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内控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过去一段时间,我负责公司内控建设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里,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制度,包括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公司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各项工作能够有章可循,保证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在内控建设过程中,我注重了风险管理的工作。我与风险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降低了公司的风险暴露度。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风险培训,提升了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我与内部审计部门紧密合作,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内部审计,我们能够发现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在这段时间的内控建设工作中,我还注重了内外部的沟通与合作。我积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协助他们解决。同时,我还与外部的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内控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内控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企业的内控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控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了公司的内控建设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这里,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公司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在内控建设过程中,我注重了风险管理的工作。我们建立了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降低了公司的风险暴露度,并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此外,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我们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内部审计,我们能够发现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在这段时间的内控建设工作中,我还注重了团队的建设和培养。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的合作,我们不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公司的内控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内控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内控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企业的内控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控建设工作总结 篇三
1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07 年度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07 年,我公司内控工作在有关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面 贯彻油田公司关于“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切 实做到设计有效,执行有力、确保一次通过管理层测试和外部审 计”的要求,以“完善内控制度,确保有效运行”为重点,以“设 计有效,执行有力”为目标,将抓好体系运行、迎接管理层测试 和外部审计、加大整改和完善力度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现 已达到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2007 年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任务,为 我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以后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部分: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培训,继续营造良好的内控工作氛围。2007 年,我们按照增强全员内控意识的要求,针对内控体系建设、COSO 框架、控制环境应知应会、岗位职责描述、业务流程等内容 举办了两期内控培训班,公司机关及所属单位200 多人次参加了 集中培训,基层各单位也都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对员工进行了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使广大员工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 重要性、相关知识及本单位主要业务流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公司全体员工逐渐形成了重制度、重程序、重证据的内控工作氛 围。二是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体系设计科学有效。2007 年 2 3-4 月份,我们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按照油田公司统一要求,并 在规定期限内,结合我公司油田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经过无数次 的制作、修订与完善,共完成14 大类(包括KP02 油气田开发建 设、KP04 油气生产、KP06 油气销售、MP01 人力资源管理、MP02 财务管理、MP03 资本运营、MP04 采购管理、MP05 存货管理、MP06 资产管理、MP07 科技发展、MP09 合同与纠纷管理、SP04 经营计 划、SP07 法律事务、SP08 健康安全环保)87 个末级子流程的流程 图、风险控制措施文档(RCD)、控制程序文件、控制实施证据的 绘制、描述及上述末级子流程的信息化转换工作。在进行信息化 转换工作期间,我们业务人员始终要求自己做到,对重要风险充 分识别、无一遗漏,对关键控制全面落实、无一缺失;每个控制 环节点,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要与部门职责统
一、流程 节点描述统
一、岗位描述统一;切实把“谁负责执行控制”、“如 何执行控制”、“什么时间执行”、“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基本 融入到业务流程中,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这对我们业务人员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加强管理、规范运 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化转换工作完成后,油田公司内控 管理办公室对我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任务给予了 肯定和表扬。三是认真做好股份公司管理层测试的迎检工作。2007 年 11 月 5 日至 9 日股份公司管理层测试组对我公司进行了测试,在测 试过程中,测试组的各位专家对我公司内控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表 3 示满意,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本次测试顺利通过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领导高度重 视。二是内控办公室精心组织。三是各部门积极配合。测试期间,有关人员全程陪同,全力协调。流程涉及人员随叫随到,对流程 上下接口积极沟通,实施证据提供完整、快捷、准确。相关部门 和单位都能以积极、热情、诚恳的态度对待测试工作,凸显了各 部门和单位团结一心、互相协助、共同迎接测试的团队氛围,特 别是总经理办公室、生产运行部等部门在办公场所、通讯设施、食宿安排、车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而确保本次测试工作 顺利进行。第二部分: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体系建设和执行过程,员工思想观念有了大幅度 的转变和提高,规范了管理行为和方式,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同时促进了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进一步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营造了良好的内控工作氛 围。内控工作开始时,大部分员工认为,内控体系建设仅仅是为 满足公司上市地法律的要求而走个形式而已,根本就没有摆明内 控的位置。