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标题:基于项目学习的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项目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
2. 不同主题的口语练习,如旅行、饮食、工作等。
3.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提高口语表达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项目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第一阶段: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口语学习氛围。
2. 第二阶段:基础口语练习,学习日常交际用语。
3. 第三阶段:主题口语练习,学习不同主题下的口语表达。
4. 第四阶段:项目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口语项目设计和表达。
五、评价方法:
1.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选用适合口语教学的英语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提供多媒体设备,辅助口语教学。
3. 项目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项目学习资料。
七、教学效果:
通过项目学习的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方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标题:跨学科整合的STEM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和技术应用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和数理化解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2. 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统计等。
3. 工程设计:如机械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
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和实验。
2. 项目制学习:设计跨学科整合的STEM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第一阶段:引入STEM概念,激发学生对STEM学科的兴趣。
2. 第二阶段:科学实验和数学应用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数理能力。
3. 第三阶段:工程设计项目,学生跨学科整合实践。
4. 第四阶段: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项目成果并进行评价。
五、评价方法:
1. 项目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工程设计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成果。
2. 学科知识测试:考核学生在科学和数学领域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资源:
1. 实验室设备:提供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所需的实验室设备。
2. 数学软件:提供数学软件,辅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3. STEM教材:选用适合STEM教学的跨学科整合教材。
七、教学效果:
通过跨学科整合的STEM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教学设计题目:
《美丽的折纸》
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折纸时必须遵守从前至后的折叠步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调理性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构思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课
《千纸鹤》flash入课。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纸鹤代表着什么?
二、讲授新课
我为学生提前准备好步骤图,以利于学生自己主动看图进行折纸活动。出示《纸鹤》步骤图,要求同学们先自己研究,然后找个同学上来带着我们一起来操作。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了,这样在兴趣十足的状态下开始了自己的折纸过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帮助”过程中培养起来了。他们自己进行折纸的时候,很轻松的就折出来了,因为他们已经很清楚折纸的方法了。
三、实践练习、展示学生作品
通过折纸鹤已经初步掌握折纸技巧,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创作作品的阶段,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折纸教程,人物、动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主题折纸。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等,学生可以到老师的网站去查找,也可以是课下老师让他们自己到网上去查找相关折纸的内容,已经会
的折纸直接折叠,自己创作也可以。每一组的成品都让其他小组去猜测是什么,比如“守株待兔”、“三只小猪”、“刻舟求剑”等等。展示作品的时候,不仅仅要展示他们的折纸,也要讲述和表演这个故事,这样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致。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讲述和表演,学生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四、发散思维
