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1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作 者: 周国平 作者单位: 刊 名: 新世纪文学选刊 英文刊名: XINSHIJI WENXUE XUANKAN 年,卷(期): 20xx ""(12) 分类号: 关键词:人的高贵在于灵魂2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道德修养中的第四篇课文,学习这篇文章,要在理解内容、揣摩语言基础上,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或理,受到有益的启示,并学习议论文用事实和道理进行论证的方法。
《课标》中
在阅读部分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在教学建议第三条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中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根据《课标》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理解文章是如何举例论证的。
教学难点
与学生探讨出灵魂的真正含义。
二、说学情
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②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③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三、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次活动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和展示。
具体做法如下:
①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利用多媒体)
②合作法——拓展资料,交流心得。
③演示法——个别展示,丰富体验。
其中,演示法是本课最主要的方法。在课前大量资料积累准备的前提下,让学生以丰富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来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 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初一语文在现代文阅读中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教给学生记叙文的分析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初二北京版语文课本把议论文引入重点教学内容,在记叙文教学基础上,学习议论文文体,让学生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训练学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有正确导向,引导学生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二)学力培养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三)指导方法
课前积累和准备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次读书活动,我有序的指导学生:
①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②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③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④悬念法——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⑤感悟法——撷取要点,阐发感受。
同时也注意指导训练学生:
① 学写读后感。
② 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由本课中心论点引入,提出本课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作者是如何举例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2、解决重点的过程
①引导学生研究2———6段的内容,(点拨)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快速阅读,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作者为了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观点,选用了哪些事实论据?(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用纸条写出)
② 展示学生答案。
③然后屏幕展示:
A、阿基米德在剑向他劈来时依然专心研究“圆”。
B、第欧根尼不顾显赫人物亚历山大的询问继续他在阳光下的沉思。
C、王尔德在外国旅行中只带内在的精神财富。
D、一个少女在嘈杂的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的读书。
E、青年学生自备学费赶到北京欣赏世界名画。
④教师点拨: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的高贵都在于灵魂。
⑤教师总结:先哲和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作者也正是选择了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论据来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中心论点”的。
3、突破难点过程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文选取了5个人物的事例证明论点,想来,大家对“灵魂”一词已有了解,那么,大家开动脑筋再继续沉思:灵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要根据5个人物的事例作答。用下列模式回答:
阿基米德追求—————————————————(科学)
第欧根尼追求—————————————————(思想)
王尔德 追求—————————————————(才华)
少女 追求—————————————————(知识)
青年画家追求——————————————————(艺术)
4、拓展提高
课文中说:“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说出来,同学们互相交流。
5、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论述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举了5个例子,深入浅出,说理严密,证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道理。
6、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练习册中文段,训练学生概括事件。
六、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解决重点:怎样举例论证
突破难点:理解“灵魂”含义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3
读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了解到这篇有着深深意义的文章主要给我们指出了一个非常充满真理的观点: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雍,乃直高贵和卑鄙。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惨遭罗马士兵杀害,在他眼中,地上的那个图形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可见他是一个多么高贵的人啊,他对真理的追求超过了他自己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再看看当今社会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有百万家产,却吃喝玩乐,玷污了他们的灵魂,有的人虽然生活贫苦,但是他们仍然捐献自己微薄的衣物给灾区的人们,相比之下,这些人的灵魂要比前者高贵无数倍。我们不能以物质的财富的多少衡量一个人灵魂的高贵,而要以精神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动,它教给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最主要的是以判断一个人的灵魂是否为标准的。我们长大应该做一个灵魂高贵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4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
2. 通过分析理解作者论证材料的运用,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3. 诵读时注意本文议论文文体特点和散文化语句的有机融合,感受周国平作品的哲理与情感相交融的特点。
4.在理解“灵魂”内涵的基础上,指引学生们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二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三 教学难点
探讨并理解灵魂的真正内涵。
四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法。
五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论点?
