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探析 篇一
学案和教案是教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案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包括课本、习题、实验指导书等。而教案则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学案和教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学案和教案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而学案则是根据教案中的设计要求而编写的学习材料,学案中的内容应当与教案保持一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学案和教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案是教案的具体实施和体现。
其次,学案和教案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案的编写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通过不断地优化学案和教案的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学案和教案是相互支持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参考学案中的内容和材料,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方案。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依据教案中的设计要求来使用学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学案和教案之间的互相支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综上所述,学案和教案在教学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充分重视学案和教案的设计和编写,确保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认真使用学案,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通过学案和教案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探析 篇三
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探析
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探析 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赵加琛(273300)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摘要:现阶段,学案与教案的关系主要有四种说法,即对立论、同一论、融合论和联系论,它们导致了对学案教学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学案 教案 学案教学(学案导学)自开始探究到今天已经有15个年头了,但是学案与教案的关系至今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试着理清学案与教案的关系,以期学案教学能得以更为广泛地推进和实施。 一、对立论 持对立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是对立关系,要学案就不要教案,要教案就不要学案。这会导致否定学案和否定教案两种思想。 要学案不要教案者认为,教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只有教案死亡,教学才能获得新生,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在学案产生之前,教案已经接近于“满堂灌”的同义词,“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就是教案下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基于此,有人就说“教案当死,学案当立”。 当然,有些持学案者认为:“学生根据学案学,教师依据学案教”,要教案又有何用呢?殊不知,它过度地夸大了学案的作用,师生都沦为了学案的奴隶。 要教案不要学案者认为,学案中存在太多的预设,难以实现课堂生成,而新课程正是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大量的自主生成。更何况,现在的学案中探究性太少,训练习题居多,几乎习题成了学案的同义语,“学生做题,教师讲题”几乎成了学案课堂中的主要活动。基于此,有人说“抛弃学案,改良教案”。 学案与教案关系的对立论,是在对教案和学案产生了许多误解后产生的。学案不能与习题划等号,不能用习题代替学案,学案习题化是对学案的误解,是非常有害的。诚然,以前的教案与学案相比,确时存在“学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论教;教案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教论学”,“学案立足于自学,着重于学生拿来,强调的是会学,重视学法指导;教案立足于灌输,着重于给予,强调的是学会,忽视学法指导”的对立的一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改良教案,发扬它良好的一面,让它为实施学案教学而继续发挥作用。教案可以改良,教案不可以抛弃。实际上,实施学案教学,教案(改良教案)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何况,教案促进教师的教,学案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同一论 持同一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是同一关系,教案等于学案,学案等于教案,从而用教师的教案来代替学案。这种看法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学案教案化”。 “学案教案化”是老师们不研究学案的编制理论和编制方法,而盲目地认为学案无非是教案的改编,只要把教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稍加改变,就可以组合出学案。其实这种做法错误的根源在于,教师不细心研究学生,按照自己对学生的主观臆测设计学习过程,即用教案代替学案,其实质是用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学习思路。这种学案成了教师变相灌输的工具,与学案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三、融合论 学案与教案的融合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应该是融合一体的,密不可分的,不能分割的。这会导致“一体化教学案”的产生。 “一体化教学案”把学生学习的思路与教师教学的思路融合在一起,其中包括需要课堂达成的所有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学生不能独立学习的内容由教师讲解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这种学案更多的是预设,更少的是生成,有可能导致“学习等于解决问题(不必提出问题)”,因而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学案与教案的融合论和同一论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是把教案当做学案,即用教案代替学案,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前者是把学案与教案融合一起,既包括学案的成分,又包括教案的成分,既考虑了学生的学,又考虑了教师的教。 四、联系论 学案与教案(改良教案)的联系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是学案教学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学案与教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非常重要的活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学案与教案的联系论认为,学案中要集中体现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不太适合学生学习的或难度较大、学生学习难以解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要集中体现在教案中,由教师想方设法来诱导、启发解决。当然,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创造多种学习条件,尽可能多地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来让学生探究、交流,我们也应该在教案中体现学生学习可能生成的各种学习任务,并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所安排。同时,联系论者认为,学案源于高质的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中独立出来,只关注针对学生的学习设计;没有高质量的教案,就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学案;教师不仅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也要搞好其他方面的教学设计,设计出高质量的教案,对教学有整体统筹的安排。 学案与教案的联系论和融合论是有区别的:前者认为,学习的学习过程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独立性(包括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和完整性,尽可能地不受教师的干扰(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答疑和精讲),用学案中的预设去作引导学生课堂生成的“面引子”,从而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把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调控看做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的指导、答疑、精讲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助力器。后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控制,在局部保持学习相对独立的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它把教师的不断参与、控制作为不断推动学生学习进程的动力之一。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四种说法的关系。对立论和同一论是在误解教案和学案的关系后产生的,是实施学案教学应该禁止的;融合论和联系论是在对学案与教案的正确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而产生的,融合论可以作为教案到学案的一种过渡,联系论应该是学案教学的正常追求。现阶段,学案与教案的融合论和联系论是可以并存,共同为学案教学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