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洛阳桥》被改成了《梵王宫》
由清代花部乱弹到戏曲《梵王宫》,戏曲发展到清代中期,地方戏(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如雨后春笋地蓬勃发展起来。
上层文人将地方戏斥之为"花杂不纯、野调俗曲",而被列入"花部乱弹",他们吹捧的昆曲因其文词高雅则被奉为"雅乐正声"。在地方戏取得了足够的地盘及能量后,便发生了"花部"乱弹与"雅部"昆曲相互对峙抗衡的强烈冲突,这便是戏曲史上着名的"花雅之争"。
因为地方戏能让观众听得懂看得明白,很受老百姓欢迎。当时着名学者焦循也在他的着作《花部农谭》中说:"谓花部不及昆腔者,鄙夫之见!"清乾隆年间,"花部乱弹"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是一大批花部作品如《玉堂春》、《四进士》、《梵王宫》、《王宝钏》、《清风亭》、《宇宙锋》、《铁弓缘》等都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当今戏曲舞台上常演剧目。
《梵王宫》的故事情节并不新奇,甚至有些老旧与俗套。剧情的基本梗概是:猎户花云与贵族耶律寿之妹耶律含嫣在梵王宫相遇,彼此爱慕。耶律含嫣回家后思念花云忧思成疾。耶律寿行贿县令,欲占书生韩枚之妻。而后设计让花母卖花为名,引领扮成韩妻的花云潜入含嫣闺房,最后众英雄大闹耶律府,以花云与含嫣结为夫妻而煞戏。
《梵王宫》也叫《洛阳桥》、《叶含嫣》、《华云射雕》,京剧、秦腔、蒲剧、豫剧、晋剧、北路梆子、河北梆子、川剧、滇剧等剧种都有演出。不过根据各剧种的流行地域、唱腔特点有较大区别,所以演出版本不一样,表现方法也不一样,不少名老艺人都花费过不少心血,为这出戏创造出自己的"绝活"。
为什么《洛阳桥》被改成了《梵王宫》?这首先要弄清"梵王宫"三个字的含义。按梵语解释,梵王宫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洛阳桥在全国有两处,一处在洛阳,另一处在福建泉州。而梵王宫只要有佛寺的地方几乎都有(或有梵王宫的文字记载),据说梵王宫曾被火焚烧,但在网上可以查到许多梵王宫,并且附有精美的照片。
还可以查到古代文人们留下的诗篇,如唐代钱起诗句:"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宋代苏轼诗曰:"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元代戏曲家关汉卿也为梵王宫作曲曰:"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法聪来报,好事通宵。"这样涉及梵王宫的诗词还能找出许多。显而易见,就文化内含来说,梵王宫要高于洛阳桥。同时,除豫剧将这出戏叫《洛阳桥》外,其他剧种都叫《梵王宫》。
蒲剧和秦腔《梵王宫》为表现耶律含嫣时,用到了一些特殊的表演方法。例如河南籍蒲剧早期着名男旦王存才老先生,主演其中《挂画》一折,脚绑跷鞋,在一把民间的罗圈椅子上蹦上跳下,单脚踩在椅子的上沿,做着订钉、挂画等高难度形体动作,令人叫绝,一时间誉满晋、陕、豫数省。
民间流传"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足见观众对他的演技评论之高。后来蒲剧名家韩长玲、任跟心、吉有芳都演这折戏,表演上也有所创新。这折戏现已成为戏校的教学科目,在一些戏曲频道经常能看到《挂画》的演出。
川剧的《梵王宫》在表现方法上非常奇特,非常新鲜。举一个例子说明,当耶律含嫣与华云一见钟情,四目对视,耶律含嫣的妹妹把他们的视线紧紧拉在一起,还栓了个"扣儿",并用手指在这根线上"蹦蹦蹦"弹了三下。
这位小妹捏着这根线向前一推,耶律含嫣和华云的身子就向前倾,把线向后一拉,两人的身子就朝后仰。如此一根线能把两个人紧紧拉在了一起,不能不说是把戏曲的虚拟化特点张扬到了极致。
京剧有一出小戏叫《战太平》,讲了华云与耶律含嫣的故事。京剧"筱派"创始人于连泉(1900--1967,艺名筱翠花),早年也演出过全本《梵王宫》,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他当年演这出戏的资料。
豫剧《洛阳桥》因把花云射雕、与耶律含嫣初次相会的地点,由梵王宫庙会改在了洛阳桥畔(这种改法不无道理,因为明代无名氏着有《洛阳桥宝卷》,清代李玉也着有《洛阳桥》传奇,笔者缺少资料,无法进一步考证),所以一直沿用了《洛阳桥》这个名字。在花部乱弹作品的基础上作了删减,将原本的二十八场戏压缩掉三分之二。
弱化了众英雄聚义那条线,突出了耶律含嫣与花云的爱情主线,使在两个来钟头当年标有"文武代打"的戏中,让观众能看到主要角色耶律含嫣的表演,又能看到其他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表现;既能听到优美的唱腔,又能看到精彩的武打,真可谓是一出包含许多看点的好戏,但现在看《洛阳桥》的演出,恐怕一点也看不到武打的场面。
-
上一篇: 《了不起的儿科医生》焦佳人被打
-
下一篇: 《了不起的儿科医生》邓子昂替焦佳人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