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蜂(精选5篇)

时间:2016-07-08 05:45: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麦叶蜂 篇一:小麦叶蜂的生态特征与作用

小麦叶蜂(Trichogramma spp.)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小蜂科(Trichogrammatidae)。它们主要以小麦作为寄主,因此得名。小麦叶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生态特征与作用。

小麦叶蜂的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麦叶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其雌性个体会寄生于小麦的虫卵中,从而利用虫卵的营养为其自身发育提供能量。其次,小麦叶蜂是一种微小的昆虫,体长仅为1-2毫米,身体呈黑色或棕色,翅膀透明。这种小巧的身材使得小麦叶蜂能够轻松进入小麦茎叶中的虫卵寄主内。最后,小麦叶蜂具有短暂的寿命,一般只有1-2天。因此,它们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每个雌虫可以产卵30-50个。

小麦叶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小麦叶蜂是一种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田中的害虫数量。它们通过寄生于害虫的虫卵中,利用虫卵的营养为自己发育提供能量,并将其破坏,从而减少了害虫的数量。这种生物防治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田中的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其次,小麦叶蜂还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它们在寄生害虫的虫卵中产卵,并将卵黄注入虫卵内,这种卵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为小麦幼苗提供额外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因此,在小麦田中增加小麦叶蜂的数量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小麦叶蜂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于其繁殖能力强,且易于培养和繁殖,小麦叶蜂的市场需求量较大。许多农民将小麦叶蜂引入自己的小麦田中进行繁育,并将其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同时,小麦叶蜂也可以用于其他农作物的害虫防治,如玉米、大豆等,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潜力。

综上所述,小麦叶蜂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生态特征与作用。它们通过寄生于害虫的虫卵中,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同时也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此外,小麦叶蜂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农田中增加小麦叶蜂的数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小麦叶蜂 篇二:小麦叶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小麦叶蜂(Trichogramma spp.)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应用价值。近年来,关于小麦叶蜂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不仅深入了解了其生物学特性,还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小麦叶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小麦叶蜂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对小麦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小麦叶蜂的寄生行为、生命周期和寄主选择等方面,科学家们对其基本生态特征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其次,科学家们还研究了小麦叶蜂的基因组和遗传机制,揭示了其适应性进化和遗传多样性。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小麦叶蜂的潜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小麦叶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小麦叶蜂可以作为一种天敌昆虫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它们通过寄生于害虫的虫卵中,利用虫卵的营养为自己发育提供能量,并将其破坏,从而减少了害虫的数量。这种生物防治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田中的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其次,小麦叶蜂还可以用于控制其他农作物的害虫,如玉米、大豆等。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害虫防治方法。

此外,小麦叶蜂还可以用于研究和应用生物学控制技术。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小麦叶蜂与害虫的互动关系,探索更有效的害虫防治策略。同时,小麦叶蜂的繁殖和培养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昆虫的研究和利用。通过对小麦叶蜂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学和行为学,为昆虫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小麦叶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通过深入研究小麦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机制,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挖掘其潜力,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小麦叶蜂作为一种天敌昆虫,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农作物的害虫防治。此外,小麦叶蜂的研究还可以推动生物学控制技术的发展。因此,小麦叶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小麦叶蜂 篇三

昆虫名,为膜翅目,叶蜂科。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为害麦类作物及看麦娘等杂草。小麦叶蜂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

小麦叶蜂 篇四

拉丁学名:Dolerus Chu

别称:小粘虫、齐头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secta

目:膜翅目

科:叶蜂科

分布区域: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

目录

形状特征 成虫 卵 幼虫 蛹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药剂防治

展开

形状特征 成虫 卵 幼虫 蛹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药剂防治

展开

编辑本段形状特征

成虫

小麦叶蜂 篇五

[1]

体长8~9.8毫米,雄蜂体略小,黑色微带蓝光,后胸两侧各有一白斑。翅透明膜质,带有极细的`淡黄色斑。胸腹部光滑,散有细刻点。小盾片黑色近三角形,有细稀刻点。 卵

扁平肾形淡黄色,表面光滑。 幼虫

共5龄,老龄幼虫17~18.8毫米,圆筒形,胸部较粗,腹末较细,胸腹各节均有横皱纹。头深褐色,胸腹部灰绿色。 蛹

长9.8毫米,雄蛹略小,淡黄到棕黑色。头胸部粗大,腹部细小,末端分叉。[1]

编辑本段发生规律

在华北麦田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20~25厘米深处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在麦田内交尾产卵。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内。1次1粒,成串产下。成虫寿命3~7天,卵期10天。幼虫共5龄,l~2龄白天为害叶片,3龄后白天隐蔽,黄昏后上升为害。到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作茧休眠至10月中旬再蜕1次皮化蛹越冬。幼虫有假死性,遇振动即落地。 [1]

编辑本段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小麦播种前深耕细耙,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或将休眠蛹翻至土表机械杀死或冻死。有条件地方进行水旱轮作。 药剂防治

一般应掌握在3龄前进行。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或用1.5%160g粉剂,每666.7平方米1.5~2千克。喷雾可用90%万灵粉剂3000~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4000倍液,每666.7平方米喷药液50~60千克。[1]

参考资料 1.??来源于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扩展阅读: 1 小麦植保员培训教材/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技术与技能培训丛书 作者: 屈振刚//孙双全 出版社: 小麦叶蜂

金盾出版社

开放分类: 昆虫 膜翅目 叶蜂科

小麦叶蜂(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