为此,公司领导要求内控办从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入 手,多次强调内控体系建设不是可干可不干的工作,而是必须干 好的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反复宣传贯彻内控体系建设的有 关精神,而且随着近三年的编制、执行、落实、测试以及内控体 系建设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实效,广大干部员工尤其是关键岗位的 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终于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出发点有了更深 4 刻的理解,并开始认识到内控是企业强化管理的需要,是企业实 现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内控工作认识的转变,所有部门(单位)管理人员在每一阶段工作安排后,都能给予积极的配合、支持,这为我们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二是通过内控,不断完善了以文本为载体的制度建设。《萨?6?1 奥法案》要求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同时推 荐COSO 框架作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但并没有对如何建立 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详细的说明,所以,对于股份公司和油田公司 来说,内控体系建设也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我们只能干中学、学 中干。最终在内控体系建设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油田公司设计 的基本框架和总体要求,主要结合我公司油田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完成了一套符合我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的文本化制度,使其更具可 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进一步理顺了工作程序。开展内控以来,通过不断修改、完善各个业务流程,使各部门、各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工作 关系更加清晰、顺畅、协调,各项工作程序得到了进一步理顺。四是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方式和方法正在与 油田公司趋同。通过内控体系建设的开展,在资产管理上,我们 改变了过去由不同职能部门按其职能性质分别管理不同类别资产 的做法,重新整合了资产管理部门,由财务资产部全面行使资产 管理的各种职能,财务资产部吸收了其他单位好的做法,重新制 5 定和完善了与资产管理相关联的五个管理办法。从资产装备计划 开始,直至资产的后续支出管理,全部由财务资产部负责,使我 们的资产管理工作在保持自己特点的同时,正在与油田公司趋同。五是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合同控制力正在加强。通过内控体 系建设的开展,合同的作用彰显出来,凡应履行合同签订的事项 全部订立了合同或协议,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各职能部门 和有关责任人切实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内控要求履行职责,并保 证在事项发生前履行合同审批手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事后合同 的发生。另外,签约率、三项审查率均达100%,所签定的合同均 按照约定全面履行,没有发生一起因合同签订、履行所引发的经 济纠纷,切实保证了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地 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第三部分: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开展三年多来,总体上做到了运行平稳,执行有力,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部分单位及人员对内控体系建 设的重
内控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内控体系建设知识培训
一、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概述
1、内部控制体系概念 首先什么是内部控制。我们常常提企业管控,所谓管控就是管理和控制,管理是管人理事教育员工怎样正确做事情,控制是规范员工的行为,告诉员工那些工作可以做,那些工作不可以做。我们谈内控体系建设,并不是说我们企业没有内部控制,我们企业都在进行内部控制。比如说最常见的审核审批是一个控制行为,但是以前没有从风险角度系统的进行内部控制活动。
2、内控形成的三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最早提出是在美国上世纪40年代,当时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前提假设条件一个人犯错的几率要比两个人同时犯错几率大的多,或者一个人舞弊造假的可能性比两个人合谋起来舞弊造假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2)内部会计控制阶段
随着资本市场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逐渐由牵制阶段发展到内部会计控制阶段,很多的会计控制手段,比如说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手段。当时内部控制范围还仅仅涉及到会计事项相关的各项业务活动,主要防止侵吞财务和其他违法行为发生、保护企业资产和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一个民间组织发布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性陈述,并且扩大内部控制内涵,不再仅仅局限满足财务的可靠性。而且,它是首先从风险角度看待内部控制问题,这个框架一经提出立即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并在美国和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爆发财务丑闻,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渲染大波,极大影响美国股市和美国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特别是广大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人们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背景下,时任美国总统乔布什紧急签署《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中404条款引用COSO框架,因此COSO框架由民间组织制定的框架变成美国企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也就是该框架具备法律效力。随后2004年COSO委员会又颁布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随后其他国家相继颁发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是按照COSO框架建立。
3、我国内控形成的历史
中国内部体系发展历史比较短。国家财政部先是于2001年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3至2005年期间,中国一些大的央企像中航油、中信泰富等企业相继爆发一系列重大风险事故,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2006年_首先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国家财政部、证监会、_、银监会、_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按照COSO框架提出来的,因此也被媒体称为也是中国版的COSO。2010年五部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这也标志者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基本建成。从内部控制在国内和国外发展来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我国由不同管理层提出来的。所以说,现在慢慢的_和财政部也在趋同。
二、建立内控的必要性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需求
一方面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必要推进,众多的企业特别是国企央企面临走出去的压力。那么对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股东的利益。尽管我们很多企业有很多内部控制活动,但是这些控制不成体系,不能系统的预防企业风险。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通病是:一是制度很多很全,但是不成体系,传承性很差,有的企业不到一年可以发布100多项制度,但是新的制度颁布后旧的制度并没有废止,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制度规定不清楚,不具备可参考性。二是组织结构变化频繁,岗位职责不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比较混乱,做事的不管事,管事的不做事,对本部门有利的事情部门之间争着管,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人管。三是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四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很差,信息传递速度很慢,信息不真实,信息虚报和瞒报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信息的分析更是无从谈起,这极大的影响了增加了企业高层决策的难度。五是领导整天忙着各种事务型的工作,常常扮演着各种救火队长的角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关系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事情。六是缺乏制度管理的文化,人治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践踏制度的现象很普遍。
