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优秀3篇)

时间:2015-08-07 03:13: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篇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活动。

1. 导入: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发明、建筑风格和文学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建筑特点和文学成就,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3. 教学内容:介绍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如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讲解明朝建筑的特点,如明清宫殿、城墙等;分析明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等。

4. 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交流;设置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明朝时期的科技家、建筑师和文学家,体验当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明朝时期的建筑遗迹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5. 总结反思: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布置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培养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这一课程时,我将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产品、建筑风格和文学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启发思考: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影响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多媒体辅助:结合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PPT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建筑特点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活动,走进博物馆、古建筑等场所,亲身感受明朝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我相信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获得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启发,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篇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一、依据课标,把握教学主题

  本课内容比较碎片化,怎样才能使教学形散而神不散呢?

  依据课标要求: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据此,本课教学主题是以“明朝”为大背景,从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明朝的时代特色: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发展和建筑成就的取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明朝时期对西方自然科学的积极汲取也是明朝科技发展的一大特色。另外,明朝专制集权发展到极致,皇权空前强化,受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明朝北京城的建筑结构、布局和气势极显庄重。明朝政治、经济、社会风气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小说和戏曲等大众文学得到很大发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提升关键能力

  (一)比较探究 认知科技发展

  明朝三大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分别涉及医学、农业和手工业,在了解它们的作者、内容及影响等史实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1.都总结了历代的成果,既具有实用性,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诞生都与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他们注重实践,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归纳整理;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新勇气,有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二)用足素材 助推历史理解

  统编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插图,配备了许多辅助性栏目,为教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例如:如何从北京故宫的`建筑理解明朝的君主集权强化的特征呢?一般地,用得较多的是两个平面图,一是北京城图,另一个是紫禁城平面图。的确,从北京城的布局设计可以看出,宫城(即紫禁城)在中心,但又如何从紫禁城平面图看出皇权中心呢?教材中明代《北京宫城图》就是极具价值的辅助素材。通过查阅大量资料:

  明代《北京宫城图》画面中的紫禁城:以俯视的视角、中轴对称的形式,在祥云雾绕中若隐若现。

  为何有祥云?有人说是画家没见过紫禁城的真面目,想象的,也有人说也许是为了显示神圣庄严,也许兼而有之吧。因为那时对一般百姓而言,这里的确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他们不可能知道里面的情形。

  据考证“紫禁城”的由来: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皇帝自认为是 “天子”,他的宫殿就应当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故宫又称“ 紫禁城”。

  综合上述分析:这幅庄严的紫禁城图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云雾中浮现的不仅是明朝初年建成的紫禁城,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强盛而神秘的帝国。也许在当时人看来,天下的中心是中国,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

  由此可见,北京故宫的建筑反映了当时君权至上的时代特点。

  三、贴近学情, 促进历史认知

  (一)温故知新 认知文学作品

  从本课学情看:大部分学生对长城和北京城及《三国演义》《水游行传》《西游记》都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这都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归类、整理、分析、比较。

  以文学为例,怎样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对明代小说进行更深刻的分析比较归纳呢?从查找的资料看,发现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以为对于其中的“反封建”的内容值得推敲:水《水浒传》描写的梁山好汉反抗官府统治,《西游记》,描写唐僧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是有争议的,作者对于胆敢违抗封建秩序的曹操是一贬再贬,把他说的体无完肤,但对于封建正统的刘备则是多加褒扬肯定,可以说他是一心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君君臣臣子子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

  因此,我着重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这些熟知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

  1.明朝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三部小说都是在群众或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作家加工再创作完成的,明朝文学由过去的高雅走向通俗,即所谓大众文学,即更加通俗易懂,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要求。

  3.这些作品都描写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对人的主体个性的张扬,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起到人文觉醒的作用。

  (二)活动体验 感悟文化遗产

  课本课后活动:1987年北京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图文资料,思考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因此,“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物、建筑或遗址的充分肯定,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题材。为此,我以“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设计活动,分组探讨长城和北京城被列入文化遗产的理由:

  1.从历史角度看建筑的建立背景或目的。

  2.从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建筑的规模、结构或布局。

  3.从文化的角度看建筑的文化内涵。

  以长城为例,学生对长城的图片早已烂熟于心,引导他们从三个角度,层层剖析,认识长城:

  1.建立背景:为防御蒙古贵族南扰而修筑。(与秦长城一样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2.规模结构: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与以前的长城相比,规模大、布局合理,坚固、质量优异。以砖石建筑为主,比以前更坚固,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3.文化内涵

  (1)从位置看,长城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地区的连接处,也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各族交往的纽带,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也就是说:长城的功能不仅以军事防御为主,而且还是长城内外各民族交流的平台。

  (2)从所处地势看,长城依山而建,突起在山岗之间,被称为建筑的奇迹,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正如一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

  (3)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寓意就是: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