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时间:2017-05-08 09:35: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篇一

西厢记是元曲四大名剧之一,由明代戏曲家王实甫创作而成。这部剧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唐明皇为了与杨贵妃相见而设下了一连串的计策,最终使得两人得以相见并相爱的故事。通读西厢记,我不禁为其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感动,也深深地被其中所蕴含的爱情、友情和励志精神所震撼。

首先,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贞。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相爱之情令人动容。他们面对朝廷的阻碍和世俗的压力,仍然坚守着彼此的爱情,不顾一切地追求幸福。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爱情之火燃烧着他们的心灵,也点燃了观众的内心。这种坚贞和执着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贵的,它让人们相信爱情的力量和美好的可能性。

其次,西厢记中的友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剧中,张生和陈才人之间的友谊让我感动不已。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友情是真挚的、无私的,不受利益和地位的干扰。他们相信和支持彼此,为对方着想,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人生道路上都给予了对方最大的帮助。这种友情让我深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友情的可贵和珍贵。

最后,西厢记中的励志精神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剧中的女主角李夫人,因为家境贫寒而备受压抑,但她并没有沉沦在困境中,而是积极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功地进入宫廷成为了皇后,并最终实现了与唐明皇的相爱。她的故事告诉我,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

总的来说,西厢记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剧作,它展示了人性的美好和伟大。通过对爱情、友情和励志精神的描写,西厢记激励着人们追求幸福和真理的勇气和信心。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戏曲作品,更是一部给人们以启示和教益的作品。我相信,在今天的社会中,西厢记中所揭示出的精神和价值观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继续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篇二

近日,我读了明代戏曲家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一书,这是一部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戏曲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我被剧中的情节、人物以及蕴含的价值观所深深吸引,感受到了其中所传递的爱情、友情和励志的力量。

《西厢记》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相爱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曲折情节,展现了两人为了相见而不断努力的坚贞爱情。他们相互倾慕,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见面,但他们相信彼此的心意,坚定地守望着对方。这种深厚的感情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贞。

除了爱情,友情也贯穿了整个剧情。剧中的张生和陈才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相互扶持,互相鼓励,共同面对困难。他们的友情让我感受到了真挚和无私,也让我明白了友情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是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重要动力,正如剧中的张生和陈才人一样。

此外,《西厢记》中的励志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女主角李夫人因为贫寒的出身而备受压迫,但她没有沉沦于困境,而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功地进入了宫廷,最终成为了皇后。她的故事告诉我,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励志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

通过阅读《西厢记》,我不仅仅欣赏到了其中的艺术魅力,更深入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这部作品以其深刻而真实的情感描写,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它不仅仅是一部戏曲作品,更是一部富有智慧和价值的作品。它向我们传递了爱情的伟大和坚贞、友情的真挚和无私,以及励志的精神和勇气。我相信,《西厢记》的价值和意义将继续影响着人们,激励着他们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篇三

《西厢记》的大团圆是中国文人永远的才子佳人梦,它存在于童年时代泛黄的小人书里,在爷爷随口哼唱的古戏里,在敲锣打鼓,纷纷嚷嚷的闹剧里,却偏偏不在多情才子的薄情浅意里。这篇《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是聘才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欢迎浏览,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一:

《西厢记》的情节如今看来不过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若非王实甫文才出众,人物刻画细腻入微,跃然纸上,此类题材极易沦为浓词艳曲,附庸风雅之流。中国人的情感历来含蓄隐忍,决不可能如希腊艺术中“我欲火中烧,如痴如狂”那般纵情恣意。在正统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一曲西厢唱醒了多少对真挚爱情的强烈渴望。提及《西厢记》,必不可不提《莺莺传》。一个团圆美满,一个始乱终弃。虽则人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毕竟《莺莺传》的结局更趋于真实。

《西厢记》的大团圆是中国文人永远的才子佳人梦,它存在于童年时代泛黄的小人书里,在爷爷随口哼唱的古戏里,在敲锣打鼓,纷纷嚷嚷的闹剧里,却偏偏不在多情才子的薄情浅意里。张生是否为元稹,莺莺是否为其“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有情人,我自无暇追问。只是中国文人惯以多情自居,在爱情面前信誓旦旦,激情荡漾,而最终在世俗盛名之下大多不过是当年的风流韵事化做如今的浅斟低唱。想那“情切切,意绵绵”,想那“别后相思隔烟水”,想那高楼红袖,碧玉红笺,都果然如过眼云烟,浮华似梦。

而我总以为,只要曾经有情,不论多久多远,总能在记忆中存留一抹,或深或浅,或不甘或释然,或念念不忘,或故作烟消云散,某时某地恍惚追忆,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莺莺传》中张生一句“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将可怜的爱情贬为淫邪妖魔。而莺莺一纸断肠书哭尽多少绝别之痛“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人生难得真性情,情切至此,痛断前缘也要清清楚楚,两不相欠。

转念思之,多情薄意自然不能完全责备才子文人。中国传统观念中男儿志在四方,心怀天下。儿女情长不过是人生一时的华筵。女人只是古代文人墨客失意之时的寄托,爱情并非两个平等个体生命的互补,而是人生一时之需。

于是,杜牧自然可以青楼薄幸,元稹自可遗忘当年深情。课上老先生提及古今中外文人情事,众人莫不失笑,心里却是莫名的悲凉。世人除少数大善大恶者外,谁比谁又能善良多少,卑劣多少?又有几个人可以如沈从文那样骄傲地说“我这一生中,行过许多路,走过许多桥,看过许多云,喝过许多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世事多变故,芸芸众生又惧怕孤苦,有人用名利填满生活,花花世界,游走一场便已洋洋自得。而有人必要心有所求,爱其所爱才能感觉幸福。望遍红尘,人人都可怜地追寻着,努力着,只是所要之物不同而已。我所理解的爱情应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彼此明了对方所有的缺点和不完美,却就是那样无法分离,心里的包容和呵护是给属于自己生命的一个人。简简单单,嬉笑怒骂,朝朝暮暮,油盐酱醋。“早晨醒来,亲吻枕边爱人的脸。推开窗户,看到树叶上闪烁的阳光。这是生,再无其他”。在这个纷乱肮脏的世界里,有一个你爱的人,为他(她)甘心历尽所有生计之苦,就这样晃晃悠悠,一起变老。

篇二: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

名著,描绘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含蓄,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贵族小姐。她是一位具有时代叛逆性的女性形象,她在追求理想爱情时,能够与封建礼法进行抗争,这是难能可贵的。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当张生被迫上京考试,她悔恨的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长亭送别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给张生最郑重的叮咛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担心的是张生不像她那样爱得专一,一再提醒他“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总之,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她对张生的爱恋,一开始却是胆怯和动摇不定的,一方面她具有少女的情感和欲求: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又是在那样的母亲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接受过较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就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上的矛盾。她回答张生的那首诗“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了她对张生的爱恋。在“听琴”的时候,她被张生琴中热切的呼唤深深地感动着,以致于泪水涟涟,但是她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此时在她的心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对张生的爱恋激烈地冲突着,最后爱情终于战胜了礼教。因此当她接到张生的情诗时,终于大着胆子写了一首题为《明月三五夜》的回诗,约定张生于十五日晚上相会。“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短短二十个字,标志着莺莺决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寻求自己的爱情。这是难得可贵的。

记得著名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崔莺莺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值得期待,真正的爱情是存在于人间的,并且是可以追寻、应该而且必须去争取才能够得到的。真心的希望,如作者心中的美好希冀一样“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