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精选5篇】

时间:2014-09-02 04:35: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篇一

课时安排:

本次复习课将包括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共计1个小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性质、作用、分类,以及运动的相关规律。

2. 强化学生对力和运动的理解,帮助他们能够正确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运动的相关规律: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

教学步骤:

1. 复习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

2. 讲解力的性质和分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力。

3. 介绍运动的相关规律,强调牛顿三定律的重要性。

4. 练习题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复习内容,强化学生对力和运动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实例,生动形象地解释概念。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3. 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对力和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篇二

教学资源准备:

1. 课本《力和运动》相关章节内容。

2. 实例图表和动态模型,辅助讲解力和运动的概念。

3. 练习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作业。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力和运动规律的理解。

2.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3.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纯粹灌输式教学。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3. 在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力和运动的复习课,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期待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够保持热情,善于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愿我们一同在物理学海中探索,收获知识的果实!

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篇三

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在这节物理复习课上,我们将深入学习和探讨有关力和运动的相关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首先,我们将讨论有关力的分类。在物理学中,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而非接触力则是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递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了解不同类型的力对于我们理解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影响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将学习关于摩擦力和弹力的相关知识。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它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而弹力则是指物体在受到变形后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一种力。通过学习这两种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弹簧振动等现象。

接着,我们将讨论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而冲量则是描述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变化量。通过学习动量和冲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最后,我们将进行一些实验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力和运动的相关原理,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物理复习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和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篇四

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篇五

评论数/浏览数: 3 / 17 发表日期: 2011-01-07 12:11:27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作一梳理。 〔复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2、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具和学具〕伽利略斜面、二力平衡实验器材、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要点内容 1.力的概念 同学们通过复习对本章知识都列出了一个框架,下面请同学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什么是力? 顾名思义,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需要相互接触吗? 能举例说明吗? 我们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呢? 那就是说,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施力物体本身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请举例。 那要看是针对哪个力而言。对于手拍桌子,施力的是手,受力的是桌子,而手觉得痛,施力的是桌子,受力的是手。由此可见,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是相对于研究对象而言.不能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混淆不清. 投影学生设计的知识框架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有力的作用,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如,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地球与地球表面物体间的作用等。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受力物体. 例如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了向下的作用力,但人的手感到痛,这说明手对桌子施加力的同时,手也受到桌子对它的力的作用。 那么,是否同一个物体既可以说它是施力物体,又可以说它是受力物体呢? 学生间可以相互补充 通过举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对物体施加力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运动状态是由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来描述的,其变化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① 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②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③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④物体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同时发生变化. 完全正确,而且可以判断这物体就一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把物体拉伸、压缩或弯曲.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是否只要出现上述一种情况,就可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二力的合成 什么是合力?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如何合成?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二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

个力的合力. a.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则其合力大小为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合力方向跟这二个力的方向相同. b.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合力方向与大力的方向相同。 4.惯性 惯性指的是什么? 是的。因此,可理解为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 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属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 2、 不论物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力的大小,物体都具有惯性这种性质。 3、 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这里的运动运动状态不变,也是指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情况吗? 学生交流举例。 关于惯性,我们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能进一步说说吗? 对惯性的理解是本章的难点之一,这里老师应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5.力和运动 演示二力平衡实验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哪些条件,我们则称之为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称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两个平衡力的合力为0。 此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与不受力时是一样的。但不能认为此时物体不受力。 力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如何? 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所归纳的规律. 演示伽利略斜面实验。 强调:惯性定律是实验基础上的理论推导结论,这种理性化思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 可见,力的作用不是产生运动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它的含义是:物体原来静止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那两个平衡力的合力应该为0是吗?那是否可以认为此时物体不受力。 1、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 3、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即其运动方或速度大小将发生变化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具体指的什么? 这是一个很多同学不太理解的问题,老师在这里应着重讲解,并举适当的例题。 6、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情况如何? 根据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当重力>浮力或重力<浮力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必然运动,且由静止作加速运动,运动方向取决于合力的方向。因此,当重力>浮力时,物体下沉。 当重力<浮力时,物体上浮。这点老师同意你的看法。那么,物体的最后状态怎样? 那刚才上面同学的回答是否有问题? 对,当重力=浮力时,物体可能悬浮或漂浮,但物体“浸没”时是不可能同时漂浮。 那悬浮与漂浮有什么区别? 因此,我们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分清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切不可死记结论或死搬公式。 对于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什么因素? 那我们如何来改变液体中物体运动状态? 能举例说明吗? 可见,不管物体处在液体中,还是在气体中,其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因此,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两个力的作用。 当重力>浮力时,物体下沉 当重力=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当重力<浮力时,物体上浮 上浮的最后状态是漂浮,下沉的最后状态应是沉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重力=浮力时,物体应悬浮,不可能漂浮。 漂浮时物体静止,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浮力﹦重力;悬浮时物体静止,浮力﹦重力。但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不可能既可以漂浮又可以悬浮的。 取决于ρ物与ρ液的大小关系。 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 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 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 改变重力或浮力的大小。 例如,潜水艇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通过向水舱内排进水的方法改变重力的大小,来实现浮沉的。沉在水中的鸡蛋可以通过向水中加盐的方法,实现悬浮、漂浮。 这里学生的答案中有不恰当的地方,这是好多学生易错的问题。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解决问题。 评论区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评论数:3 页:1/1 张进 2011-01-16 16:11:40 不错,值得借鉴! 邹红妮 2011-01-09 00:59:37 课堂设计全面,重难点突出,值得学习。 陈能勇 2011-01-07 19:33:57 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值得学习。

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