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教学设计 篇一
在大提琴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音乐背景和学习目标,以便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和音乐理论知识来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保他们能够逐步提高技艺和理解音乐。最后,我们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音频视频录制和在线学习平台,来增强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提琴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技艺和理解音乐。例如,我们可以结合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团体中互相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和提高技术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视听教学和实践演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摩和模仿优秀演奏者,同时也要注重实际演奏的训练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最后,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大提琴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结合,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也要注重技术训练和音乐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潜力,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更好地享受音乐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大提琴教学设计 篇二
在大提琴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和教学资料来系统地介绍大提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音乐基础和技术功底。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入音乐欣赏和音乐理论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音乐会和音乐节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和艺术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在大提琴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音频视频录制和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和练习大提琴,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群组讨论来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交流平台。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和模拟演奏软件,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和互动学习,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最后,我们还可以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际演奏中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大提琴教学设计应该注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创新性,既要保持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经验,也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动力,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更好地享受音乐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大提琴教学设计 篇三
大提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提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具体造型与抽象造型的不同,对抽象绘画有初步的认识。
(二)情感目标:感受抽象绘画与音乐的联系,学会用抽象的绘画语言表达情感。
(三)能力目标:感受抽象绘画与音乐的联系,运用线的情感和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大提琴的造型特征,理解大提琴的造型元素,对抽象绘画有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运用点、线、面概括重构大提琴,尝试用绘画来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投影仪、彩卡纸、彩色笔、大提琴模具。
学生准备:纸、彩卡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审美兴趣,导入课题:
1、播放一首乐曲《天鹅》,感受认识大提琴。
请一位同学谈谈乐曲中的节奏、韵律和情绪,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归纳:音乐中除了有节奏、韵律外,我们美术作品里也有丰富的韵律、节奏和表情。
2、教师展示课题——《大提琴》。
教师分析两张作品的特点: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伴奏的中心》是一幅充满音乐性的绘画。作品色调明朗、华美。画面主体图形与周围小图形在形状、大小、色彩、位置上的变化富有节奏感,宛如一首乐曲。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是一张现代抽象主义的代表作,蒙德里安喜爱并熟悉爵士乐,他通过水平和垂直线条以及用色彩精心组织画面,引起观众对百老汇街纵横交错的道路以及爵士乐特有的节奏感的联想。
归纳:现在同学们欣赏到的这些作品,与平时的油画效果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创造工具相同,这些画也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十分珍贵的艺术作品。
3、教师点题:今天,我们利用点、线、面创作一幅具有节奏和韵律的大提琴绘画作品。
二、重构与感知大提琴:
设问:大提琴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通过教师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大提琴的对称、曲线和直线对比、外轮廓的粗犷和琴弦的细密。
剪贴重构大提琴新型,教师播放FLASH大提琴动画,引导学生分解、重构大提琴外形,以一种新奇的面貌出现。
1、用分割组合的方法重构大提琴外形。
展示拼贴画《吉他》。(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步骤说明:用色纸剪出大提琴的外形,再把剪下的形分割成两三块,经过取舍、拼贴,可以改变大小、方向,用翻转、重叠等手段组合成新的图形。
总结原来的大提琴与新图形的特征:
具象的——抽象的;
严谨的——随意的;
僵化的——个性的;
保守的——自由的。
2、用绘画的方式来组织。
通过简化、夸张的手法,概括出最能表现物体特征的线条来,灵活合理地组织成一幅完整的画。比如欣赏圆号的变体(学生欣赏)。
教师归纳:提示学生这是走向抽象绘画的一种思路,说明抽象绘画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明白,欣赏抽象绘画先把握抽象绘画的造型语言:线。
三、绘画的形式美感——线、节奏和韵律:
1、尝试从乐器中提取出抽象的线条。
课件展示:大提琴、圆号、萨克斯等图片,观察乐器结构的外形。可以用简化、夸张的手法,概括出最能表现物体特征的线条来组织画面。
教师示范——在投影仪上用线画出圆号、萨克斯的结构外形……
学生实践:分别找两位同学——性格内向的同学和性格外向的同学上台各画一幅乐器外形的作品。
教师设问:同学们主要是用什么手法表现乐器外形的?
归纳: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不同表情性格的感觉,同样,不同性格的同学也会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
2、不同线条在音乐中的含义。
仔细欣赏乐曲《圣母颂》,结合节奏和韵律的美感,把欣赏乐曲的情感用线条的方式画出来,教师演示。(如下图)
轻松
烦躁
自由
悲哀
紧张不安
舒缓的感觉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听几首不同的音乐,并用不同形式的线把自己的感受在作业纸上画出来,然后用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
1、《保卫黄河》
2、《高山流水》
3、《十面埋伏》。
五、展示作品:
通过投影仪,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作品交流,同时进行讲解与评价。
教师归纳:
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那么,除绘画作品外,同学们还能在其他哪些美术领域找到与音乐相通的地方呢?请把它收集起来吧。
六、课外拓展
课后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掌握乐器的造型特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奏和韵律。
教学反思:
在课前,我问学生:“对抽象画了解多少?喜欢抽象画吗?”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干脆说不知道。有的说:“乱七八糟!”我当时的反映是:“抽象画离学生太遥远了。”毕竟,十几岁的孩子还是习惯具象思维,对抽象的东西了解太少。
针对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认为,十几岁的孩子虽然习惯具象思维,但他们的认知比较感性,我从情感上寻找突破口。在教学中,我通过线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具象思维;通过对音乐的体验,加深学生对抽象画的认识;通过对自然生活的回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画,最终使学生能够用抽象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尽情的流露,学生回答问题十分踊跃,出乎我的意料。例如:在体验用线条表达情感时,学生补充:向下弯曲的感觉,向上弯曲的线条有不愿放弃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热情极高,学生的作业令人满意,部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按要求组织好一张完整的抽象画,从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个性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