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评说【通用3篇】

时间:2012-06-05 02:46: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评说 篇一

在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9课中,我们讲授了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程内容涉及到了宋代经济的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学生们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首先,我们通过课堂讲解和图表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如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等。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宋代经济的整体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宋代经济的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经济环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活动,以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这一知识点。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我们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评说 篇二

在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9课中,我们讲授了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程内容是学生们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设计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宋代经济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让学生们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设置了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来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全面的教学设计,我们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评说 篇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评说

  一、规避知识碎片化,实践教学主题化

  本课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关于发展的表现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很容易知识碎片化。为了“去碎片化”,我认为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实践教学“主题化”。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就是本课的主题。所以,本课在进行“主题化”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整合和活动设置,体现出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这样就将历史教学内容都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的大历史。

  二、开发图片资源,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很多七年级学生对经济类历史内容不太感兴趣,感觉距离他们很遥远,但本课教材中图片资源丰富,图片的直观性、趣味性让学生对读图说史这一方式喜闻乐见。因此,本课教学中对图片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本课教学设计中使用了14幅图片,大部分来自课本和地图册,引导学生对图片加以观察、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耕获图》

  宋代的《耕获图》是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教给他们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他们描述画面上的情景。然后让他们从《耕获图》所蕴含的信息中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第一,青山绿水,片片肥田,说明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第二,农民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闲自得情景,说明社会安定,这就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出现翻车,这是因为北人南迁,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课本上有一张图片上的秧马就是一种先进的拔秧工具。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说明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从画面上看,既有插秧,又有收获,反映了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情况。这样先引导学生读图,创设情境,通过一说一问,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有利于历史理解,巧妙地利用图片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就如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请学生说说从《清明上河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想到了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住宅和商铺混在一起,发现这就打破了坊与市的限制;画面中商铺林立、酒旗飘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面对《清明上河图》,能感受到宋朝社会的市井气味和繁华气象扑面而来。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一,可以看到城外的虹桥,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由此给学生介绍一个新词:“草市”。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这就形成了草市。而《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虹桥上两边的房屋,就是草市的前身。再请学生观察图三,设置问题:猜一猜,“正店”两字旁边的大门上面是什么?追问:为什么要用灯箱呢?由此,引出夜市。这样设计依图为据,因势利导,再辅以问题驱动,赋予图片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让历史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

  (三)《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

  本课还使用了《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这些地图显示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重心南移,有助于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古人云“左图右史”,从这一课的设计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灵活地运用图片,不仅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和谐高效,还能有效地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实现情知合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在经济史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资料去教育学生,历史教学中涉及的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人类活动的过程,其中一定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和文化思想。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认为首先要找出本课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进一步分析这些情感和思想中的进步、积极向上的因素。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产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感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其次是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在最后提供了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的一段话:“(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请学生从宋代经济的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宋代)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学生通过列举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的广告,有着繁荣的大都市、广阔的海外贸易和先进的造船技术等等,感受到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从而真正认识到宋代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要做到情知统一,教师要善于研究与反思教学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契机,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评说【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