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提纲 篇一
第一篇内容:教育学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一、引言
A. 背景介绍
B. 研究目的和意义
C. 研究问题和假设
二、文献综述
A. 性别差异的定义和分类
B.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C. 存在的研究空白
三、研究方法
A. 研究设计
B. 参与者招募和样本特征
C. 数据收集方法
D. 数据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A. 性别差异在教育领域的表现
B. 影响性别差异的因素分析
C. 性别差异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五、讨论与结论
A. 结果解读和讨论
B. 结果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C.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六、参考文献
教育学硕士论文提纲 篇二
第二篇内容:教育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一、引言
A. 背景介绍
B. 研究目的和意义
C. 研究问题和假设
二、文献综述
A. 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B.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C. 存在的研究空白
三、研究方法
A. 研究设计
B. 参与者招募和样本特征
C. 数据收集方法
D. 数据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A. 教育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情况
B. 教育技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C. 学生对教育技术的态度和反馈
五、讨论与结论
A. 结果解读和讨论
B. 教育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C.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六、参考文献
教育学硕士论文提纲 篇三
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9-18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1
1.1.1 研究背景 9
1.1.2 研究意义 9-1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6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1-12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2-16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6-18
1.3.1 研究内容 16
1.3.2 研究方法 16-17
1.3.3 本文的创新点 17
1.3.4 技术路线 17-18
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18-25
2.1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涵义 18-19
2.1.1 高校后勤 18
2.1.2 服务育人 18-19
2.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相关理论 19-22
2.2.1 系统论 19-20
2.2.2 教育生态学 20-21
2.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21-22
2.3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具体实践历程 22-25
2.3.1 萌芽-探索时期(1949—1966) 22-23
2.3.2 复苏-确立时期(1967—1998) 23
2.3.3 发展-完善时期(1999—今) 23-25
3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现状的研究设计 25-32
3.1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评价指标体系 25-28
3.1.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5-27
3.1.2 调查问卷编制 27-28
3.2 调查抽样及统计方法 28-29
3.2.1 调查抽样 28-29
3.2.2 统计方法 29
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29-32
3.3.1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29-30
3.3.2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30-32
4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现状的结果分析 32-44
4.1 各维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40
4.1.1 环境育人现状的数据分析 32-34
4.1.2 行为育人现状的数据分析 34-36
4.1.3 品格育人现状的数据分析 36-38
4.1.4 学生认知现状的数据分析 38-39
4.1.5 研究结论 39-40
4.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现实困境分析 40-41
4.2.1 高校后勤环境育人建设失调 40
4.2.2 高校后勤行为育人缺乏沟通 40-41
4.2.3 高校后勤品格育人忽视精神建设 41
4.2.4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集体无意识” 41
4.3 后勤服务育人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41-44
4.3.1 服务育人的思想观念陈旧 41-42
4.3.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在矛盾 42
4.3.3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 42-44
5 改进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对策建议 44-51
5.1 强化高校服务育人的意识观念 44-45
5.1.1 端正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观念 44
5.1.2 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意识 44-45
5.2 加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制度建设 45-46
5.2.1 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45
5.2.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45-46
5.3 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队伍素质 46-47
5.3.1 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46
5.3.2 建立高标准的服务队伍 46-47
5.4 创新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载体平台 47-49
5.4.1 创新服务育人载体平台 47-48
5.4.2 构建高校后勤和谐育人文化 48-49
5.5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49-51
5.5.1 坚持服务与育人统一 49
5.5.2 坚持盈利性与公益性统一 49-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4
附录A 关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现状的调查问卷 54-5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7-58
致谢 58-59
教育学硕士论文提纲 篇四
摘要 2-3
Abstract 3
1 前言 6-8
1.1 选题依据 6
1.2 选题意义 6-7
1.3 研究内容 7
1.4 创新点 7-8
2 文献综述 8-17
2.1 龙文化及舞龙运动的起源 8-9
2.1.1 龙的文化内涵 8
2.1.2 舞龙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8-9
2.2 舞龙运动的发展现状 9-13
2.2.1 民间舞龙的发展现状 9-11
2.2.2 舞龙运动的发展现状 11-12
2.2.3 舞龙运动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分析 12-13