2、外部监管的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中央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会计师事务所还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开展独立审计并且出具审计报告。财政部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必须在今年建立起内控体系,并且今年将接受会计事务所首次内控审计,其他的上市公司也必须在2012年以前建立内控体系。
比如,中国铁建披露巨额亏损就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尽管证监会没有对中国铁建进行处罚。但是,大家知道纳斯达克在财政部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内控体系并接受外审之前,如果这个事情出现在明年,后果是怎么样呢,可能就不会那么简单。
3、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的要求 确保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个也是外部监管机构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建立内控体系的一个初衷。尤其是我们广大央企面临着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首先我们必须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那么在建立内控体系方面,我们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走在了前面,尤其是那些当时在海外上市的一些央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说我们国家的银行业是与国际接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企业,不可否认我们国内的银行在管理水平方面尽管与国外银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总体来说管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再比如像我们的电信业,电信业也是很早建立内控体系。再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中石油在2002年香港上市的时候也是按照香港联交所相关内控要求建立内控体系。这么多年来,在内控体系方面中石油不断的投入,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益,中石油的管理水平在国内应该是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他们也看到了内控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目前他们又进行到了更高的层次,正在实施内控体系的信息化。通过这些央企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内控体系确实是能够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发挥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大的央企,内控体系的价值越发明显。中央企业普遍都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我们中国中铁也是如此,都是由计划体制改制而来的,有很多计划经济的影子,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认为营销管理很重要,行情好了事故又接踵而来,我们又认为生产很重要,但是我们很少真正认为管理很重要,我们在管理方面的投入很少。为什么呢,因为管理摸不见看不着,很难直接的表现出我们的管理效益,他是个潜移默化逐渐提升的过程。我们也常常在提管理创新,尽管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的管理创新确实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往往也是昙花一现,既不会推广也没有标准化,不会被继承下去,换一届领导一切又从头开始。比如说在一些单位以科技管理为例,明明在以前的项目中已经攻克的工法,新的项目又在同一个问题再次攻关,这样的现象很普通,甚至还有人对已经攻克的工法又来申报立项,那么试问我们的科技创新又是为了什么。
1997年任正非参观了IBM公司,回来以后就发现华为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不只一点点,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随后,华为与IBM签订了包括流程和内控体系在内的管理建设协议,仅仅咨询费高达5000万美元,在随后的10年当中不断的投入,现在华为建立适应国际竞争具有华为特点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项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高达接近20亿美元。可见,内控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在华为总部设有独立内控审计部门,他与我们平常的审计部门是相区别的,它主要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的审计和咨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为什么呢,因为华为公司并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他没有面对外部监管的要求,它没有外部监管的需要,但是它为什么要建立内控体系,主要的原因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因为缺乏完善内控体系,缺乏风险管理而失败的例子很多,只要留心,各个血的案例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国内企业,前2年闹的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直接导致了三鹿我们国家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破产,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毒奶粉本来是我们的国情造成的,威胁我们健康的食品其实何止是奶粉,最近出现的瘦肉精、垃圾碗、地沟油可以说层出不穷,其他的奶粉生产企业难道就没有三聚氰胺吗,当时他们讲笑话也有只不过三鹿掺的多一点而已,其他企业掺的少一点而已。结果呢,三鹿因为这个事件背下了整个行业的罪名。一夜之间就由行业的龙头老大走向了破产。再往前推,我们还可以举 出很多的例子。而且这样的事情仍然在频繁的发生。这里讲讲中国中铁内部一个例子。2008 年发生的杭州1115事件,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后来单位对事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问题出现在七个部门,涉及业主、局、工程指挥部、子分公司、项目部、各个层级估计多达二十几个,二十多项,其中任何一项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结果呢,这个事情的发生,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是说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人的失责而形成的。因此,仅仅解决某一部门某一个岗位的问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如果每个项目都是这样,可见我们的风险有多大。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出不出事那就看老天爷了。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企业结果也会不一样,像我们知道的丰田汽车事件,当时对于丰田来说也是一个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后来很好的化解掉。再像前不久,阿里巴巴的欺诈丑闻,如果马云不是在风暴来临之前,及时自查和披露这个事情,阿里巴巴在国际上的声誉就可能受到重大影响,阿里巴巴也很有可能会发生类似三鹿这样的事情,直接走向破产,甚至马云也可能丢掉帅印。马云为什么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因为阿里巴巴重视对舆情的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对风险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机制,商讨出周全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及时降低了这一事件对阿里巴巴的影响。我想这绝不是马云一个人对这个事情拍脑袋就能够想出来的,因此内控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框架,是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它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管理企业的。就好比人的骨骼一样,人如果骨骼酥松肌肉再发达一拳打出去也没什么力量,只有骨骼结实,拳头才会硬。
