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2-09-05 01:36: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篇一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几何形状,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认识长方形

长方形是指四条边两两相等且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书桌、门板等都是长方形的形状。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让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的特点,如长边和短边的关系,以及长方形的性质。

二、认识正方形

正方形是指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也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蛋糕、相框等都是正方形的形状。通过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差异,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三、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形状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有时候学生容易混淆。通过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例如,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或者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四、实际应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仅是几何形状,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设计房间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房间的形状是否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便合理摆放家具。在购买家具时,也需要了解家具的形状以便选择合适的家具。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几何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篇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认识长方形

长方形是指四条边两两相等且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形,比如书桌、黑板等。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让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的特点,如长边和短边的关系,以及长方形的性质。

二、认识正方形

正方形是指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也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相框、蛋糕等都是正方形的形状。通过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差异,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三、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形状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有时候学生容易混淆。通过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例如,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或者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四、实际应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仅是几何形状,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设计房间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房间的形状是否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便合理摆放家具。在购买家具时,也需要了解家具的形状以便选择合适的家具。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几何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篇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郎家小学张阳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本第34页例题、“试一试”1、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关键 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具准备 5个盘子,15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1.口算。(指名口答)  14×3=      42×2=      25+0=      0+28=  32-0=       28-28=      17×5=      21×5= 2.竖式计算。(指名板书) 113×3=        314×5=        224×3= 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交流。 二、探索新知 1.教学0×5=? (1)设境引入。 教师摆出5个盘子,每盘放3个苹果,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几个?要求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 根据学生的口答,教师分别板书:3+3+3+3+3=15,3×5=15。 3×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个盘中拿去1个苹果,继续提问: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要求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2+2+2+2+2=10,2×5=10。 2×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口答后,教师再从每个盘中拿去1个苹果,继续提问: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要求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1+1+1+1+1=5,1×5=5。 1×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口答后,教师再从每个盘中拿去1个苹果,问:现在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0个或1个也没有。)要求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2)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口答,教师板书:0+0+0+0+0与0×5两个算式,提问5个0相加得多少?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得数(即0+0+0+0+0=0。)0×5表示

什么意思?(5个0相加是多少)应等于几?(等于0) (3)推理归纳。 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 学生口答后,让学生做课本第34页“算一算”3道小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口算结果。(0×3=0,7×0=0,0×26=0) 提问:通过刚才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归纳“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结论。 (4)小结、深化。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0乘以几和几乘以0都是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4页“试一试”中1、2题。 (1)第(1)题。 此题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这样想:因为13×5=65,所以130×5=650。这样想的学生可能已经理解了算理,也可能认为只要在65的末尾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13×5和130×5这两个算式,使学生理解13个十乘5等于65个十,也就是650。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竖式算法,可先请学生板书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三种算法。 (2)第(2)题。 此题是加数中间有一个0的乘法,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让学生公布各自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补充题)  240×3=      150×4=      320×4=      105×8=  603×2=      330×5=      807×9=      505×4= 全班齐练后指名板书,进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406×5       350×6       520×8       555×4 全班齐练后交流,交流时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