2.3 舞龙运动的研究现状 13-17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7-19
3.1 研究对象 17
3.2 研究方法 17-19
3.2.1 文献资料法 17
3.2.2 观察法 17
3.2.3 逻辑分析法 17
3.2.4 问卷调查法 17-19
4 高校舞龙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9-26
4.1 高校对舞龙运动的重视不够 19-20
4.2 舞龙运动的课程设置不足 20-21
4.3 舞龙运动的科研较薄弱 21-23
4.4 舞龙运动的师资力量不足 23-25
4.5 舞龙运动的发展经费投入不足 25-26
5 高校舞龙运动推广的意义及途径 26-39
5.1 舞龙运动在高校推广的意义 26-29
5.1.1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26-27
5.1.2 促进大学生群体融入民间舞龙发展 27-28
5.1.3 提升竞技舞龙水平,推动舞龙运动的现代化发展 28-29
5.1.4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9
5.2 舞龙运动在高校推广的途径 29-39
5.2.1 有关部门应重视舞龙运动在高校推广的工作 29-33
5.2.1.1 加强高校对开展舞龙运动的重视程度 29-30
5.2.1.2 注重高校校园文化与舞龙文化形成共鸣 30-32
5.2.1.3 重视高校舞龙运动的国际化推广 32
5.2.1.4 重视提升舞龙运动的竞技水平 32-33
5.2.2 合理设置舞龙运动课程 33-36
5.2.2.1 注重体育院系舞龙运动的课程设置 33-34
5.2.2.2 将舞龙课程融入大学体育公共课程 34-36
5.2.3 加大高校对舞龙运动的科研支持力度 36
5.2.4 加强高校舞龙项目队伍建设工作 36-38
5.2.5 加大高校对舞龙运动的经费投入 38-39
6 结论与建议 39-40
6.1 结论 39
6.2 建议 39-40
参考文献 40-43
致谢 43-44
附录 44-49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49
教育学硕士论文提纲 篇五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6-9
1 引言 9-11
1.1 问题提出 9
1.2 研究意义 9-11
1.2.1 理论意义 10
1.2.2 实践意义 10-11
2 文献综述 11-23
2.1 学校归属感 11-15
2.1.1 学校归属感的界定 11
2.1.2 学校归属感的测量 11-12
2.1.3 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12-15
2.2 人格特质 15-18
2.2.1 人格与人格特质 15-16
2.2.2 人格特质的测量 16
2.2.3 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16-18
2.3 人际关系 18-19
2.3.1 人际关系的界定 18
2.3.2 人际关系的测量 18
2.3.3 人际关系
的相关研究 18-19
2.4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19-21
2.4.1 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 19
2.4.2 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 19-20
2.4.3 学校归属感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 20
2.4.4 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20-21
2.5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启示 21-23
3 研究设计 23-27
3.1 研究思路 23
3.2 研究目的 23-24
3.3 研究假设 24
3.4 研究对象 24
3.5 研究工具 24-26
3.5.1 学校归属感量表 25
3.5.2 小五人格学生问卷 25
3.5.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25-26
3.6 问卷收集方法 26
3.7 数据处理与统计 26-27
4 研究结果 27-39
4.1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27-29
4.1.1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的一般情况 27
4.1.2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27-28
4.1.3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 28
4.1.4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 28
4.1.5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学校类型方面的差异 28-29
4.2 人格特质的研究 29-32
4.2.1 高中生人格特质的一般情况 29
4.2.2 高中生人格特质在性别、年级方面的差异 29-30
4.2.3 高中生人格特质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 30-31
4.2.4 高中生人格特质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 31
4.2.5 高中生人格特质在学校类型方面的差异 31-32
4.3 人际关系的研究 32-35
4.3.1 高中生人际关系的一般情况 32
4.3.2 高中生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32-33
4.3.3 高中生人际关系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 33-34
4.3.4 高中生人际关系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 34
4.3.5 高中生人际关系在学校类型方面的差异 34-35
4.4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35-36
4.4.1 学校归属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35
4.4.2 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35
4.4.3 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35-36
4.5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36-39
4.5.1 人格特质对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36-37
4.5.2 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37
4.5.3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对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37-39
5 讨论 39-46
5.1 高中生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学校归属感的特点 39-42
5.1.1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的特点 39-40
5.1.2 高中生人格特质的特点 40-42
5.1.3 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42
5.2 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42-44
5.2.1 学校归属感与人格特质 42-43
5.2.2 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 43
5.2.3 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 43-44
5.2.4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44
5.3 教育启示 44-46
5.3.1 重视中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44-45
5.3.2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45-46
6 研究反思 46-47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6
6.2 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46-47
7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2
附录 52-53
致谢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