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100的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
2. 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的操作和图形的绘制,理解数的前后关系和顺序。
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数的比较和排序。
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具,如数字卡片、图形卡片等。
2. 学生准备数学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
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1-100的数字,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数字的读写。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数字的比较和排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前后关系和顺序。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比较和排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应用问题解决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应用问题解决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 完成作业本的相关作业。
评价与反思:
1.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1000的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
2. 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进行复杂的加减法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的操作和图形的绘制,理解数的前后关系和顺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进退位操作。
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
2. 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数的比较和排序。
2. 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具,如数字卡片、图形卡片等。
2. 学生准备数学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
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复习1-100的数字的读写,引导学生认识1-1000的数字。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数字的比较和排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前后关系和顺序,并扩展到1-1000的数。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比较和排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课: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
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规则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复杂的加减法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进位和退位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应用问题解决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应用问题解决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 完成作业本的相关作业。
评价与反思:
1.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新时期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在岗的每一位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开学前要确切的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从而才能更好,更从容的去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大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供广大老师参阅。
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都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今学期要注意方法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
,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长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景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会用方快图表示统计的结果,会看看图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别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合作用。
(4)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实际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丛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据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合作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 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口诀、观察和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位置方向,增强数学的好奇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简的位置关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任务保障;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更、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2、优生方面: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动机。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3、差生培养: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的丰富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注意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交流让他们产生兴趣,自觉参入到学习中来,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欢乐。
四、教学进度
按学校教学进度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能够对大家有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