4、降低企业管理者的履职风险的要求
这对于我们企业管理者来说,是一种保护。国外企业为什么非常热衷于建立内控体系,是因为,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企业没有建立适当的内控体系,且企业的领导层不能证明自己在重大事故发生面前进行必要的干预,都会被追究责任,甚至判刑。所以呢,国外企业非常热衷于建立内控体系。同样的道理,_2008年发布的《央企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_第20号令第25条明确规定“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等情形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可见,内部控制对于我们保护我们企业特别是央企、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意义。那么,反思一下三鹿奶粉事件,为什么三鹿董事长田文华会被判如此重的刑法,她只是公司的一个领导层,三鹿奶粉本身是奶农添加这些三聚氰胺造成的。为什么她会被判这么重的刑呢,就是因为她不能在这个事件举证自己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尽管有无数的人员为他喊冤,对她的命运唏嘘不已,但是法律是要讲证据的,是没有感情可言的。可见内控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没有理由不建内控体系。不仅要建而且要发挥实效。
三、我们现阶段建立体系要达到的目的1、建立全面系统的流程体系
以流程体系作为基础,搭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系统,使流程、内控和风险管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通过流程体系把风险和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我们建立这样的体系,不是说要重新建立一套系统,与我们以前的相关的一些体系比如三标体系相隔离的。内控体系本身相互之间是融合的,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我们的内控体系并不仅仅是流程体系,流程管理与内控和风险管理我们要区分开来,流程管理是一个专门的管理,它与我们的内控体系存在着区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建立在流程体系基础之上的,必须要深入到流程才能够使我们的内控体系确实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建立全面和系统的流程体系。
2、提高我们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水平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满足财政部等五部委、__等监管部门的要求。
3、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风险管理的意识
将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满足企业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和项目的需求,通过大量的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熟悉我们风险管理的方法。
四、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1、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定义是一套由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实施的程序,以合理确保下面三个目标的实现。一是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二是适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三是经营项目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体系这样一个框架是由整个公司全员参与的,它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共同实施的一个程序。
我们看下COSO内部控制框架,它分为五个要素来展示的。一是控制环境,二是风险评估。三是控制活动。四是信息与沟通。五是监督。
2、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他们就是一码事,只是说他们在不同的一个时间阶段,对这个概念和这个工作的一个提升。
美国COSO里面对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一种程序,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使其生效应对以下目标实现合理的保证,在基本框架基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的实现,经营效率及效果的实现,包括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实现。
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然后我们再看下美国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图,这个框架图是在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图上的一个提升和一个扩展,我们看到在内部控制和环境的基础之上,我们又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这2个要素,同时,在风险评估这个环节我们看到有风险应对这1个要素,对于控制活动还有信息沟通还有监督检查都是我们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图是能够看到的。
对于这个基本框架的一个变化呢,主要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目标方面。它增加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包括报告目标的范围也进一步变广了。二是风险方面。我们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里面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企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组合,我们要识别公司层面的风险,我们要对整个公司层面风险进行组合排序,而进行进一步的识别。三是内部环境方面。体现了风险的偏好,风险的容忍度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从控制环境把它变化到内部环境。
3、我国风险管理框架
我国在美国萨班斯法案,日本的有关萨班斯法案基础之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萨班斯法案。财政部、证监会、_、银监会、_关于印发财会(2008)7号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2009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_、_、银监会、_等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施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
配套指引由《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控五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五、企业建立内部控制遵循的五大原则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首先应该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全面性的原则
必须是全员的,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实施;必须是全过程的,从相关活动的预测、决策、执行、考核、监督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内部控制;必须是全面的,总部、分部、管理机关、生产部门,生产业务、经营业务、投资业务、融资业务等各项业务和事项都要加以控制。
2、重要性的原则
重要性原则里面提到的是对业务处理的关键部位以及关键岗位加以特别的防范,这里提到的是要对关键的控制点以及关键的岗位,我们提到的是重要性的原则。我们要针对公司重要的流程来进行特别的防范。
3、制衡性的原则
这里提到的包括治理结构的制衡,机构设置及权限分配的制衡,业务流程的制衡。其实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治理结构还有机构设置,其实就是公司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的搭建工作来讲,它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环境的情况下,工作是无法正常的开展的。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公司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局限于本身的一个管理,它是不断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那么,外部环境也是分为不同的情况,比如说宏观经济的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的影响,还有诸多其他的一些因素。这个东西呢,我们需要再建立内部体系的基础之上呢,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它,而不是说仅仅将我们的内控体系固化下来。这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它是一个净化的过程,不断的开展,是一个延续性长期性的工作。
