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时代2有感【经典3篇】

时间:2018-01-04 04:37: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观小时代2有感 篇一

小时代2是一部引起了广泛争议的电影,它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情节,继续展现了四位女主角的成长和奋斗历程。电影中充满了青春、友情、爱情和争议,让人不禁思考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首先,电影中展现了现代都市女性的追求与挣扎。四位女主角性格迥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她们努力工作、追求成功,同时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痛苦。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性,她们在职场上拼搏,同时也要面对家庭和感情的压力。电影中四位女主角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女性的成长之路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

其次,电影中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四位女主角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道德困境。比如,有的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有的人为了维护原则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些情节让我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是如此多样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取舍。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同时也要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底线。

最后,电影中也给人以希望和勇气。尽管四位女主角在面对困境时曾经心灰意冷,但她们最终都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行。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他们可能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依然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电影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激励,让我相信只要努力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观看小时代2让我思考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电影中展现的现代都市女性的追求与挣扎、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希望和勇气的力量,都给了我很多启示。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观小时代2有感 篇二

小时代2是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它引发了观众们对于当代都市生活和价值观念的思考。电影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电影中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种种问题。四位女主角在电影中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境,她们面临着职场竞争、家庭压力、爱情纠葛等等。这些情节让人不禁反思,都市生活是否真的如此残酷和不公平?我们是否应该追求的是物质的成功还是精神的满足?电影中四位女主角的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应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需求。

其次,电影中也展现了现代年轻人的青春与迷茫。四位女主角都是年轻的都市女性,她们在电影中经历了成长和奋斗的过程。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和身边的许多年轻人,我们都在为了理想而奋斗,但同时也面临着迷茫和困惑。电影中四位女主角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现实,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电影中也给人以美好的希望。尽管四位女主角在电影中经历了许多痛苦和困难,但她们仍然能够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这让我相信,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电影中四位女主角的坚持和努力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相信自己也能够克服困难,追逐自己的梦想。

总之,观看小时代2让我深思现代都市生活的问题,年轻人的青春与迷茫,以及希望和勇气的力量。电影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只要我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观小时代2有感 篇三

观小时代2有感

2013年,郭敬明的电影处女作——《小时代》三部曲的前两部《折纸时代》和《青木时代》——在中国电影界所掀起的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堪称是这一年值得反复研究的文化事件。它所折射出的中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认知对立和对某种“恒定”价值观的差异性理解甚至是挑战,都应该引起文化研究者的仔细考量。这两部改编自郭敬明畅销小说的电影在强烈吸引了一部分属于特定社会阶层观众的同时,引起了除此之外另一大部分人的极度反感。区别这对阵双方的最显著特征是年龄差异:前者几乎完全是十八岁以下,对郭敬明本人和他的文学作品充满热情的初高中学生,而后者则基本是处于成熟年龄段的观众以及一部分白领文化精英。

另一点让人颇觉有趣的是,对小时代的指责大部分集中在了这两集电影的“无耻倒错价值观”上。但其实2013年以来价值观扭曲而大卖的国产片并不算少:无论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替婚姻插足者“洗白”的“爱情赞歌”,还是《中国合伙人》以所谓的个人奋斗来为“原始积累中采取的非法手段”辩解,其所展现的内在逻辑都说不上光明正大。但它们所引起的成人观众的愤怒程度都远远不及两集《小时代》。

从电影本身的制作质量上看,尽管有完整的台湾创作团队鼎力相助,电影本身依然有不少技术硬伤和缺陷。但如果单从文本角度入手解析《小时代》,我们依然会发现,比起类似题材的影片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样单层面叙述的电影剧作,《小时代》有赖于郭敬明独特的构思思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在浮夸的外表下它其实比较地精心构造了多层文本的组合叙事体。这样的并行组合结构所建构出一种暧昧而意图强烈的特殊口吻与视角,使影片在直观感受上与同样“倒错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和《中国合伙人》拉开了距离。

