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这篇词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古代词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首先,我会通过讲解词的背景知识,介绍唐五代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这个时期的词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会引导学生探讨唐五代词与其他时期词的区别和联系,让他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这篇词的内涵。
其次,我会结合词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词的鉴赏分析。我会引导学生从词的意境、情感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领会词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细致的分析,学生能够逐渐领悟到词的内在美,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我会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会让学生自由创作一些与词作品相关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等,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这篇词时,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词作品的兴趣。
首先,我会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他们对词的深入探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词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其次,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词作品的朗诵和表演,让他们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表达词的情感和意境。我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品的情感表达,通过朗诵和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词的内在美,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词作品相关的作品。我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文学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等,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词作品的美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 篇三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温庭筠、韦庄的词,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通过鉴赏冯延巳、李璟、李煜的词,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风格。
3、尝试用浅近的文言文写一两则词话,记录下你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 由“专题导言”导入新课
补充:
1、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2、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为代表,情调伤感而意境开阔,结束了“花间”,开启了北宋词。
3、本专题学习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所选六首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和南唐词的艺术风格。
二、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1、作者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2、、结合注释自读。
提醒注意:一个词语有几种不同的注解,诗无达诂。以小注②“小山”为例,此处理解为床榻围屏上的装饰图案更恰当,“明灭”是说阳光照到有金碧螺钿装饰的围屏上呈现出或明或暗、金光闪烁的景象,闺中的寂寥在它的映衬下,显得更加下鲜明。
3、齐读,整体感知,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鉴赏第一步,结合词意给“女性”添加定语并作具体分析)。
贵族、美丽、孤独、寂寞
整合答案:这首词刻画了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4、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
(先解析题目,明确这是考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这也是鉴赏的第二步),讨论完成。
描写:肖像、动作(细节)、着装
5、说说你体会到抒情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怀?你以为其中是否有所寄托?
(结合作者生平遭遇个抒己见)
提示: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6、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
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7、整合前边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形成一段完整的赏析文字,由学生完成。
三、自读《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作者
韦庄,五代前蜀词人,虽然他与温庭筠同为花间词派代表作家,其词在内容上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但又不似温那般意象绵密、富丽精工;他生活在唐末与五代的动乱时期,词中常常注入平生漂泊、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形成词疏郎俊、明白晓畅的风格。
2、结合注释自读,思考:
(1)词人当年为避战乱漂泊江南。一般说来,漂泊他乡的游子总因不能还乡而愁绪满怀,词人为什么说“游人只合江南老”?
(2)词人是真的留恋江南不愿返乡吗?该怎样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讨论、小结:
(1)因为江南有美好的风景、宁静安逸的生活以及如月似雪的美人。词人正是抓住这最能代表江南水乡的三大特征写出了诗意江南、悠闲江南、魅力江南。词人的优美想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与陶醉的水乡世界。
(2)词的最后两句词人还是在貌似不愿还乡的'正话反说中传达出了他对故乡的难以忘怀之情。在词的前面词人盛赞他乡之美,并认为应该在此终老,但结尾又突然冒出“未老莫还乡”(言下之意老了还是要还乡)的矛盾语,再加上“还乡须断肠”一句的凄楚,就更衬托出那正处于动乱之中的故乡洛阳在词人心头的分量与地位。原来描写江南美丽如画的风土人情,是为了用以反村“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忧时伤乱之痛、思乡怀人之情。
“游人只合江南老”亦可看作是不能还乡的无奈之举。他赞江南,却是为了思念在北方的故乡,在盛赞江南美好安逸的背后深藏着怀乡的凄苦和悲伤,这不能不令人潸然泪下,这正是此词诗意醇厚,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
四、自读《鹊踏枝谁道闲情》,完成“品读与探讨”
提示:
本词系春日怀人之作,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 “闲情”二字是核心(爱情的苦闷?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
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
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
词人以层层推进的手法写出了“闲情”连续性--日日年年,挥之不去。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赢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结句极具雕塑造型之美:月上柳梢头,人越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
五、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词。
2、完成“积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