折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的一种,你们还知道那些民间艺术,有很多民间艺术已经失传,课后可以关注一下你所喜欢的民间艺术。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并非只是教师教学的结果,也是学生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形式是学生自主发现式的学习,即:老师象一个学习者一样提问问题,他们像教师一样说出如何进行,教师则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操作。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孩子的探索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总之,通过各种感官,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 篇四
一、教学内容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该技术的动作要领以及传接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练习等方式学生能乐于参加各项练习,学习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身体的发力顺序
教学难点:身体后仰成弯弓,全身协调用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转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说明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队列队形由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通过清晰洪亮的口令,调动学生情绪,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慢跑两圈
教学组织:两路纵队,依次排开,围操场进行慢跑。
要求:队伍整齐,有序,安静。
2.徒手操活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踝腕关节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有力、整齐,精神饱满
(三)基本部分、主教材(20分钟)
1.导入:复习导入
通过扔沙包的游戏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1)教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身体后仰成弯弓,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从头后向前上方将球掷出。
(2)学生分组进行徒手发力练习,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
(3)两组迎面5米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练习,练习中注意学生前后左右间隔保证安全,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4)集中队伍优生展示教师做集中指导
3.巩固拓展
“比一比谁扔得远”小比赛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活动:放松操
要求:听老师口令进行放松操活动,放松下肢以及上肢。
2.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提出期望。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五、场地器材及预计负荷
1.场地器材:
标志物、实心球若干。
2.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7%左右;平均心率:125—135次/分左右;练习强度:中等。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教学内容:
一、1 歌曲《拍皮球》
二、2 读谱知识:2/4拍号及二拍子指挥图式
三、3 综合训练:
1、 节奏练习
2、 音阶和音程练习(宫调式)
四、4 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男声独唱)
教学目的:
一、1 指导学生以非连音的唱法和二拍子的韵律来表现大家在一起拍球时的愉快心情。
二、2 了解2/4拍的含义和二拍子的指挥图式,掌握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3 听辨和感受男高音与男低音的不同音色。
教学课型:
综合课
课 时:
四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 学习读谱知识
二、 二拍子指挥图式的练习和起、收拍的练习。
二 教学重点:
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三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练习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一 组织教学
(略)
二、 学习读谱知识
1、 学习2/4拍号
(1)含义: 2 每小节两拍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读作四二拍
(2)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去理解各种拍号的含义。
(3)强弱规律:强、弱。
(4)用拍手和拍腿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5)指挥图式:
1 2
教师示范,并说明强拍向下,弱拍向上。二拍子适合于表现雄壮有力、活泼跳跃的形象。
(6)学生练习指挥图式。
2、 二拍子的起拍、收拍练习。
(1)先用《拍皮球》的曲谱作节奏训练,要求划二拍子图式,一边读节奏。
(2)练习起拍和收拍。
(3)唱《海鸥》这首歌曲,并作二拍子指挥图式练习。
(4)让一些学生来指挥演唱《海鸥》这首歌曲。
三、小结
四二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四、作业
自己练习指挥图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完成综合训练(一)。
二、 学唱歌谱。
教学难点:
区别XXX和XXX两种节奏。
教学方法:
练习、视唱。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练声:略。
二、 复习旧课
1、 复习音符、休止符的名称、时值。
2、 复习四二[拍的含义及指挥图式、强弱规律。
三、 引入新课
1、 完成综合训练(一)。
(1) 听听。让学生回答出该两句旋律在节奏上有哪些不同?主要是区别XXX、XXX两中节奏。
(2) 拍拍。先让学生朗读这两句节奏(划拍)然后再拍打。从感官上感受这两种节奏。
(3) 唱唱。进行视唱练习,巩固这两种节奏的区别。
2、 学唱歌谱
(1) 先让学生在歌谱中找出综合训练(一)中遇到的节奏。并单独拍打和朗读。
(2) 让学生朗读歌谱节奏:
X----读da, X----读de X-----读di
0-----读S 0------读S
(3) 引导学生找出歌谱中有哪些音?
