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14-05-06 06:45: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

标题:加减法口诀教学设计

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口诀,快速计算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加减法口诀的教学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加减法口诀,准确无误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

教学准备:

1. 加减法口诀的教学资料

2. 小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口算让学生感受到口诀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加减法口诀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学习口诀的好处。

3. 操练: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加减法口诀,然后进行口算练习。

4. 巩固:让学生互相进行口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6. 总结:总结加减法口诀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口诀。

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巩固和复习,确保他们能够长期记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二

标题:数学游戏教学设计

目标: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数学游戏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数学。

教学准备:

1. 数学游戏的教学资料

2. 小组活动用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介绍有趣的数学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数学游戏活动。

3. 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鼓励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通过游戏的总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数学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四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学具:

把第5页例3的图,制成“人物”可以灵活摆放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话语)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的人物图片放在医院旁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请一名学生描述行走路线,教师在图上根据他的描述移动小明的人物图片,当学生的描述不明确时,教师就故意走错,迫使学生调整描述的方法和语言,逐步让学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最后把小明放在商店的位置。

  (3)谁能再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还有别的路线吗?

  (2)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路线在图上演示一下?仍然可以采用“根据描述演示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3)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学生自己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路线问题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和叔叔的人物图片放在例3的图中的位置),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学生可能会猜: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扮演叔叔的同学根据扮演小明的同学的回答,在图上演示行走路线。

  三、巩固练习。

  1.第5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然后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

  (4)先男生提出问题女生解决问题,再女生提出问题男生解决问题。

  2.练习一第3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

  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概括分数可以化成小数的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的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2、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

  二、教学新课

  1、让学生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1/21/3.3/42/55/68/153/22

  5/82/97/101/129/144/253/40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

  三、引导观察

  (1)观察两个框内的分数,各有什么特征?(他们是最简份数)

  (2)把这些份数的分母分别分解质因数。

  (3)再次观察这些份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归纳

  (5)议一议

  (6)请每个同学举出两个例子,验证一下刚才概括的这个特征是否正确。

  四、应用这些特征判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

  五、巩固练习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