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刘永和点评 篇一
教案:
教材名称:《寡人之于国也》
适用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君臣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之于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内容包括国君的职责、权力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阅读本文,了解国君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3.讨论:分组讨论国君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思考国家领导人的责任和义务。
5.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思考。
评价:本教案以引入、阅读、讨论、总结和作业五个环节构成,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刘永和点评:
这个教案设计很全面,包括了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和总结,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国君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建议在作业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任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总体来说,这个教案设计很有教育意义,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文的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刘永和点评 篇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刘永和点评
【教学目标】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分析比喻说理的方法。 4、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落实相关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解决办法: 1、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 2、文本研习,探究学习。 【教具及媒体的应用】porpoint 【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培养自学。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激发兴趣。 在“亚圣”孟子生活的那个“家天下”的时代,天下一切,包括黎民百姓,都是国王的。要使高高在上的国王关注百姓,与民同乐,那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他就是孟轲。他想说服梁惠王,实行仁政。他是怎样游说的?他成功了吗? 二、互查互评,交流预习。 ①学生介绍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②正音正字 数罟(gǔ) 洿(wū)池 鱼鳖(biē) 河豚(tún) 狗彘(zhì) 庠(xiáng)序 ③一词多义 A、河内凶 B、凶多吉少 凶 C、汉初匈奴凶黠 D、甫闻凶讯 E、缉拿元凶 答案:A庄稼收成不好 B不吉利的事 C凶恶,残暴 D不幸,多指丧事 E杀人的人 A、邻国之民不加少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答案:A更加 B施加C 放上D 增加 E夸大 A、或百步而后止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或 C、莫之或止 D、云霞明灭或可睹 答案:A有的人B有时C表示不定D或许 A、直不百步耳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直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 E、直上载公子上座 答案:A只不过B与“曲”相对C 同“值”D径直 三、师生对话,释疑解难。 1、同学们在预习中,遇到哪些字词方面的问题?(及时讨论) 2、“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明确:“之”用在“寡人”和介词短语中间,结构助词,可不译。“也”用在主语后面,助词,表短暂停顿。 3、“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表达了梁惠王非常复杂的情感。自矜的心理。 4、“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意思? 明确:“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5、下面这些句子应如何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明确: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文本研习,重点突破。 1、读完文章,你认为梁惠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整体感知) 研习: 自我评价: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印象:王好战。 你的观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梁惠王穷兵黩武,不恤民情,造成人民流离失所……不是一个好的国君。 2、孟子是怎样回答梁惠王的困惑的?(整体感知) 研习: ①用熟悉的事例设喻。②正面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重点研习) 研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笑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笑(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 梁惠王/魏国 五、大胆探究,表明看法。 1、孟子的“仁政”思想今天还有价值吗?可以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参考示例:孟子的思想,今天可作如下一些合理地引申:(不求统一,意思合理即可) (1) 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 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2、孟子以救民于水火的姿态奔走呼号,他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示例:在“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孟子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3、孟子的文章,长于论辩,精于说理,具有充沛的气势。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很有特点,你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说说为什么? 参考示例: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六、课后研习,延伸思考。 【研究总课题】《论语》与《孟子》比较研究 【研究子课题】自定 【参考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查找法 (2) 网上资源查询法 【参读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孔孟的部分。 (2)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4)黄卓明《诸子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5)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上海古籍出版社。 (6)赵昌平《孟子·匡世的真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课堂,也应该有“张力” 南京市中华中学 汪永亮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文言文阅读有两条要求: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二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注重字词,注重翻译,注重背诵。这些都不错,但还不够。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平板”而缺少“张力”。如何在文言文阅读和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可怜的知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设计《寡人之于国也》这一教案的基本出发点。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首先精心设计预习的内容,提出预习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孟子的人物资料,自读文本,疏通课文,提出疑难字词。预习是课堂的准备,这个环节十分重要,也是完成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互查互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丰富课堂内容。许多“非预设”的活动,会在这时候产生。师生在“互查互评,交流预习”这个环节,会得到共同成长。 有了这样的步骤,“对话”就有了基础。第三个环节,主要解决学生在预习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对话”,既可以解决共性问题,也可以解决个性问题。 如果课堂就停留在这个层面,那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区别不大。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正确而富有实效的引领。我在教案的第四个环节,重点研习了孟子善用比喻来巧妙地说明道理的特点。“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第五个环节设计的几个问题,针对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案中设计的几个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这篇课文以后的延伸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文本的平面解读向深层挖掘的研究性学习迈进。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识。 这样的课堂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维的;不是呆板的,而是充满张力的。是预设的,但又是生成的。 对话,把思维引向深入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永和 教案的评价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取向,诸如目标达成、方法选择、手段运用、环节设计、师生互动、用语锤炼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角度。看了汪永亮老师的《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和说课案,其中最吸引我的眼球的是“对话”,是精心设计的、多层次的“对话”。正是这样的多层次的“对话”,把师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 一、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传统教学中保留的优秀方式。教学设计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有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有师生互动式讨论甚至争论的空间设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教案设计含有不完全对称的“对话”:在“设问导入,激发兴趣”环节,教师从历史的背景切入,用一个“国王与百姓同乐”与否的矛盾导入新课,一边是难以改变、不可一世的梁惠王,一边是“知其不可”而偏要为之的孟子,其结果怎样?这样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实现了教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