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教学设计(经典6篇)

时间:2018-05-06 03:16: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班会课教学设计 篇一

在学校教育中,班会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形式,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因此,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班会课至关重要。

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可以在班会课中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在班会课开始前可以安排一些小游戏或趣味竞赛,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状态。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话题讨论或小组互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其次,班会课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设置一些有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主题,让学生们在班会课上得到一些实际的启发和帮助。比如,可以邀请一些校外专家或老师来讲解一些实用的技能或知识,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最后,班会课的教学形式也要多样化,灵活运用讲解、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

总的来说,班会课教学设计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班会课教学设计 篇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会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如何设计一堂富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班会课,成为了每位班主任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班会课的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一些有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主题,让学生们在班会课上得到一些实际的启发和帮助。比如,可以邀请学校领导或老师来讲解一些当前热点话题或重要政策,让学生们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动态。

其次,班会课的教学形式也要多样化,灵活运用讲解、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

最后,班会课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实践任务,让学生们在班会课上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总的来说,班会课教学设计应该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形式多样化,内容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班会课教学设计 篇三

班会课教学设计 篇四

  由于主题班会课的品德教育特点,主题班会课把认知、情感和行为确定为其三维教育目标,这符合品德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理论,符合主题班会促进人的道德发展的价值追求。

  1.主题班会课的认知目标

  主题班会课的认知目标是主题班会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目标追求,由于我国学校德育是大德育,主题班会的主题非常广泛,因此,主题班会的认知目标也容易多而宽泛,试图以此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主题班会的时空限制性特点,班主任一定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和班级文化特征和教育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认知目标,一定不要高大全和假大空。

  2.主题班会的情感维度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系统,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是品德结构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所有的主题班会都要关注情感目标,并把情感目标作为主题班会目标系统的一个重要维度。此外,学生的道德情感还是道德情怀形成的基础,情感类主题班会可以把道德情感作为主要目标维度,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怀。

  3.主题班会的行为目标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最终形成学生的品德。 “主题班会课三维目标”是主题班会作为德育课的重要依据。

班会课教学设计 篇五

  与文化课的课前预习生成问题、课中互动解决问题和课后拓展提升力能类似,主题班会课也应该有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落实阶段三个基本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班主任老师要根据班会主题为学生提供思考题目,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学习和思考,为主题班会的召开做好全员的认知准备。

  比如,我们准备召开一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有哪些建议?我们准备召开一个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可以提前让学生思考:你如何理解感恩父母?为什么要感恩父母?你感恩父母的突出行为表现有哪些?在感恩父母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课前准备阶段不是部分学生参与的“课前彩排”阶段,而是所有学生参与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阶段。

  2.课堂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实现的主要功能是达成共识并提出行动目标,以便课后能够有效落实。课堂实施阶段是主题班会三个阶段中的中心环节,是班主任和学生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进行交往互动和对话交流的过程,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有机统一的过程,是主题班会认知、情感、行为目标集中达成的过程。

  比如,一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或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中,师生在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班主任或学生主持人可以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和分享,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亲子之间的共情,进而达成多主体在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方面的共识。 课堂实施阶段不是课前彩排之后的“汇报表演”,而是师生对话与互动过程中育人目标的自然达成。

  3.课后落实阶段

  课后落实阶段行为目标的落实是自然融合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育过程之中的,只不过是在主题班会召开之后进行的行为目标落实是一种有规划、有计划、有共识、有评价的落实,效果会更好。

  比如,一个安全教育或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完成之后,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根据主题班会达成的认知目标和行为目标共识组织学生落实。每一位同学可以就某一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或就如何感恩父母提出几个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并付诸实施。

  主题班会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落实阶段三个阶段一环紧扣一环,共同完成主题班会的认知、情感、行为目标,共同促进认知、情感、行为有机统一的学生品格教育目标的实现。

班会课教学设计 篇六

  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

  1、准备反映感恩的歌曲、图片、朗诵等等

  2、准备有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

  学生齐诵唐代的诗人孟郊《游子吟》:

  这首诗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比喻父母恩情深重,难于报答。正是父母对我们有似海的恩情,我们才要想方设法回报他们。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收取并统计“感恩调查问卷”

  做一个小调查,完成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数据统计,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情况,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的答卷说明。

  总结:从刚才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家长,为了我们能接受好的教育,省吃俭用,日夜操劳!只要听到子女需要有关学习的资料,学校需要交什么的钱,穿什么样的衣服,家长们毫不犹豫地掏钱,而面对几十元一件的自己心仪的衣服却斟酌再三,这就是我们的家长。

  三、回忆、感动——诉说父母的爱

  同学们畅谈与父母的故事,讲述故事。

  四、欣赏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三名同学朗诵)

  五、感恩歌曲欣赏

  六、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学生发言)

  总结: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行动起来,用真诚的心回应真诚的心,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回家之后将你所提的方案至少实施2条。

  七、班主任总结发言

  教学反思:

  主题班会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在设计《体悟亲情感恩父母》这一活动时,我课前让学生收集父母的一些基本信息,尤其是一些留守学生更要想办法了解父母近期的情况。然后,又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尝试、体验、感悟,从而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对父母了解甚少,进而产生亲近父母的意识。

  在组织活动中,我注意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自己,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在交流活动环节中,孩子们通过思考、对比、写作,并在课堂上的展示,既能锻炼自己的勇气,又能在活动中悟理,使活动真正收到实效。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无穷潜力,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得那么出色,我们真的看到了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应该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班会课教学设计(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