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精彩3篇)

时间:2016-02-08 02:30: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往往容易陷入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误区。他们只是简单地记住了公式,却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反思和调整。

首先,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限制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我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我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商店购买水果,每种水果的价格不同,然后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计算总花费。这样,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来解决乘法分配律的问题,让他们能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的正确方法。我还鼓励学生们多进行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训练,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思维模式,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最后,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因此,我设计了一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我还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的反思和调整,我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概念时更加主动和积极。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原理上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应用公式,而缺乏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反思和调整。

首先,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和应用问题来理解乘法分配律,让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其次,我尝试引入互动教学的方法。我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和提高。我还鼓励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资源、数学软件等多种途径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和方式。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最后,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还鼓励学生们参加数学竞赛、课外活动等,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通过以上的反思和调整,我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概念时更加主动和积极。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 篇三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乘法的分配律学生在本册书中是接触过的。譬如第42页的应用题第7题,其中就渗透了乘法的分配律。在数学一课一练上也有过这种类似的形式。以前在讲的时候是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抓住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材按照得出两道算式,把两道算式写成等式,分析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规律,给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和根据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简洁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教学用书上写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在教学时,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骤进行教学的。可是在我引导学生把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学生就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在他们的印象中,联系就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进行联系。根本没有从数字上面去进行分析。可以说,局限在原先的思维中,而没有跳出来看。而让学生写出几组算式后,观察分析几组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之后,学生也还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场面一时之间很冷,后来我只好直接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变化为这样的形式之后,有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写出来。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时间我给了,小组也交流了,在小组交流时我已经发现我们班上的学生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也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难道是坡度给得不够吗?还是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总之,这个关键今天并没有完成好。

  二、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三、练习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变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用,是为了计算的简便。所以,在练习中我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怎么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74×(20+1)和74×20+74.一定要学生说清楚括号中的1是从哪儿来的。但是简便的思想渗透得还很不够。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的时候,一大半的学生都没有采用简算的方法。哪怕他们在经过了第四题的练习时也是一样。

  今天教学了运算律——乘法分配律,对于例题的解决,学生能列出不同的算式,45*5+65*5和(45+65)*5,通过各自的计算得出计算结果相同,然后把这两条算式写成等式45*5+65*5=(45+65)*5,学生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对等式的理解: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然后又让学生再仿写了几个算式后让学生观察等式总结自己的发现,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出这一规律,但用语言表述有困难了。想想做做第1题只有几个学生把第3小题填错,其实包括后面的练习中,把A*C+B*C改写成(A+B)*C的正确率要比把(A+B)*C改写成A*C+B*C的正确率高,可能还是学生受以前:45个5加65个5也就是(45+65)个5的理解方法的限制而没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从而也没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含义的缘故吧。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3小题74*(21+1)和74*21+74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我让认为相等的学生表述理由,学生能把算式改写成74*21+74*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变形成74*(21+1),学生理解后我补充77*99+77=□(□○□)让学生填空,完成情况好多了,在拓展练习时补充了A*B+B=□(□○□)和A*B+B=□(□○□)让学生进一步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但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多习惯列式48*3+48*2来计算,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列成(3+2)*48来计算,虽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下一课的学习内容,但我也由此反思出我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例题教学时只关注了得出等式,却忽略了让学生比较等式两边的算式哪边比较简便。于是在第4题的算算比比中才补上了这一点。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反思(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