《小时代》的最表层文本是姐妹淘风格的少女“动漫”真人电影。这一层文本是完全针对郭敬明所设定的目标观众群,即13-18岁的少女初高中学生的。 《小时代》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是它为故事所设计的时空情境。它虽然以似乎是无法虚拟的上海做为背景,但填塞给这个城市的却是超现实到了顶点的浮夸“内容”——无论是那阁楼式的西式大学生宿舍,还是大亨巢穴般的杂志社,抑或是建筑在市中心水晶宫殿般的个人住宅,更无需提到那些闪烁着着荧光如金银包裹的服饰、鞋子和食物——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在现实中所见的范畴。正是这夸张的表面形式招致了来自成年观众评判者斥之为“胡编乱造”的第一波攻击。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个还从未有机会踏入现实社会的女中学生的视野出发,《小时代》以简单直白的逻辑构筑的是一个她们幻想中在未来即将踏入的“现实”世界。“现实”的涵义在此被郭敬明巧妙地偷换了注释,它不代表客观存在,而成为了少女观众所一厢情愿认知的未来“存在”。换句话说,当我们剥去《小时代》与客观世界的一些牵强附会的表面联系,这实际上是一部完完全全的虚构少女童话,所起到的效果正如我们在孩童时代读到“灰姑娘”进入华丽的王子宫殿参加皇家舞会一样——虚幻但又在理想中无比向往。更有甚者,在这个世界里活动的那些“道具”,即这些演员和他们在影片里扮演的角色,尽管在年龄和外表上接近成人,但在行为言语以及思维逻辑上却依然是高中生过家家式的。他们培植着浮躁又单线的友谊,以实现“自我”为目的进行集体狂欢,享受着梦幻多角恋爱的痛苦与欢乐,甚至以广为流行的充满好奇甚至赞赏的“腐女”眼光超越世俗道德标准去窥探建立在男性躯体展示基础上的匪夷所思“情谊”。当成年人开始批判嘲笑影片人物的幼稚、轻浮和荒唐时,这个低龄观众阶层却用这些角色替代了他们对自己未来人格的幻想,以他们在影片中的遭遇为基窗臆想”自身在未来的命运。

在我看来,《小时代》最具颠覆性的是,做为创作者的郭敬明把构筑这个童话世界价值观的权力留给了银幕前的那些少女观众。这是话语权把握在她们手里的魔幻世界,在这里成人没有了客观自主权,必需按照她们思维方式来判断和行事。郭敬明在这层文本中以她们为主体,以她们现在的知识、地位、心态、接受能力、创造能力和无边幻想而构造了一个按照其逻辑运转的未来童话成人世界。(《小时代》和《致青春》之类的所谓青春片本质区别也在此,后者说的是少年事,但是以22岁以上成人为主体观众群,消费他们的青春回忆)。郭敬明能够在他的目标观众和读者群里取得极大的成功,他给目标受众创造的这种虚幻话语权感受至关重要。因为恰恰是这一部分少年人,他们在中国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几乎为零,他们的理想、感受、尊重、认同和自我肯定只有在《小时代》这样的作品里才找到了深层情感寄托。

其实同理,大部分的日本少女动漫同样是以这个方法产生市场效应的。但在中国,绝大部分的成年人明显缺乏对这样虚幻世界的想象能力和接受能力。这里有一个客观主观的全面倒置:

成年人发现身边的现实社会运行逻辑在这部表面看上去年龄定位并不清晰的影片中完全失效,少女世界在两集《小时代》四个小时的框架内成为严肃的主体存在,而他们则被剥夺了话语权挤到一旁成了少女电影游戏的看客,不但找不到进入影片内容的入口而且无从解释,甚至成为少女们的想象对象而失去了真实存在感,便忍不住怒从心生——这是成年观众对本片产生极度反感的深层心理原因之一。

《小时代》的第二层文本是其“散发着铜臭”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影片对象征财富的服饰、豪宅和宴会的过火刻画充满了暴发户色彩,正是这点激起了许多成年卫道士的强烈反感。不过正象本文开头所疑问的,为什么同时期不少口吻和力道稍微缓和但带有类似价值取向的影片基本没有遭遇这样强大的怒火?

