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
标题:加减法进阶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 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重点:
1. 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 竖式的正确书写和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 多步骤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教具、实际问题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算盘、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竖式进行计算。
3. 练习两位数的加减法,巩固基础知识。
4. 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重点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5. 练习三位数的加减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6. 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复习。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计算。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二
标题: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
2. 能够辨别不同图形的特征。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二、教学重点: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认识和命名。
2. 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 图形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图形的分类方法。
2. 不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 准备图形分类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学生已有的图形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平面图形。
2. 讲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 练习命名不同图形,让学生熟悉图形的名称。
4. 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分类,让他们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5. 练习图形分类,巩固所学知识。
6. 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7.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复习。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能够辨别不同图形的特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图形,提高自己的图形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2019小学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练习八书P48到50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用分析法分析,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P48先出示(1),练习后说说分析过程
板书:鸭的.只数-鸡的只数=鸭比鸡多的只数
2、改变上题,学生自己写关系式,再列式计算,反馈
3、P48练3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式:
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的
人数●变式练习
1、滨海小学三年级有学生42人,四年级有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少年宫有合唱队员60人,舞蹈队员42人。合唱队员比舞蹈队员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将“合唱队员60人”改变,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综合练习
1、P48练5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解答。
2、P49练8指名说说。
(二)
●基本练习
1、P49练10(1)出示后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写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第二小组平均每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
2、P49练10(2)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说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综合练习
1、P50练11、12、13先练习,后反馈比较基本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
2、P50练14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3、P50练15,先补充,再计算。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