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精彩3篇)

时间:2018-09-07 09:39: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解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国家荣誉。

2. 社会公德教育:讲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良好行为习惯。

3. 劳动教育: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劳动习惯。

4. 环境保护教育: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境下的品德与社会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观察与讨论法:通过观察和讨论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国歌和展示国旗,引起学生对国家象征的兴趣,并与学生交流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2. 学习内容1:讲解国旗、国歌的含义,引导学生尊重国家象征,热爱祖国。

3. 学习内容2:讲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容,通过小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

4. 学习内容3: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如做手工、清洁教室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劳动习惯。

5. 学习内容4: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6. 总结: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知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劳动习惯。

2. 记录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观点和思考,评价其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3.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评价其社会公德的养成程度。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道德教育:讲解诚实、友善、守时等基本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 公民教育: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社会问题教育:通过讲解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讨论与思考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社会问题,培养其观察和分析能力。

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意识。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人、好事,以及为什么要做好事。

2. 学习内容1:讲解诚实、友善、守时等基本道德观念,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学习内容2: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学习内容3:通过讲解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道德和社会问题知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其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2. 记录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观点和思考,评价其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3. 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言行举止,评价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程度。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材分析

  一、教科书编写的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

  1、使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即以“学会做人”为中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己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帮助教师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惯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2、使学生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地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3、使学生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帮助教师超越,以知识直接传承,思维单一路径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从直接传授转向间接传授,从简单呈现结论转向关注过程体验,从信息单向传输转向多向交流和多元选择的教学策略的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通过自己的建构实现发展的过程。

  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1、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合学习内容。

  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体现同时学习的原则。

  3、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二、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体例

  1.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1>总的框架结构:各大单元下均包若干单元(长单元,短单元结合)。本套教科书所含单元的次序主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因此,每一年级教科书包含从个人到世界的8个单元。

  <3>学习信息的呈现结构:文字、图像、学习活动三个系统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形成生活情景——问题线索——参考信息——行动方案——方法建设(工具使用)的内容呈现结构。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多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教科书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习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教科书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小新闻,小评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____________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快乐。本人已任教了一学年。对全班每位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对本册内容的学习不会有困难。再加上我校处于城郊交际处,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动的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既不自满也不自卑,善于为别人拥有长处而欣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懂得既要竞争,又要相互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3、感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能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懂得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态度;懂得时间非常宝贵,要珍惜时间。

  4、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不同的职业为社会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各种职业的劳动是光荣的,要珍惜劳动成果,要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并能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他人的成长,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能自觉的遵守竞争意识。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