有意思的是,类似《北京遇上西雅图》和《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尽管也背负着一些价值观相当扭曲的客观事实,但电影的创作者都站在了电影主角的立场上替他们和她们的背德行为努力开脱,抹平甚至美化那些“不道德”行为,并都为他们最后带来梦幻良好的结局。这样的立场和处理手法实际上是摸透了观众的心理而处心积虑地准备为观众揉脚捶背洗腰的。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城市生活里,能够做到“不背德”的普通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同时,人们需要的不是对于自身“扭曲价值观”居高临下的指责、教育甚至是意识形态灌输,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边按摩边在耳边轻语:“没关系,一切都会变好的,你还是一个好人,你还可以成功。”这就是《北京遇上西雅图》和《中国合伙人》这类“背德者心灵鸡汤”的真实价值和功能,它们当然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当我们返身看《小时代》,可以发现郭敬明采取了一种异常大胆的方法,他似乎由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阳光起点出发,以满足少女对世界的幻想为目的,甩出一个已成为既成事实的暴发户拜金主义主体世界,在这个世界可见的每个角落,皆以富贵、奢华、各种匪夷所思的财富炫耀和不择手段的个人成功为立足点和行为目的。人们不是已然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富有阶层,就是从一个“渺小平凡”(反复出现在影片中的角色自我描述)的自我出发,前进在去超越高贵富有阶层的路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世界并不让人惊讶,反而它所呈现的本质相当现实主义:当代中国的很多发展趋向和行事原则与影片里所描述的并无本质上的逻辑差别。郭敬明以极尽想象之能事放大夸张极度吹捧渲染了这种暴发户躁狂的生活思维状态,其实起到了某种出奇的“棒杀”作用。一个由反讽所勾勒出的荒诞世界,它可能是一个十六岁少女的幻想,但同时又何尝不是一个三十五岁白领所面对的现实,只不过过分夸张刻画让对财富奢华高贵的正面描述走到了极致接着走向了反面,做为成年人的我们被这样的扎眼的“现实”所反复刺激,由开始觉得反感而到最后甚至恶心到要呕吐了。这好比《白雪公主》里的皇后对着镜子问自己美不美,如果镜子给她放的是《北京遇上西雅图》和《中国合伙人》,她会感到相当的轻松释怀,但冷不丁放一个《小时代》,皇后肯定会暴跳如雷,道理太简单,因为她在镜中看见了自己。

也许潮水般的对《小时代》的价值观批判正中了郭敬明的下怀,他本人骨子里对它也怀有极度复杂爱恨交织的情感。如吸食毒品一样他既沉迷在这暴发户时代的荒淫无度中不能自拔,又无法压抑另一半的自己对金权泛滥和道德败坏进行恶意嘲笑和夸张抹黑,这难以用直白文字所表述清楚的原始动机构筑了《小时代》的核心,也是影片另一层文本所在。

对这第三层文本的分析无法不涉及郭敬明的个人经历。身高不足一米六的他来自四川自贡,家庭并不富裕。尽管是当年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折桂者之一,我们依然能想象这样条件的十八九岁男生在浮华躁动的上海所受到的压力。二十岁左右是人最后可以被深层扭曲心理人格的年纪,但很多人都逃不过这一关。相信马家爵药家鑫的例子都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

在《折纸时代》开始的时候,做为观众的我们都短暂陷入了一种《小时代》在歌颂四个主角女孩和她们之间友谊的错觉。但随着剧情展开到《青木时代》,我们发现影片的“叙述口吻”和“叙述事实”拉开了距离,在“叙述口吻”上它保持着充满迷惑性的已经令人感到十分不适的正面煽情,但“叙述事实”其实是在刻画这四个女孩子如何互相背叛、欺骗和利用,以及围绕在她们身边的男孩子如何冷酷、劈腿、搞阴谋和“基情四射”。这种对背叛的无情揭露在自认为女皇的女主角顾里与女友的情人偷情被揭露时达到了顶峰,而在《青木时代》的结尾众人为败坏情敌的名誉联手所设计实施的阴谋更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做了最好的银幕注释。

郭敬明将自己潜在迎合目标少女观众的心理期待的意图、复杂带有暗黑色彩的扭曲心态和对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社会群体的蔑视(包括自诩为高贵的社会阶层和受到打压被忽视的弱小群体)糅合在一起,极力渲染几个女孩之间的友谊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种变幻叵测居高临下的上帝视角冷酷地嘲讽顾里和林萧之类“微小星辰”的挣扎,把她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无仁义斗争”常规化。即使是对唐宛如这样明显的弱者角色,郭敬明也让她瞪着男生的下体问“鸡好吃嘛?”或者让她用奇怪的姿态啃香蕉。这有搞笑的成分在内,但同样表现出郭对这样人物冷酷的鄙夷:弱者在他的心中也没有生存的位置。我们开始搞错的是以为这是一部无脑赞颂片,但其实除了郭敬明的替身“周崇光”和“宫铭”以外,他对影片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抱着如是隐晦地嘲笑、仇恨与冷酷报复的心态。也许这里的每个人都代表了郭敬明最初在这个城市里挣扎求生过程中扭曲他心灵的一只黑手。

