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质3篇)

时间:2013-07-05 04:37: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年级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绘画用具,如颜料、画笔、纸张等。

2. 准备好范例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3. 设计一些绘画小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基本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作或色彩明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2. 演示:老师示范如何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绘画,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绘制简单的图案或物体。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尽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 创作: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主题或场景。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分享。老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绘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引导他们探索绘画的世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一年级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准备好各种绘画材料,如颜料、画笔、画纸等。

2. 准备一些简单的绘画题材或范例图片,让学生参考。

3. 设计一些启发性的绘画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一些有趣的绘画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好奇。

2. 引导: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颜料和画笔,绘制简单的图案或物体。引导他们多角度观察,尽量还原真实的样子。

4. 创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或场景,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要拘泥于形式。

5. 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们对绘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多样性的绘画活动,学生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年级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一年级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去”2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 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画和文的结合,帮助学生提取诗中的信息。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

  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找准不认识的、读不准的生字,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

  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

  认识偏旁走之。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3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

  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

  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

  (2)课间操“说反话”。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增强生字识记的效果。体现了“一字带一串”和“同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的思想。

  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还要看是如何对学生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

  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

  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之间的关系。

  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

  头戴小红帽,千条线, 身穿大白袍。 走路摇摇摆。(鹅)

  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一年级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