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教学设计 篇一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生锈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通过生锈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生锈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锈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材料:铁钉、砂纸、盐水、试管、试管夹等。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 将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去除表面的氧化物。
2. 在一个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使其溶解。
3. 将打磨后的铁钉放入盐水中,用试管夹固定在试管上。
4. 观察铁钉在盐水中的变化,记录下生锈的过程和时间。
5. 分析生锈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预防金属腐蚀。
通过这个生锈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金属生锈的过程,还能够了解生锈的原因是氧气和水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讨论如何预防金属腐蚀,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这个生锈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生锈教学设计 篇二
生锈是金属腐蚀的常见现象,了解生锈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十分重要。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生锈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探讨金属腐蚀的机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材料:铁钉、铜钉、锌钉、砂纸、试管、盐水、酸等。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 将打磨后的铁钉、铜钉和锌钉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不同的腐蚀介质,如盐水、酸等。
3. 观察不同金属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变化,记录下生锈的过程和时间。
4. 分析不同金属的腐蚀速度,探讨影响金属生锈的因素。
5. 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如何有效防止金属腐蚀。
通过这个实验设计,学生可以比较不同金属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生锈情况,了解不同金属的抗腐蚀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讨论如何预防金属腐蚀,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个生锈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生锈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2、科学知识
(1)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2)知道物体生锈的危害,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点:
了解铁是如何生锈的?跟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枚生绣了的铁钉,引入生锈的概念。
实物出示
2、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生锈铁制品?
3、比较:没有生锈的和已经生锈的铁制品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锈。
出示图片
(1)生锈是金属的一种常见现象,锈对金属有很大影响,你了解哪些有关金属生锈的知识?你对金属生锈还有哪些疑问?
(2)我们一起了解了铁生锈的现象,并且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
观察,推想了铁生锈的原因,谁来说说铁可能在那些条件下容易生锈?(出示图片)
(推想:1、铁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2、铁在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3、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2、过渡:为了证明你们的推想是否正确,老师让你们两人一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做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你们是怎样做的?
(二)探究过程
1、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1)汇报实验过程
(2)小结: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3)(图片出示):化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实验来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小资料,看看你们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2、了解铁生锈的危害
(1)铁生锈后,就会由外向内腐蚀铁,从而造成很大的危害,你都知道哪些危害?
(2)图片出示腐蚀的危害。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3、了解防锈的办法
过渡:没想到铁生锈后竟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看来防锈是我
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讨论:(1)还记得铁生锈的原因吗?要防止铁生锈,只要怎样就可以了?(让铁与空气、水隔绝)
(2)采用什么办法可以让铁与空气、水隔绝?
(3)图片: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铁生锈的。
4、了解哪种防锈办法好
(1)思考:为什么不同的铁器上要采用不同的防锈办法呢?
盆子上为什么要覆盖搪瓷而不用油漆呢?自行车上为什么不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你觉得在采用防锈办法时,还要考虑什么?
(2)看图片资料:哪种防锈办法好?
巩固运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各种铁制品,看看它们各采用了什么防锈措施。
教后反思:
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从外乡里逐步转化成各种铁的.化合物。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钉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体验铁钉生锈的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铁制品生锈的现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对生锈环境的关注,并为后续研究生锈的原因作好铺垫。接着通过指导学生实验进一步了解铁生锈的原因,最后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发现其中的原理,从而更加认真的学好科学,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
生锈教学设计 篇四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铁生锈了》以后,观察了解了铁和铁锈的变化、区别,初步探索了铁生锈的原因后,通过实验结果来讨论铁生锈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铁生锈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
本课就是在前面探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其他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3.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来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看看哪些情况会加快或者减慢铁生锈的速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设计方案,并开始实施。
四、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五、教学准备
39人,分10组,约4人一组。
每组材料:铁丝4条,烧杯2个,蒸发皿2个,标签纸,抹布一块
为全班准备:盐水400ml自来水400ml碱水400ml醋400ml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铁生锈了,变成了——铁锈,铁生锈属于什么变化?
2.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说一说。
3.每年因为铁生锈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哪些因素影响了铁生锈的速度。
(二)科学讨论会
我们进行过好多对比实验,关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五年级讲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五年级下册教材5页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单,这个探究过程,是否合理呢?
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是铁生锈是否与空气有关,那么设计实验时要控制的变量就是空气,其他条件不变。
所以,这组对比实验要控制的唯一变量就是空气,其余条件应该保持一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环境,空盘子(有空气),水盘子(有水,有空气),油盘子(没有水没有空气)。
(本讨论环节主要抓住空盘子,水盘子和菜油盘子三个环境进行讨论)
请同学们想想那种环境是多余的呢?
小结:此方案在方法设计上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规则,所以不妥。
(三)以“铁生锈的快慢”实验进一步验证
1.刚才大家通过研讨教材中一位同学实验记录单知道了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只改变一个因素,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用这样的办法来研究。
2.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看看什么可以情况能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3.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这些材料和仪器:
两人一个小组,每组两个烧杯(或者两个蒸发皿)、4段铁丝、一份实验报告单,2张标签纸。
为全班同学提供的液体有:自来水、醋、食盐水、碱面水。需要可以到老师的实验台来取用。注意每个大烧杯里,都放着一个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知道自己小组取了多少毫升的水。
4.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要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自己小组要研究的问题,选取哪些材料来进行实验。
5.下发表格,每个小组开始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并填写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
6.完成表格填写的小组,开始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
注意各小组到前面取液体时,拿好容器小烧杯或者蒸发皿,排好队,不要着急,不要弄洒了,及时用抹布擦干净。
7.小结:这个实验大家都做好了,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和我们原来做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铁丝的反应不一样啊。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速度快,铁钉很快就有了红褐色的铜;小苏打和醋的化学反应很快就产生了气泡。这说明什么呢?(化学反应有快有慢)
铁生锈的速度这个实验就比较慢,需要我们长期观察。所以,这节课结束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为了方便大家来实验室观察,每天早上到校后,学号是1-20号到实验室,来观察记录自己小组的实验情况。下午学号是21-39号观察。
8.后续观察非常重要,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做的实验。出示老师的实验过程图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对比实验: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是否需要空气:空盘子(有空气),菜油盘子(无空气),水盘子(多余)
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会使铁生锈,醋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醋盘子(有醋),水盘子(有水也有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