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养身养心秋气平

时间:2016-07-08 06:10: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秋三月养身养心秋气平

顺应自然以养生,顺应四时来保健,这是中华养生的关键。换句话来说,谁能顺应春夏秋冬来养生,谁就掌握了迈进中医养生大堂的金钥匙。金秋时节,我们应当怎样顺应秋时来养生呢?古代《黄帝内经》概而言之,“秋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使秋气平”。至今仍可借鉴。   不过毕竟时过境迁,面对当今新情况,应有新对应。而且秋天三个月,又有初秋、中秋、晚秋的不同,更应进一步顺应养生。   适度秋冻   民间素有“春捂秋冻”的养生之说。应当怎样正确地看待“秋冻“呢?秋冻,就是说秋天到来,不要急于添加衣服,可以再冻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初秋天气,余热还在,即使到了中秋,天气渐凉,晚一点添加衣服,也可以锻炼耐寒的能力。等到深秋来临,气温明显下降,再穿较厚的'秋装。《诗经》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句子,就是说农历七月的初秋,天气仍然较热,直到九月深秋,天气才真正转凉,才是添加秋衣的最佳时节。   但是,我要特别提醒,“秋冻”也要适度。绝不能为了美观,只要风度而不要温度。秋季毕竟和夏季不同,秋天早晚凉,而且秋后每下一场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次,衣服也应随着气温的变化逐渐增加。特别是老人和病人,尤其不可拘于“秋冻”之说,该加的衣服还是要及时添加,以免受凉生病或使病情加重。   滋润秋燥   秋天来到,气候干燥,针对秋天气候的特点,秋来天养生就应重在防秋燥,润秋燥,所以养阴津、补水液就成为秋季养生的重要诀窍。通过滋阴补水,既可补充夏季热蒸汗多引起的阴液消耗,又可消除秋天气燥对人体的干扰。   具体怎么做呢?主动喝水,足量喝水最重要。25ǒ左右的白开水最适合人体生理的需要,淡淡的绿茶水、菊花水,口感清香,又能滋润秋燥。多吃蔬菜水果也很重要,黄瓜、梨子营养丰富,含水量高,梨子生吃,黄瓜可凉拌,还可做成梨子粥、黄瓜粥。“秋藕最补人”,可以切片生吃,也可做藕粥,还可以将糯米灌入藕眼中煮食,既能滋养润燥,又能饱享美味。   化解秋愁   秋天不仅

气候干燥,而且阳光照射也远比夏天更少,中秋以后,特别是深秋之际,气温大降,凉风习习,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有些人触景生情,引发凄凉之感,增添忧郁焦虑的情绪,加之秋雨绵绵,天气阴沉,进而产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叹。   面对这种“秋愁”,又怎么去化解呢?增添情趣,转移排忧是好办法。明代名医陈实功说得好:“观花解闷,听曲消愁。”你看那花儿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你的心神被花姿花色吸引,情绪随花转移,愁情即消。你听那轻快的音乐,悠扬的乐调,你的心情也随乐曲而转移,自然而然就忘忧解愁了。参加文娱活动,也是解愁妙法,唱歌跳舞、下棋玩牌,情绪随之舒畅。开展体育活动,打球、练拳、快走、慢跑,活动筋骨,心情也随之轻快。出外旅游,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既动身形,又舒心情,更是化解忧愁的妙法。如果不能远游,近郊短游,也能放松身心,愉快心情。邀约三朋四友,到公园中的茶园去,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尽享交友之乐,秋愁自然而然烟消云散。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心情全在心态,要想从根本上化解“秋愁”,变为“秋喜”,还需奋进排忧,把心思融入你喜爱的事业中,品尝成功的乐趣,精神振奋,情绪舒畅,忧愁自消。你就不会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凉风落叶愁断肠”,只会感到“秋高气爽心舒畅,秋收成果喜洋洋!”   《秋季养生歌》   秋季养生经,   养身又养心。   滋润防秋燥,   果蔬养阴津。   观花可解闷,   听曲能消愁。   秋游心舒畅,   成果喜洋洋。   秋冻要适当,   顺时添衣装。   起居贵有常,   养生保健康。

秋三月养身养心秋气平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