5、成本效益的原则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其主要是建立成本效益的原则,我们是需要各种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程序的成本,我们之所以要搭建内部控制体系,其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但是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把握的原则是成本效益,也就是说这个成本效益不应该超过我潜在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六、内部控制五大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具体包括以下五大目标。
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将近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相结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企业持续发展力和持久价值的一个选择。这项目标主要是为了战略相关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造企业长久性的价值。
2、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目标经营环境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营运能力和管理效率。
3、报告目标
企业可靠的信息报告,可以为企业提高适合其目标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运营活动和业绩的监控,同时可以保持对外披露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4、资产目标
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是投资者或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较重大的一个问题,它是对于企业来讲,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物质的基础。
5、合规目标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之中使之合规,合规性的目标是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允许的法律法规基本框架之下。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是要在守法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样才能促进企业自身的一个发展。
七、内部控制五大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7章,共50条组成。
其中核心内容就是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以上五大要素。
1、内部环境
它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与执行,包括公司经营目标,以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限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容。
1)治理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的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权限,实行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的机制。这里谈到治理结构就是要求公司要形成规范的议事的规则,要明确决策执行、监督方面的职责和权限,也就是说对公司所有的工作进行一个职责的分工和一个制衡的机制。其中,这里可以看到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合法的权力,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是要对股东大会进行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经理层负责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的权限,将权力和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所采用的组织机构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能,保证信息的通畅,企业应当通过编制的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使员工掌握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自觉行使职权。
3)内部审计
企业应当配备适当的审计人员,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作为内控审计部门应该有一个很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它是在整个公司的工作里面起到一个独立性的、一个监督的工作。
4)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应当制定和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包括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提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奖惩、关键岗位职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岗位轮换制度,掌握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同时也包括人力资源其他相关的政策,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的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对一个企业来讲,企业的发展主要靠人,每一个事情具体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说只有人将这些基础性做好,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我们要不断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对员工进行后续的培训和教育,要不断的提升它的本身的素质.5)企业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要贯穿到企业文化中,也就是让大家全面的意识到什么叫做风险管理,我们为什么要控制风险,为什么要预防风险,其目的是为了让公司能够更长久更持续更稳健的发展。加强文化的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的精神。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在这个文化建设之中呢,董事会、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企业的员工应当遵守企业的员工手册,认真履行岗位的职责,这个地方提到一个文化氛围的一个作用,也就是说企业要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有这样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评估影响公司目标实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这个地方要提到的是风险不仅仅是消极的因素,同时它也包括积极的因素。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同的因素,来制定应对的策略。在经营活动中如果有消极的因素我们要进行控制,把它控制在我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对于积极的因素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会这个好的因素来推进这个公司整个工作的开展。其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可能性、影响程度等方面对风险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在做这项工作评估的时候,我们会针对公司层面和流程层面分别来进行风险评估的工作,最后进行综合的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和管理优先的顺序。
它分为五个步骤,一是目标的设定,二是风险的识别,三是风险的分析,四是风险的应对。
1)目标的设定
设定与初始信息的收集,需要公司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根据公司设定的目标,全面系统的收集相关的信息,结合实际的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这个地方我们要提到的是这样几个概念。一是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二是风险偏好,三是风险的容忍度,四是风险的组合观。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现阶段我们要进行资料收集这样一个工作,也是为我们下部工作风险分析做的基础工作。我们需要为我们工作中设计的控制目标进行一个系统的信息收集。