(4) 老师范唱或范弹歌谱。
(5) 指导学生视唱。
(6) 小声跟琴视唱歌谱。
(7) 分组检查。
四、小结
着重总结音符及休止符掌握的方法。
五、作业
自己练习歌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综合训练;学唱歌词。
教学方法:
练习,指导,自学。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练声:(略)
二、 复习旧课
1、 复习二拍子指挥图式等。
2、 复习歌谱。要求划拍唱谱。
三、 引入新课。
1、 学唱歌词。
(1) 让学生朗读歌词。
(2) 听录音机范唱。
(3) 节奏练习,从感性上认识X·X。
拍手2 XX XO| XXX0|XXXXX|XXX| XXX·X|XXX·X|XXXX|XXX||
跺脚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4) 唱词。(注意有X·X的歌词节奏)
(5) 分组检查。
(6) 背唱歌词。
(7) 一边划拍子指挥图式一边唱歌。
2、 完成综合训练(二)。
(1) 先做听音训练,然后唱一唱。
(2) 把这些音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在五线谱上排列。
(3) 复习第一课的综合训练(二),让学生了解同样是以“do”为结束音。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却有所不同。
四、 小结。
通过本课练习,学生初步知道XXX和XXX节奏的不同。
五、 作业。
自己回家做节奏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处理。
二、 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方法:
欣赏、讲授。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略)
二、 复习旧课。
1、 复习四二拍号的含义。
2、 复习歌词(背唱)
三、 引入新课
1、 歌曲处理:
(1) 引导学生想象排皮球时的情景、心情。
(2) 用不同的速度来唱歌,感受一下哪种速度更能表现“大家玩得多愉快”的排皮球形象。(学生讨论的出结果)
(3) 请个别来指挥演唱这首歌曲。
2、 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1) 初听。让学生感受男高音的音色特征。
(2) 复听。让学生小声跟哼唱,感受歌曲情绪。
(3) 复习欣赏《国歌》,进行男声独唱的两种音色的对比。
(4) 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男声演唱的音色特色。
五、作业
自己多听歌曲。
教学设计方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科学家的三次实验过程及结果,知道蝙蝠飞行靠的是什么;
2、懂得蝙蝠和雷达工作原理的相似性;
3、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次实验的过程,知道蝙蝠飞行靠什么
2、认识蝙蝠和雷达工作原理的相似性
教学准备:
大课文、多媒体课件一套、演示用幻灯片一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发给作业纸,让学生给生字注音
2.让学生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集体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第1--3自然段段意
板书: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
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蝙蝠夜间飞行的奇特现象
二、谈话导入,认识课文第4--7自然段
1.谈话导入:我们从第3自然段知道蝙蝠在夜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而且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接,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的科学家呢,做了实验寻找答案,让我们来看一下,好吗?
2.指导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1)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在什么时候?
2)第一次实验是怎么做的?
3.根据问题的回答,逐步出示
①实验次数②第一次③第二次④第三次⑤实验准备: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⑥方法⑦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⑧结果⑨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绳子,它一根也没有碰着
4.根据投影内容,提问:蝙蝠飞行的奇特现象和它的眼睛有关吗? 为什么?
5.课件出示:
⑩说明(蝙蝠飞行的奇特现象)
⑾和蝙蝠的视觉敏锐无关
6.提问:(第3片自然段最后一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7.引导学生分组自学第5自然段,继续研究,完成表格(如下)
实验准备: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系着许多铃铛。
实验次数 方法 结果 说明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设响, 和视觉敏锐无关
那么多绳子,它一
根也设碰着
第二次
第三次
8.组织各组汇报,逐步完善表格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像设头苍蝇似角到 蝙蝠夜里飞行,
第三次 把蝙蝠和的嘴封住 处乱撞挂在绳子上 它是用嘴和耳朵
的铃铛响个不停 配合起来探路的
9.提问:现在大家知道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什么了吗?
板书:嘴 耳朵
10.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第6自然段
问题: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进行夜里飞行的?
11.引导学生说一说,并板书出示意图
蝙蝠 障碍物
超声波 超声波
嘴 耳朵
12.请学生根据示意图复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3.请学生读第6自然段,认识反复研究、终于两词的作用(表明科学家做出的努力以及研究结论得来不容易。)
14.读(第2自然段)提问:
1)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做了什么事情?
2)雷达是怎么工作的?请仿照上面的板书试着表示出来。
15.组织学生交流
16.引导规纳,贴书
雷达 障碍物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
天线 荧光屏
17.看板书,引导比较,说出发现
提示:蝙蝠的什么和雷达的什么作用相似?
它们的工作方法相似吗?
18.总结:蝙蝠飞行和雷达探路具有相同的道理。
板书:道理相同
三、课堂小结。
1.指导读课文: 1)齐读 2)自由读
2.回答问题:
(1)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有什么发现?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来探路的?
(3)人们是怎样摹仿蝙蝠飞行造出雷达的?
四、课后思考,完成练习
P62 T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