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篇一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 熟悉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提升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现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现代文的常见题材和风格。
三、教学内容
1. 现代文的概念和特点
现代文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文学作品,其风格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现代文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强调个人情感和思想体验。
2. 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整体把握:在阅读现代文时,要先整体把握作品的结构和主题,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细节分析:重点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理解作者的语言运用和意象表达。
(3)情感共鸣:通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在意义。
3. 现代文的常见题材和风格
现代文的题材广泛多样,包括都市生活、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社会现象等。风格上则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抒情主义等不同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通过教师讲解现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学生阅读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现代文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小组合作研讨: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讨现代文作品,交流彼此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五、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和小组展示等形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升阅读能力。
六、教学设计
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现代文作品的插图,引发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现代文的定义、特点、阅读方法和常见题材风格。
3. 学生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篇现代文作品,并进行个人理解和分析。
4. 小组研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所阅读的现代文作品,交流彼此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现代文的重要性和阅读方法。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篇二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 熟悉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提升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现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现代文的常见题材和风格。
三、教学内容
1. 现代文的概念和特点
现代文是20世纪以来产生的文学作品,具有多样的风格和形式,内容丰富,体裁灵活。现代文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强调个人情感和思想体验。
2. 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整体把握:在阅读现代文时,要先整体把握作品的结构和主题,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细节分析:重点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理解作者的语言运用和意象表达。
(3)情感共鸣:通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在意义。
3. 现代文的常见题材和风格
现代文的题材广泛多样,包括都市生活、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社会现象等。风格上则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抒情主义等不同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通过教师讲解现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2. 学生阅读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现代文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小组合作研讨: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讨现代文作品,交流彼此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五、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和小组展示等形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升阅读能力。
六、教学设计
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现代文作品的插图,引发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现代文的定义、特点、阅读方法和常见题材风格。
3. 学生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篇现代文作品,并进行个人理解和分析。
4. 小组研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所阅读的现代文作品,交流彼此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现代文的重要性和阅读方法。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篇三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作者:深圳 曾甜甜 现代文阅读作品赏析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1、感受考点 2、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 3、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作品赏析方法及规范化答题的指导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题型感知考点。 2、要点概括,知能储备。 一、简介导入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是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特色题之一,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主观性,答题灵活,主要考察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等的领悟程度,来评价我们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今天,我们将对这一内容进行专题复习。 二、考点感悟 (一)中考回顾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深入,欣赏品味类的试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考生面前。 例如:2002年中考卷第15题,是从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角度去品味;第17题是从人物的形象去分析(阅读文本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第21题从抒发情感入手,去辨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第22题是结合表达意图去品味内容(阅读文本为《青菜》)。 2003年中考试卷第29、30题是从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语言、行动、环境描写的作用方面进行品析(阅读文本为《送报的少年》)。 2004年中考试卷第23题,品析某一段落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文本为《有趣的种子旅行》);第27题是抓词语品读,第28题是抓人物语言研读,第29题从结尾内容进行赏析(阅读文本为《蝈蝈》)。 (二)角度例说 1. 请从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语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查尽力刺去,那查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 请从文体知识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从别的角度呢?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3.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从别的角度呢?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和“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好丈夫。 4、请从层次结构角度品析下面的文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5.请自选角度品析下面文段。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还是稠,中耕得深还是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侯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三)问题解答 尽量挖掘学生中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相机点评。 (四)考点透析 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主要考点有: 1. 体味作品的意境; 2. 感受文章的主旨; 3. 体验作者的情感; 4. 分析人物的形象; 5. 把握文章的结构; 6. 品味语言的特色; 7. 评论作品的内容; 8. 表达自己的见解; 9. 赏析文章的美点。 三、知识概括 1. 从语言的角度: (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 (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3)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2. 从结构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递进结构(论述步步深入)、总分结构(观点明确、内容具体)。 3.从文体知识的角度: 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材料、记叙的方法……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 小 说------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 散 文------散文的线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韵……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这样使文章极富表现力) 特别是描写:(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