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
5.你怎样理解“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
(了解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精神内涵。预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后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趣导入
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
(学生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应该是以人的金钱地位、形象气质来判断人的高贵与否。将自己与高贵联系起来更是他们不可能想到的,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摇头)
借助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课文阅读: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不是高贵的人。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再来看你有没有新的答案。
二、板书题目
三、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的学者、作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科院,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把握论点
1.人究竟缘何高贵?高贵的内涵是什么?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究竟是说什么?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哪句话揭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2)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2.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请生作答。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实际上,本文的题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文章的观点。
(这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教者注重学生在阅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点拨文本观点的方式水到渠成。)
3. 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前,回顾议论文的一般论证过程: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以普通少女、青年画家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板书)提出论点(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第2—6自然段)——表达期望(第7自然段)
(蜻蜓点水式的渗透议论文文体特点,又暗暗指导议论文观点提出的方式,读与写交融渗透。在阅读的基础上纵观全文结构,这样处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板书题目以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觉得本文应该写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作业批改: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回顾所学内容引入课文
二、研读文本,体会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1.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选用了哪些事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概括。
事例:
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小结。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师在总结时需强调事例中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情节,以便下一教学层次的推进与理解。)
2.讨论作者所举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示:“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句话在举例后阐述有何作用?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即使生命将被别人夺取,有高贵灵魂的伟人,是那样的珍惜精神世界。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议论文的举例说理的写作特点,教学层次与学生发展水平同步。
3. 讨论事例与事例之间的关系。
思考:
① 事例是不是越多中心论点就越有说服力?
②文中的事例有何不同点?
板书:
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中国普通画家)
师: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
(从各个角度分析所举事例的典型性,渗透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努力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4.“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明确:
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大家写作议论文时要记住议论文的举例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采用换例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议论文举例的另一特点:唯一代表性。)
5.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
(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
(2)多角度选择事例;
(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品读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哲学家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情、事、理浑然一体。读他的文章,我们往往感到深邃的哲理在浓烈的感情中源源不断喷涌而出,又和细腻的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既有具体的感性形象,又有点亮灵魂的火花。
1.文章利用过渡句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请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行诵读。
在事例1、2后,用过渡句“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事例3后,用过渡段“其实,无须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2.男女生合作读第二小节,女生读概括交代事例的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当停则停,当接则接,一定要判断好记叙和议论。感受议论文叙议结合的特点。
明确:
名人的事例:指上文的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平庸的背景:下文的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嘈杂的人声。
灵魂生活的迹象: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读得那么专心。
动人的光彩: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
师总结:事例的叙述虽然简洁,但紧承过渡段,扣住中心论点突出重要细节;分析与议论紧承事例,阐发深刻的内涵,衔接自然,转换流畅。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段,其余的同学思考: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齐读第七小节,感受作者的被现实刺痛的感伤和对读者的殷殷期待。
四、拓展延伸,感悟“灵魂”的真正内涵
在文章阅读将要结束时,学生也只能得到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是至于“灵魂”一词究竟指什么,学生很难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其它关节全都打通以后,再次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灵魂到底指什么呢?为了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请看以下三个故事(屏幕显示):
2010年6月8日凌晨,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寒春1921年生于美国,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来华前,寒春是一名核物理专家,曾与杨振宁是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但是,当两枚原子弹分别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时,寒春放弃了核物理。随后,她追随丈夫来到中国延安。为让中国人民喝上一口纯鲜牛奶,她与丈夫阳早耗尽毕生精力,在牛群品质改良和养牛机械化两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而他们却在北京市昌平区农机实验站的一处平房里生活了23年,算上在西安、内蒙等地的岁月,她在养牛方面花费了57年。
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可是这个想法无法得到市政府权威人士的认同,莱伊恩还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在矛盾了很长时间后,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他叫张海涛,35岁,河南省平顶山市汴城村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去帮助别人,当记者问他最后有什么愿望的时候,他干涩的喉咙间吐露出:只求受捐献者能记住我妈妈的生日,并在那一天,为她祝福……
问题1:你怎样评价寒春、莱伊恩和张海涛?
问题2:在他们身上,“灵魂”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板书:“灵魂”的真正内涵:博爱、坚守、孝义…… )
问题3:灵魂的内涵还可以包含什么内容?能否举例?
问题4:围绕中心论点,说说你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
( “灵魂”还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责任心、对别人的爱心、一种坚强不屈的毅力等等很多方面。那就让我们以鲜活的事例,形象地阐释“灵魂”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2008年被同学们称做温暖的2008年,想想过去的这一年里有哪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他们平凡的生命闪现了怎样的动人的光彩?(志愿者、解放军、金晶、经大忠、翟志刚、农民13兄弟等等。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情感的碰撞,挖掘到灵魂的更多内涵。并概括得出:“灵魂”就是“精神追求”。)
五、照应导入问题,学生感悟升华
文章学完,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你觉得你是高贵的人吗?或者你有高贵之处吗?从你身边的人身上,你发现了他们哪些灵魂闪光之处?