2)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在收集这些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我们来查找各项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活动存在的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及机率的过程。我们要对重要性的经营活动和重要性的业务流程来进行风险的识别。它包括内部的风险因素和外部的风险因素。
企业的内部风险因素主要有:①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②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③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④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⑤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企业的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有:①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②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③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④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⑤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3)风险的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风险发生的肯能性,对公司的目标影响的程度。风险分析是风险应对的基础,没有客观、充分、合理的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将是无的放矢、效率低下的。
风险分析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定性和定量这两种方法。4)风险的应对
针对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根据企业相关目标、企业风险偏好、风险可接受程度、风险发生的原因、风险的重要性来确定适当的应对策略。
一种是风险的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来避免或减轻损失的策略。
二种是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程度之内的策略。
三种是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四种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减轻损失的策略。风险在我们工作中时时都是存在的,只是我们通过内控工作完善来降低风险,降到风险能够公司承受的范围之内。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的一个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控制活动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绩效考评、突发事件应急。
1)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控制
企业要全面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不相容的职务,制定相应的分离措施,使之各施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比如说,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2)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要根据常规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事物或事项的权限的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应当编制一个常规的一个授权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
常规授权是指在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
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的情况下进行的授权,企业应当严格控制特别授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对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权和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授权批准控制的内容包括:一是授权批准的范围;二是授权批准的层次;三是授权批准的责任;四是授权批准的程序。
3)会计系统的控制
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的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处理的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的完整,企业应当依法成立会计机构,配备相关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实现企业满足合规的目标。
会计系统是为确认、汇总、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保持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各种会计记录手段、会计政策、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报告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的总称。4)财产保护的控制
企业要建立日常的管理制度并且建立定期的清查制度,实现财产的定期盘点,账物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也就是说公司里面所有财产要进行盘点,账物进行核对。这是公司企业发展的一个物质的基础。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5)预算控制
企业要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这个对于央企来讲还没有做得很完善。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和审定,预算下达和执行的程序,强化预算的约束。这里也提到了分解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包括目标的设定,预算指标的下达、责任人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中的监控,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6)运营分析控制
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的制度,经理层应当收集薪酬、投资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7)绩效考评控制
企业要建立和实行绩效考核的制度,科学的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业绩进行定期的考评和客观的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依据。它的主要环节包括绩效考评目标的设定、设置考核指标体系,选择考核评价的标准,形成评价的结果,制定奖惩等措施。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准确的收集、传递与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外部之间有效沟通以促使职责的履行,信息是指公司财务与非财务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内部产生的信息也包括公司经营决策和对外报告的外部信息。
1)信息与沟通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企业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2)必要的信息收集传递
内控建设工作总结 篇五
“合规文化”学习心得
根据总行全行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大讨论”活动的要求,科技部内部也开展了合规文化建设,重点学习了《张云同志在中国农业银行合规文化暨案防制度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作为新入行的大学生员工,我感觉受益颇深。
合规文化大讨论,是落实“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不断增强合规管理基础的重要环节。开展合规文化大讨论,就是针对合规管理中影响农行基本面最直观、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讨论分析,让新型的合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是我们真正明白只有深入开展合规文化大讨论,将合规管理理念渗透到业务经营全过程,努力做到时时合规、事事合规、处处合规,才能有限防控风险,降低案件发生;只有深入开展合规大讨论,引导我们树立全新的合规文化理念,才能深入推进合规文化建设,进而将“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到落到实处,从肯本上增强合规管理基础,确保农行稳健经营、长治久安和科学发展。
