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实用3篇)

时间:2016-06-07 08:16: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第八册《习作5》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篇将通过分析该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第八册《习作5》是一本针对初中生的写作教材,内容涵盖了各种写作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材内容生动丰富,既有经典范例,也有现代实用的写作技巧,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教学目标是关键的。通过《习作5》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构思、组织、表达等方面。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具有逻辑性和表达力的文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最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评比等。通过讲解,可以传授写作技巧;通过示范,可以展示优秀的写作范例;通过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评比,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第八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取得最佳效果,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 篇二

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学习的效果。本篇将围绕该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第八册《习作5》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写作类型,适合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和需求。教材中不仅包含了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有实用的写作技巧和范例,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写作水平。

其次,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通过《习作5》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构思、组织、表达等,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具有逻辑性和表达力的文章,培养他们的写作潜力。

最后,教学策略应该灵活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评估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第八册《习作5》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写作技巧的培养,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取得最佳效果,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更大的提升。

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 篇三

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第二课时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一、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六、佳作欣赏。

第八册《习作5》教学设计(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