(此问题的回顾提出,照应开头,使学生在学完本文之后,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新的认识,并关照自己内心,关注周围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得以重新建立或提升。)
六、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高贵曾经是一个让我们敬畏的词,我们曾经也常常曲解高贵,现在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高贵不是出身,不是权势,更不是金钱,她是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也许你没有富足的家庭,没有显赫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着简朴甚至寒酸。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只要你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灵魂生活,你就是高贵的。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只要多向自己心灵花园里种上文明、善良、谦卑、宽厚、感恩、自信、热情等高贵的种子并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不懈追求,你就会成为一个高贵的人!
七,补充作业
见练系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5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当厄运绛临时,为了让残疾的身躯挑战艺术的至境,邰丽华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演绎了壮丽的人生;当抉择出现时,为了让爱的阳光照进山里,徐本禹用年轻的身躯毅然扛起颓废的教室,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当危险来到时,为了帮助同学逃出死亡的威胁,九岁的林浩用稚嫩的肩背诠释了生命的真爱。
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们,他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是的,他们是高贵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寻找高贵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1)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2)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3)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4)有着纯正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三、感悟高贵
1.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那么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提示学生试着用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要求注意语言的精练性)
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那么作者是怎样利用这五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提示:(1)作者所举事例是怎样与论点发生联系的?
(2)所举事例与事例之间有什么区别?
补充一事例:老师这有一事例: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那么,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哲学家布鲁诺的例子呢?为什么?
参考: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王尔德是文学家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哲学家的例子重复。且王尔德的例子直接体现了灵魂的内涵在于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上,而布鲁诺的事例则更加侧重体现对学术观点的坚持,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小结:所以在用例子来证明观点时,要围绕论点选取事例,所举例子要有典型性,必须是能体现某一论点的一类事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事例的角度要有所侧重,
3、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
(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
(2)多角度选择事例;
(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发现高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精神品质进行论述。
要求:
1、提出一个观点;
2、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论证你的观点; 3、要有适当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
写作——作品展示——点评
五、总结
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有人说,我们要像凡人一样生活,要像哲人一样思考,要像诗人一样体验,我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具备渊博的知识,养成思维的习惯,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6
一、学习目标
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 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教学设想
1、 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3、 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 课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 交流预习情况。
1、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y) 缅怀(miǎn) 萎缩(wěi)2、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 导课:
1、 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
2、 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三)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
(2)理出文章的思路。
2、 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四)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 学生讨论、交流:
(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
(3)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 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 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讨论交流: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 有思想 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 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六) 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 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 练笔: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150字左右。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7
阅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完成下面各题。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②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 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③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④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⑤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 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 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 我的青春岁月。
⑥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⑦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文章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古今贤者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周围的普通人也保持着灵魂生活的追求。 (意思相近即可)
3.首先举阿基米德研究科学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事例,又举了第欧根尼面对有显赫权势的亚历山大大帝,仍旧在阳光下沉思;证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的观点。 (答案意思对即可)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 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6.帕斯卡尔的名言突出了人的什么特点?(不超过5个字)引用这句名言有什么作用?(4分)
17.本文主要使用例证法。在例证的选择和使用两方面各有什么特点?(5分)
18.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人怎样才能保持灵魂的高贵。要求:观点明确,至少引用一句有关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名言(本文已出现的不可再用)。(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第一问:脆弱、高贵。(2分,每点1分)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是为了从中引出本文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并借助名言增强这个论点的说服力。(2分,每点1分。)
17.①选择例证,注重典型性,(1分)而且古今中外结合,名人和普通人结合。(1分)②使用例证,注重丰富性,(1分)前三个古代名人事例,从不同角度共同证明古往今来的贤哲珍视思想、灵魂、精神生活甚于一切,(1分)后两个当今普通人事例,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令人感动。(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8.【评分标准】共6分。观点明确1分,按要求引用名言1分,有文本内容1分,有生活实际1分,论述合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