作为新入行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自身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自身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
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在前段时间还积极参加了分行组织的参观看守所进行警示教育活动,对此我也感受颇深,深深地明白了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学习合规文化,人人有责
合规文化的推崇目标,是把合规理念融入每一位员工必须接受、认同、遵从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之中。合规不只是专业管理人士的责任,合规管理人人有责;对合规机制建设无一例外;对制度规范执行一视同仁,这是合规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效果。
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员工的事情,是我们行所有员工共同的目标。农行作为一个企业,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终建立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机制。而我们作为农行的一员,则需要不断审视在自已的岗位上应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多大,应如何改进;在农行这个大家庭中自已是什么角色,自已出了多少力,对农行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训合规文化思想。同时,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中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项学习。对存在较大矛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提升农行以及自身合规文化精华。
合规文化是一种严肃的爱,今天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是为了我们的明天更自律。今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是为了明天我们能更自由。不要把合规文化当成我们的负担,制度的执行只是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依据,是我们的“保护伞”。认真学习合规文化,我们就能很好地利用合规文化这把“保护伞”。
内控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内控合规记心间
——规范和自律
古代商鞅立木为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包公刚正执法,促进了北宋的纲纪严明;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群众的全力支持,取得了_的胜利。作为国有控股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秉承着“追求卓越,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走过了百年辉煌,作为承载这荣耀的基石,内控和合规对于银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近通过认真学习文件,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依法合规操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导致高发案件的危害性。作为一名综合柜员,银行业的“双十禁”和银监会的“八不得”是合规操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制度。现就此次内控与合规的学习心得总结出以下几点,也是我对此次学习活动的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学习相关制度内容,增强依法合规操作的理念。
身为一名银行员工,加强自身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方法。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在获得的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风险不注意控制,那么很可能对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而也阻碍我们自身的前途、发展,甚至生活生存,所以我们必须把风险防范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自身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银行的“铁算盘”、“铁规章”“铁账本”、《双十禁》和银监会的《八不得》中对于综合柜员的基本要求,严禁违规代客保管存单、折、卡、证等;严禁使用他人名章业务印章、有价单证;不得以各种形式参加非法集资活动;不得借银行名义或利用银行员工身份私自代客投资理财等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因此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注意加强平时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警示教育,提高法律合规意识,打牢思想防线。
二、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从自身做起,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我认为作为银行服务窗口的员工应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合规操作。在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行业中,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会坚守规章制度,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做到防范风险,人人有责,合规操作,从我做起。工作处处有风险,谨慎认真最重要。作为一名前台员工,我深深的感受到合规操作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职责与权限范围内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慎重对待每一笔业务,牢记“客户至上”、“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严格按照规范化服务的标准来对待每一位客户。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开户资料不全的客户要求开户,不能支取现金的客户想违规提现,票据要素不全的要办理结算,要求柜员帮忙保管存折、存单凭证等现象,对于这些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我们要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服务,这就需要提高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和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客户的要求不符合银行规章制度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不”,而是要用良好的态度和合理的解释向客户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依然提供了优质服务。
三、持续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
银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持之以恒。运用到工作中去,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每一笔业务,每一次盖章,每一次签退,甚至与客户的言行都做到有据可依,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企业和个人才有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要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人,不断提高综合柜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并能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不违章、不违纪,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员工。
四、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由于我们是刚刚步入银行业的新人,对规章制度理解不够全面,只抱着努力做好工作、遵守纪律的想法,而忽视了对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导致违规违纪的情况发生。通过这次《双十禁》和《八不得》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行员工。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合规成习惯,业务少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爱岗敬业当成习惯,把合规操作常留心间。做平凡岗位上的专家,做合规文化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