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时间:2019-06-08 04:42: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从碳原子的结构认识并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热化学概念。

  教学用品

  木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铁架台、试管、导管(带胶塞)、酒精灯

  [引言]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板书] 一、碳的可燃性

  [讲解] 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正是碳在氧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热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讨论] 煤的燃烧过程是怎样的?火焰旺时是什么颜色?添加新煤后,又变成什么颜色?炉温有什么变化?

  [投影] 煤炉中的化学反应

  [讲解] 在鼓风处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中间层里,二氧化碳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产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火焰旺时火焰呈红色,碳和氧气反应后直接生成二氧化碳。加新煤后,炉温降低,火焰呈蓝色,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也就是说,碳和氧气反应有两种情况。

  [讲解]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因为碳和氧气反应时碳的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致,故在烧煤时一定要注意通风。

  碳在高温时可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氧元素,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即碳具有还原性。

  [板书] 二、碳的还原性

  [演示] 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及装置中的注意事项)

  [现象] 加热片刻,看到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右边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白色浑浊物质是碳酸钙(CaCO3),红色粉末是单质铜。

  [小结] 碳能从氧化铜中将氧夺过来,说明碳具有还原性,其中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同样,碳还可和别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和二氧化碳。练习:

  在本节课一开始,曾提到过炉中中间层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这也表现了碳的还原性,它将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夺取了。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使得炉温降低。

  [板书]

  [讲解] 这个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再继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板书]

  [讲解] 由上述各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板书] 放热反应用“+Q”表示

  吸热反应用“-Q”表示

  [小结] 碳的原子结构决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重点掌握碳的还原性及有关实验装置。

  [作业 ] 略。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①演示,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

  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2、5。

  八、板书设计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二、碳的

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

  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

  CuO+ C = 2Cu +C02 ↑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CO2+C= 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

  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

  (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0

  (O2不充足)

  点燃

  2H2 + O2= 2H2O

  还原性

  高温

  C + CO2= 2C0

  高温

  C +2CuO= 2Cu+C02 ↑

  点燃

  H2 + CuO= 2H20

  九、教学参考

  1.《初中化学教学参考》(1997年第7期)

  2.《化学教学参考》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 [ ]

  7.2C+O22CO C+CO22CO 可燃 还原

  8.1∶2 CO2 9.A 10.D

  附4:随堂检测

  1.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易褪色,这是因为 [ ]

  A.墨是黑色的,颜色深,褪一点色不明显

  B.墨跟纸张发生了化学反应

  C.字画上的墨迹干后,不易起变化

  D.常温下碳(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变化

  2.碳在氧气中燃烧 [ ]

  A.只生成二氧化碳

  B.只生成一氧化碳

  C.既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又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D.既不生成二氧化碳也不生成一氧化碳

  3.在C+2CuO2Cu+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 ]

  A.CuO B.C

  C.Cu D.CO2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能力目标

  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网上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同时将所学化学运用于社会中解决科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如教材中有宋朝黄庭坚的墨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变色。但随温度升高,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1.碳的可燃性

  【讲解】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

  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2.碳的还原性

  【演示】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

  【现象】加热片刻后,黑色物质突然发红光,随后看到红色物质,同时澄清石灰水中冒出一定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黑色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讲解】同样,碳也能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可放映用木炭来炼铁。木炭炼铁的录像

  【提问】观察上述两个反应,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指出还原剂是什么?

  【小结】碳在上述两个反应中都做还原剂。这两个反应都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碳不但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也能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播放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录像

  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由上述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热量的变化。通常用“-Q”表示吸热反应,“+Q”表示放热反应。如:

  【讨论】燃煤炉子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总结】碳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随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特性。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质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教学用品

  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讨论后,老师加以指正和说明)

  [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 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

  一、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

  (在讲述石墨导电性时穿插导电实验)

  [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石墨可导电,可以做电极,又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并在温度骤然升高时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 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单质是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交待:“炭”与“碳”的不同写法)

  下面着重介绍木炭。

  [演示]

  1、将一个装有半瓶带浅红色水的锥形瓶,配上胶塞。把两块木炭放入带红色的水中后,塞上塞子再摇动锥形瓶,注意观察带红色的水中颜色的变化。

  2、把木炭放入盛满NO2气体的锥形瓶,塞好塞子,摇动片刻,观察现象。再加热锥形瓶,红棕色气体NO2又重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实验后,得出结论)

  [小结] 木炭能吸附红色和棕红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小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板书] 二、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大量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4、用途:木炭可作燃料、黑火药、制铅笔和做吸附剂等。

  [小结] 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讨论] 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作业] 略。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初步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认识。

  三、教学模式:

  从常用的“启发——掌握”模式转变为“引导——探究”模式、“激活——同化”模式。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工具:

  演示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思考]我国古代一些书画家常用墨,墨是由炭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

  [理论探究]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阅读]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碳受日光照射或空气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板书]

  一、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

  又如何呢? [板书]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碳的可燃性 C+O2

  CO2(氧气充足)

  [思考]空气污染物中有一种碳的氧化物,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讲解]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会生成CO 。[板书] 2C+O2 2CO(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例如碳与氧

  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2,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

  (1)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2)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板书]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展示实验仪器]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要点等。

  2、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3、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化。

  4、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学生]反应中看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有Cu生成;小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板书] 书写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

  [提问]在反应中,碳与CuO中的氧结合变成CO2。这是什么反应? [学生]氧化反应。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讲解]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

  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板书]

  [讲解]可以看出,反应中如果存在得氧则必定存在失氧,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存在。我们称整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现代钢铁用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铁。即3C +2Fe2O3 4Fe+3CO2↑

  工业上运用碳与二氧化碳来制造煤气CO。CO2+C 2CO(吸热反应)

  ↑C:得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

  CuO:失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不活泼。②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

  [课堂训练]

  1、写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和,前者表明碳具 有 性;后者说明碳具有性。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烧 (D)还原性

  3、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有红色物质出现,石灰水无变化

  C、有红色物质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4、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一种单质C和另一种物质D,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A,

  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B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A B C D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