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小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学会有效地处理各种挑战和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预防和干预;多元化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
1. 教育内容
(1)心理基础知识: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情感表达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2)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教导学生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针对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进行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支持。
2. 教育方法
(1)课堂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2)活动与讨论: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增进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3)个别辅导: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2. 培训教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开展教育活动:根据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受益。
4. 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教育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教育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资源保障
1. 人力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招聘专业心理教育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物质资源: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和教材,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3. 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首先,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因此,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让教师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团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其次,我们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增进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同时,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育儿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照顾孩子的心理健康。
另外,我们还将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将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我们将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与心理咨询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
综上所述,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预防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培训、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我们相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三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
随着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标准
1、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2、要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等)。
4、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5、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应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
6、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评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辅导教师。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基本原则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确立好以下教育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教育的实际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是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治,更是面向广大健康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每个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个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帮助他们积极治疗。
4、差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
5、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它做为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种补救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困惑,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6、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意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辨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7、全程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成为教书育人、育人健心的榜样,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随时随地、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同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学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学习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在各校的素质教育方案、德育工作计划中,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有评语。
(二)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每两周上一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课进行;也可结合选修课进行,把传授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切忌上成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课。
(五)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同时,学校要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老师都能利用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有完整的心理辅导记录。
(六)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同时,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1、继续深入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课堂心理教育效果
本学年将原来由班主任作教的班级心理健康课变为政教处、教科室与班主任相结合进行教学,心理辅导教师每人担任一个年级的心理健康辅导课。
2、在学生和教师中发动心理健康志愿者,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学年我们打算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一批心理健康志愿者,扩大学校中关注心理健康的人群,便于随时把握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动向,对师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不良倾向进行及时了解,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身边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并与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取得联系,及时解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做好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只能设在教学五楼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
2、扩大咨询范围,将问题具体化,一般化。让学生感到心理咨询室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看心理疾病的地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将有问题或困难的伙伴引领到咨询室,提高咨询室的使用率。
4、利用学生室内活动较少的午饭和午休时间开放。
5、咨询教师要做好辅导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家长、老师、同学等的沟通,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6、发挥“丁老师信箱”的作用,随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育意识
1、利用周五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组织的相关培训,大力支持领导干部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各种样式的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帮带作用。
5、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在原基础上,档案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填写,定期更新。如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与学校领导和心理咨询教师联系。
6、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经常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形成。
7、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是拓展学校心理健康范围的重要途径
第一、通过校广播、校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
第二、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多方努力的共同结果,我们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力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普遍性个各别性相结合,家庭和学校相结合,共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
思想:
本学期将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的环境,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利用心理健康广播,心理辅导及手抄报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设“阳光信箱”,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4.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午会、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心理健康课本(地方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4)办好“阳光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总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将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的环境,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活动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利用心理健康广播、心理辅导及手抄报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设“心灵信箱”,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全校开展跑操活动,调节呼吸,强健身心。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围绕市级课题《综合评价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研究》进行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心理健康课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4)办好“心灵信箱”, 以便个别学生表达宣泄,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全学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学生分析
1、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村小的毕业生,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中心校。
2、有一部分是各班所谓的“差生”,以前极少受到老师的“阳光关爱”
3、有一部分同学受家庭因素(如:离异、单亲)影响,心理存在着障碍,人际关系缺乏热情、协调。
4、因年龄以及所受教育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极具缺乏,不系统,没有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
(一)初一年级
1、新生适应: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学校环境,熟悉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找到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预防冷漠、厌学情绪。
2、认识学习是自己的权利,中学阶段是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珍惜大好学习时光,培养认真、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强化求知欲,增强自信心。
3、认识中学学习特点,适应中学学习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重视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悦纳自己,做个好男(女)孩。与异性保持正常、健康交往,学习调节情绪、排除烦恼的方法。
5、关心自我形象,认识和区别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6、正确认识与等待金钱,在消费方面不攀比。
7、合理安排作息,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远离毒品,识别美丑、善恶,过文明、健康的课外生活。
8、上网后,学会管好自己,自觉识别、抵制反动、黄色、封建迷信的信息。
(二)初二年级
1、学会关心自己,包括自己的健康、学业和品德。
2、关心同学、老师、父母;助人我乐,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与成人交往,预防偏执、孤僻。
3、提高学习自信心,发挥学习潜能,努力获取成功或取得进步;预防成绩下降。
4、学习中培养自己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初步的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勇于置疑,勇于探索。
5、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习处理和调节自我烦恼和焦虑的方式,初步掌握应对挫折的技能,保持健康的情绪。预防克服各种“学校病”,各种“情感障碍”,如冲动、情绪低落、脆弱等。
6、参加一定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不浪费。
7、预防“早恋”,正确对待同性及异性朋友。
五、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举办1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本学期计划在二年级开展考试焦虑辅导讲座。
4、设个别心理辅导
建立“心语信箱”、“心语谈话室”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心中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进行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5、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支部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六、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
1、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团体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七、课时计划
初一:本课程每两周一课时,本学期共计教学周:16周,计划总课时为:8课时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天生我材必有用》
3、《快乐对我很重要》
4、《怎样同父母沟通》
5、《怎样摆脱嫉妒的纠缠》
6、《友谊使青春更灿烂》
7、《当不测事件发生时》
8、《认识自己的性格》
初二:
1、《重视给人的第一印象》
2、《不要让别人猜不透自己》
3、《加入精明一族》
4、《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
5、《治疗“疑心病”》
6、《突破思维定式》
7、《克服自我挫败》
8、《做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