就观点“学可以已”和“学不可以已”进行辩论。
此次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 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然后教师总结,通过辩论,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
环节六、总结
我会和学生一起梳
理文章脉络,要求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这一环节意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布置两个作业
必做作业: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选作作业: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劝 学
荀子
学习的意义 比喻论证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作用
(论点) 学习的方法 对比论证
(论据) (论证)
我这样设计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 把握文章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鲁教版高中语文《劝学》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