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育叙事 篇一: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与其他孩子接触,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动。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幼儿园老师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首先,在中班教育中,幼儿园老师注重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老师鼓励孩子们一起参与各种小组活动,如小组游戏、小组讨论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倾听、相互支持和相互尊重。
其次,幼儿园老师在中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和故事等。通过分享,孩子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物质,培养了他们的友善和慷慨的品质。同时,老师也引导孩子们理解与接受他人的分享,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接纳能力。
再次,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互动能力。老师组织各种游戏和活动,鼓励孩子们与其他孩子互动交流。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合作,孩子们学会了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老师也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最后,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老师鼓励孩子们独立完成一些小任务,如整理玩具、洗手等。通过这些任务,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和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老师也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性,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和维护秩序。
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幼儿园老师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环境。通过合作学习、分享意识、互动能力和自主性培养,孩子们逐渐成长为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小人物。
幼儿园中班教育叙事 篇二: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在不断发展,他们需要有机会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去探索和发现新的事物。幼儿园老师在中班教育中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中班教育中,幼儿园老师注重创设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教室里摆满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材料和玩具,如画笔、纸张、积木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选择材料和玩具进行创作和游戏。老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和游戏方式。
其次,幼儿园老师在中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各种观察活动,如观察植物、观察动物等。通过观察,孩子们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尝试和用手去触摸。同时,老师也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变化,培养他们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致思考能力。
再次,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老师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尊重他们的不同观点和想法。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孩子们学会了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后,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老师鼓励孩子们动手去实践,让他们亲自去尝试和体验。通过亲自动手,孩子们学会了勇于尝试、敢于冒险和不断探索。同时,老师也引导孩子们总结经验和反思反馈,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能力。
在幼儿园中班教育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通过创设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幼儿园老师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孩子们逐渐成长为具有创造力的小天才。
幼儿园中班教育叙事 篇三
中经常发生的事,通常情况下,中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协商,所以经常出现哭、闹、抢的现象。那么怎样
做才能使同伴乐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让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乐呢?社会活动课《借玩具》,围绕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题,引导幼儿学习
与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请一位教师扮演小兔,让全班孩子通过向小兔借玩具来学习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实上从小兔带着玩具一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向小兔借玩具的过程好像是在玩一场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交往的方法也自然习得了。这使我想到:尽管社会课不如其它的课好把握.教学素材的组织难度较大,但如果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将道理的领悟、行为的`习得融于游戏中,教学活动同样会有趣、生动并有效。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这一环节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大胆地与小兔交往。从而借到玩具。应该说这个要求是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们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经验,顺利地借到了玩具,这时他们显得非常开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设置了一个障碍,即要孩子学会用“一起玩”的方法让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当孩子们继续尝试用第一种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时,没想到却遭到了小兔的拒绝。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绝后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个大眼睛男孩甚至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个结果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失落也让听课的老师感到意外。因为品德教育中,我们通常会鼓励孩子讲团结、会谦让,好的东西要乐意与别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儿视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东西.认为只要我对别人说了有礼貌的交往语言,别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东西让出来。我想:孩子们的失落和老师们的意外正是我们想通过这节课表现出的一种观点:即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不给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学会坦然面对拒绝,而这些是传统教育中经常忽略的人性化的东西。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向小兔借遥控汽车,其交往策略是学会与同伴“交换着玩”玩具。当孩子们在尝试用第一、第二种方法与小兔交往失败后,他们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一致推举老师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这次交往的结果是:老师也没成功,看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阵开怀大笑,一个孩子大声喊道:“老师也没有成功!”我想孩子们发出这些笑声、喊声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太感到意外了,原来老师做事也会有不成功的时候,看来小朋友遭遇失败也不是什么
了不起的事。这样的效果完全达到了我的设计初衷,因为我
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效果,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败。正所谓:让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师的责任。不过这不是我如此设计的最终目的.因为坦然面对失败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抵御挫折。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虽然老师和你们一样都没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师不灰心.只要我们动脑筋一定会想出好办法,让小兔乐意把玩具借给我们玩的。”一席话,让孩子们重新树起了信心。这时候我拿出了长毛绒玩具,请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么
办法让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做了一个双手交叉的手势,很快,一个幼儿大声喊道:“可以交换玩!”矛盾又得到了解决,孩子们又一次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