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篇一
随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逐渐适应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也进入了下学期的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制定了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掌握字母的发音和书写,初步认识拼音字母表。
3.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规范,提高字形字音的辨析能力。
4.初步学会听、说、读、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和简单的句子。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字母与拼音的学习:认识并书写26个英文字母,初步了解拼音字母表。
2.汉字的学习:学习30个基本常用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规范。
3.词语的学习:学习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如家庭成员、颜色、动物等。
4.句子的学习:初步学会造句,学习一些日常用语和简单的句子。
5.阅读的学习: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绘本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3.故事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4.互动教学法: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安排
1.每周两节语文课,每节课40分钟。
2.课堂活动安排:包括听、说、读、写、绘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全面发展。
3.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评价
1.教师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家庭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定期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篇二
下学期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巩固字母和拼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形、义的辨析能力。
3.学习基本的汉字,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4.学习基本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造句的方法。
5.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内容
1.阅读的学习: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文和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字母和拼音的学习:复习字母的发音和书写,继续学习拼音字母表。
3.汉字的学习:学习一些基本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规范。
4.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学习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造句的方法。
5.口语表达的学习:通过课堂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2.互动教学法: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故事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安排
1.每周两节语文课,每节课40分钟。
2.课堂活动安排:包括听、说、读、写、绘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全面发展。
3.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评价
1.教师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家庭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定期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们相信,在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将会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篇三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800个,其中25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壁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4、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5、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所教的班级学生36人。学困生有程一桐、吴嘉伟、陈嘉怡、王辰宇等,这几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优等生有杨若晨、樊滢臻、张倩倩、高紫娟等。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不一样。还有待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为目的。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宗旨。
三、培优计划
对优等生主要是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主要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7、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8、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
四、补差措施
1、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