比较令人欣赏的是郭敬明采用了奇特的方法来展现他的隐性反讽意图:他夸张无节制地用正面手段去渲染情爱和拜金,爆发出一种相当大的力道去煽动少女观众建立所谓超越一切的“友谊”,然后在关键时刻秀出这些人与事几乎不能成立的暗黑逻辑,勾勒出一个潜藏在阳光美好下面的邪恶黑暗。而正是这样的矛盾主宰了每个人的命运,也是这样的暗黑逻辑和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欲望成就了《青木时代》结尾所有人神经错乱般的快乐。这种“正”与“邪”无缝对接的手法赋予了两集《小时代》一些cult影片的基本特征:手段和内容之间的间离反差让其带有了属于电影美学范畴的真正风格化色彩,我们好似在看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愉快地讲述她如何血腥肢解让她咬牙切齿痛恨的敌人。同时在这两部影片的范围内,完整成系统的通行价值观体系都不存在了:无论是拜金还是情爱,都不能自圆其说独立成篇,存在的是郭本人一手在这个童话世界中所创造的逻辑运行体系。这就是让许多批评者“恶心”到呕吐的郭氏自恋自怜自我欣赏,通过影片里“周崇光”和“宫铭”这两个没有缺点近乎完美的天才人物构筑起来的最后一层也就是第四层文本。

才华横溢却虚弱多病的“周崇光”和外表高贵冷漠但内心温柔的“宫铭”是《小时代》中唯二没有被“抹黑”的人物。毋庸多言,这二人是郭敬明在这部暗黑童话中为自己设置的闪亮着“活在另一个光芒万丈世界”(《青木时代》台词)的“替代品”。前者在羸弱外表下被赋予的“无边才华”无疑是郭敬明的自我评价,而后者则是他自认为拥有但不为外人所知的自信高贵内在柔情,和“期望拥有”的冷峻潇洒风流倜傥外表的理想混合体。

周崇光在《折纸时代》的结尾所做的“小星辰”演讲是点睛郭敬明创作主导思想的关键一笔。“平凡”和“微斜其实是出身平寒其貌不扬的郭敬明终生难以甩掉的标签,但头脑精明的他巧妙地发现了他的“平凡微斜和目标观众群——少女读者和观众——之间的共通点:正像本文开头所说,后者是这个社会中被话语权所长期忽视的一个庞大群体。“小星辰”的比喻贯通了这些目标观众和《小时代》人物之间的内在心理联系。那些“星辰虽小但发光有时”的论调让花季少女产生了对在浩瀚宇宙中实现自身价值无限可能性的期许幻想;但在成年人听起来它却又带有了相当毛骨悚然意味的隐性诅咒:这些小星辰无论如何如何闪亮,最终都很有可能逃不过宇宙的吞噬。而在影片中,能让这些暗黑的折磨别人也都被别人折磨的“星辰”都感到释怀的,是无因的由郭本人自上而下以上帝姿态施加的他所创造的“纯粹”的“爱与情”,这才是让人感到寒毛倒竖的一种解脱方式,每个人都被不属于自己的“情感”所统一征服而脑傻至欢乐。它透露了创作者本身超越所有世俗认可价值(包括影片里所描述的财富、金钱、成功以及道德束缚)的叛逆欲望而将自身价值置于一切之上的独裁者自恋(对周崇光和宫铭的由外到内的各种细微雕琢刻画)。如果说《小时代》有什么可谴责和值得警惕的倾向,正是这种在受到强压之后反弹而起想要主宰万物的强烈欲望。它给青少年观众带来的潜在暗黑影响远远超过捎带表现的浅层拜金主义世俗价值观,后者其实也是受其伤害的郭本人想要嘲笑和玩弄于股掌之上的。

在《小时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附加着多重矛盾反差文本的统一体,它满足了少女对未来世界爱情友谊的表层童话般幻想,夸张表现了一个拜金主义爆棚权力欲望和狂躁情绪统治下的世界,嘲讽了这个表面光鲜的时代里人的利欲和情欲挣扎,最后捧出了暗黑扭曲的上帝情感姿态来拯救一切。这不是一个小的轻松生活的无忧时代,而是一个外表华丽而苍白情感泛滥,内在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巨大欲望诉求漩涡的暗黑时代。

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看,《小时代》某种程度上反驳了以往对郭敬明创作能力的质疑。尽管在具体电影手段运用上,两集《小时代》有不少缺陷之处,但在大格局的设置上,中国电影有像《小时代》这样能组合多重文本涵义于一体的作品并不多见;让不同群体的观众在同一部影片中各有所得收获不同感受的创作者则更加稀少——当然这或多或少都和郭敬明本人复杂扭曲的人格所形成的多重表达意图有关。从总体上看,无论对《小时代》的评价如何,这都是两部带有强烈郭敬明个人印记和色彩的电影,仅靠这一点就可以把它们和其他同时期的中国主流商业电影区分开来。

上一篇:参加党建知识竞赛有感 下一篇:赞美妈妈的作文
观小时代2有感【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