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精选3篇】

时间:2015-08-03 06:29: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篇一

《犯罪与刑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这本小说以罪犯罗迪恩·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他的心理变化和对犯罪与刑罚的思考,引发了我对人性、道德和正义的深刻思考。

读完这本小说,我对犯罪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是一个具有罪恶倾向的人,他在一次冷酷无情的谋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发现这个罪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恶人,他内心深处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挣扎。他的罪行不仅仅是出于对受害者的仇恨,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和愤怒的爆发。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罪行是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问题交织所致,他的行为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沦丧。

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地探讨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刑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深犯罪者对社会的仇恨和愤怒。在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在服刑期间经历了心理的剧烈变化,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罪行,并试图寻找内心的救赎。然而,社会对他的刑罚并没有真正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反而把他推向了绝望的边缘。这让我思考,应该如何平衡对犯罪者的惩罚和对其改造的关注,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个人的救赎。

《犯罪与刑罚》还引发了我对正义的思考。小说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认为,如果有一位伟大的人可以为了消除一切罪恶而牺牲自己,那将是最大的正义。这引发了我对正义的本质和实现方式的思考。在现实世界中,正义往往是模糊的,它是由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定义的。然而,人们对正义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这导致了对犯罪与刑罚的争议。正义是否只是简单地惩罚罪犯,还是应该更加注重犯罪者的改造和社会的改进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总的来说,读完《犯罪与刑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小说通过揭示犯罪的本质、探讨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正义的思考,引发了我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罪恶并不是简单的黑与白,而是存在于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犯罪与刑罚的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个体的救赎。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篇二

《犯罪与刑罚》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深刻地探讨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我对人性、道德和正义的思考。

读完这本小说,我被主人公罗迪恩·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复杂心理所震撼。他是一个犯罪者,却又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良知的人。他的罪行是出于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权力的反抗。他面临着内心的挣扎和对罪行后果的思考。小说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故事,让我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犯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个体的心理、社会环境和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犯罪与刑罚》还引发了我对刑罚的思考。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刑罚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改变和救赎,相反,他在服刑期间经历了心理的剧变,并最终走向了绝望。这让我反思,刑罚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是否应该更加关注犯罪者的改造和社会的改进。对于犯罪者来说,刑罚只是一种惩罚,而对于社会来说,刑罚应该是一种教育和预防的手段。通过对犯罪者的改造和社会的改进,我们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提高社会的安全性和公正性。

此外,《犯罪与刑罚》还引发了我对正义的思考。正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是由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定义的。然而,人们对正义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这导致了对犯罪与刑罚的争议。正义是否只是简单地惩罚罪犯,还是应该更加注重犯罪者的改造和社会的改进呢?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平衡,既要保护社会的安全和公正,又要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总的来说,读完《犯罪与刑罚》让我对犯罪与刑罚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通过揭示犯罪的本质、探讨犯罪与刑罚的关系以及对正义的思考,这本小说引发了我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犯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犯罪与刑罚的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个体的救赎。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篇三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本书的作者贝卡利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废除死刑的学者。在贝卡利亚所处的年代,刑罚非常残酷,死刑非常的随意,很多轻微的犯罪都可以被处以极刑。因此,贝卡利亚对当时的刑法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极力倡导人道主义,写下这本书,拉开了废除死刑运动的序幕。

  首先,贝卡利亚认为国家根本没有权力使用死刑,死刑就是一种权力的滥用。因为,国家是为了每个个体都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放弃了一部分权利而形成的。所以国家来源于民众放弃的权利,而生命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放弃的权利,所以他认为,死刑违反了社会契约理论,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滥用。

  其次,贝卡利亚认为,死刑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根本毫无意义,因为那无法达到防范的作用。他认为能够对人心产生作用的不是刑法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虽然死刑执行起来很残酷,但是执行时间很短,所以死刑给人们留下来的印象很快就淡忘了。所以他认为死刑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产生反作用,这是他反对死刑的第三点原因。

  上述所说第三点原因概括来说是,由于人们天生都是同情弱者的,刑场上展现出来的国家和受刑人的力量对比很悬殊,国家非常的强势,受刑人非常的弱小,人们会产生一种怜悯感,使得死刑的威力打折扣。所以贝卡利亚说,在很多人看来,死刑相当于一场表演,如果观众心中的怜悯心超过了其他情感,那么这个表演就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更可怕的是,死刑还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残忍,以暴易暴容易导致暴行的恶性循环。贝卡利亚认为死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残暴的榜样,会毒化人们的心灵。法律明明禁止谋杀,但自己却在公开的谋杀,法律禁止公民做杀人犯,却安排了一个公共的杀人犯。这样的做法不仅在逻辑上是荒谬的,而且还彻底丧失了法律的`公正性,这相当于在告诉人们,只要有正当理由,杀人就是被允许的。这就是为什么死刑越多的国家,罪犯反而越残暴的原因。

  但是贝卡利亚还讲述了一种额外情况,也就是他认为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保留死刑。比如某人的存在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全,有引发动乱的危险,或者是当一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混乱取代法律的时候,死刑就变得有必要了。

  作者还有其他的伟大观念,比如,贝卡利亚还说:法律条文应当尽量地明确公开,了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再比如,他对报应主义非常的反感,他认为刑法的目的不是摧残折磨。

  总之,本书对于想要理解刑法背后理念的人来说受益良多。(耿宇轩)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