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 篇一
设计一个全面的小学教学计划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小学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首先,一个好的小学教学计划应该包括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各个学科都能够得到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小学教学计划还应该包括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验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好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另外,一个好的小学教学计划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及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最后,一个好的小学教学计划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学术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总之,一个好的小学教学计划应该是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小学教学计划 篇二
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小学教学计划?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科学地制定一个小学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制定一个科学的小学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科学的小学教学计划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序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等。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序,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
另外,科学的小学教学计划还需要注重课堂管理和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分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最后,科学的小学教学计划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总之,一个科学的小学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序和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管理和教学环境的营造、以及注重学生的评估和反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很浓,上课时大都能认真听讲,平时能勤于朗读背诵。但也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书写马虎,学习懒惰,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习作兴趣较浓,但缺少创意,常写不具体。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20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5、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四、教学策略及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
2、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4、多读少讲,把的时间用于朗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5、努力实践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五.作文教学
本期安排“习作”七次,注重实践贴近学生生活,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1.按照自己的心愿创设一个节日。写清楚创设这一节日的基本理由,想象别人会怎样度过这一节日;
2.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一写自己的长处和才能;
3.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家乡独具特色的习俗;
4.通过具体的事例,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或根据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写一篇想象作文;
5.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6.自己设计卡通人物,并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
7.以已经学过的词串为“骨架”,增加自己的体验与想象,试着写一篇文章。
六、教学措施
1.习作中,按“长线、短线结合,习作、练笔结合”的方法,适时安排“小练笔”。
2.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4.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七、教学进度
(按实际进度填写)
小学教学计划 篇四
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1课时)
二、比一比(2课时)
三、1至5的认识(10课时)
1、1至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分类(2课时)
六、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改进教学方法或建议: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
其中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纪共有学生2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16人,女生较多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比较高,对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经适应,也深深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的现象经常发生,随意讲话,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课后作业喜欢拖拉,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创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扩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6、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7、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