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优质3篇】

时间:2016-09-04 01:4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经典文学作品《最后一课》作为教材,旨在通过这个故事向学生传达珍惜时间和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认识到故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节。《最后一课》这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描述的是一位老师在法国被德国占领时的教学经历。虽然故事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一些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很难将这个故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最后一课》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表达方式较为直接,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解来传达故事的意义,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使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等,来呈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一课》这个故事中有很多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我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来理解故事中的含义,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因此,我计划在教学中加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有些内容讲解不够详细,而有些内容讲解过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更加仔细地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内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技术应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以及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最后一课》这个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个故事的情感和价值观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一课》这个故事中包含了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珍惜时间的思考等内容,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经验有限,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些类似的故事和案例,通过比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其次,我发现学生对于故事中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最后一课》这个故事发生在法国被德国占领的时期,而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

另外,我发现学生在故事理解和分析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最后一课》这个故事中包含了一些复杂的情感和思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才能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问题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依赖讲解和讲述,缺乏互动和参与,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的反思,我明确了自己在教学内容理解、背景知识介绍、学生分析能力培养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三

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这篇文章都被选入初中课文。从教15年,这篇课文教了无数遍,但是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遗憾,记忆最深刻的是今年参加“城乡交流”上的那堂课,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把这篇文章完整的呈现给学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种参考资料,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该把什么传授给学生:生字、人物、环境、情节等,似乎哪一样都不能少,于是我哪一样都取一点,教案提纲如下:

  1、导入课文。

  2、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

  3、学习生字。

  4、听课文录音,理请文章结构,并概括大意。

  5、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6、找出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说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7、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外貌、语言、行动的语句,并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8、是什么使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9、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含义。

  10、阅读训练,阅读最后一部分,回答四个问题。(问题略)

  以上10个环节,从语言到句子,从环境描写到人物描写,一步一步规规矩矩,涵盖了课文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内容和问题都是教参中现成的,没有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考虑了很多教材教法,但惟独没有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思考需要时间,我把一节课的时间排满了,学生还怎么思考呢?在特定的情境下。为了保持一节课的完整性,我采用了灌和塞的方式,本来很有趣简单的一篇短篇小说在我的灌和塞下变的毫无生趣,学生听的云里雾里,一片茫然,我敢肯定,下课后学生的脑子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今天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重新再接触这篇课文,最初决定要上这一课的时候,仍然很茫然,过去失败的经验使我有点惧怕这篇课文,我喜欢这篇文章,但我怕自己又把它上坏了,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感是被逐步唤醒的,而学生的感受也应该是这样的,怎样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情象小弗朗士一样逐步理解,加深,及至产生共鸣呢?我反思了过去教学环节和教案设计:时间不够是客观原因,以前为了赶教学进度,每篇课文的'课时都抠的死死的,就怕课时拖的太多了,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或者上新课时间过多了,留下来复习的时间不够,有了这些顾虑自然就不敢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太多的时间考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教材处理不够大胆,我害怕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会,所以凡是教参上提到的我都予以重视,都想教给学生,就是这个自认为聪明但恰恰是最愚蠢的想法让我的课堂成了满堂灌。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不到啊,我怎么就意识不到这点呢?再就是过度的依懒拘泥于教参,被教参缚住了手脚,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了。理清楚了这些原因之后,我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来审视和思考这篇课文:第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教参仅仅是个参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点。

  我把课文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多遍,祖国、语言、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这几个词语在我的脑中越来越清晰,最后变成了这几个问题:

  1、你觉的什么是祖国?你知道哪些轰轰烈烈的爱国行为?除了这些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之外,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行为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听完课文录音后,完成以下句式:我听到……,我感受到……,我想到……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眼中的小弗朗士,你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吗?你认为自己能从他的经历中学到什么(吸取到什么教训)?

  4、在最后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小弗朗士对侵略者、学习和老师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5、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小弗朗士这样一个贪玩的孩子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6、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7、拓展阅读老舍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比较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在同样灾难前表现出来的共同爱国情结,认识到珍惜时间,学好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8、课外作业是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从上课到下课的内容。

  9、本课延伸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你怎么看待现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你觉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请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社会调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共是七个问题,外加两个作业,我安排了3个课时来完成,第8题的写作放到课后,写完后用半节课时间讲评,第九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查找资料放在双修日进行,周一回来进行小组辩论,时间富裕了,学生的思考也充足了。

七年级《最后一课》教学反思【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