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方丽华

时间:2012-03-07 01:43: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方丽华

2010年第13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32010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方丽华

摘要: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曾经在欧美国家风靡一时,并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追溯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对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当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西方及我国的不同境况。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中图分类号:B086主义哲学。

收稿日期:2010-0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3-0034-03

作者简介:方丽华(1985-),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

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渊源

存在主义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存在主义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丹麦的神秘主义者克尔凯郭尔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的思想基础,他主张认识世界上唯一的实在,但同时又承认上帝的存在,这样以克尔凯郭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就在“上帝是否与人同在”这一问题上陷入了矛盾。作为后来者的雅斯贝尔斯和马塞尔等人也不能完全解决这道难题。

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理论先驱的尼采,他提出了“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提出了绝对意志论,影响了欧洲一代又一代哲学家。他呼吁现在的人类应该走向终结,应该创造出“超人”,用以取代人类继续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尼采所“创造”的“超人”是一种将“权力意志”发展到极限,以达到超越人类目的的人。他说:“生命的最强烈的、最高的意志并不存在于只是要求生存下去的斗争之中,而是存在于斗争的意志之中,存在于强力意志之中。”他为强力意志作了最后的结论,把它作为其他一切心理动机的基础。但是,尼采同时又认为强力本身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动力,是强力的意志。于是,在他把强力当作更大的强力来追求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跌进权力本身以外的虚空里,由是而产生了虚无主义的问题。在虚无中,尼采宣布人的最高价值失去了他们的价值———“倘若人丧失了此前他赖以生存的锚链”。尼采问道:“他会不会漂移到一个无尽的虚空中去呢?”那么,人存在是为了什么?为了虚空吗?当然不是。尼采认为,人存在的唯一价值恰恰就是:强力!

然而,真正第一次正式提出“存在主义”这一概念的是海德格尔,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他在书中对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人存在价值的看法。他认为“我将要死”并不是世界中的一个外在的和公开的事实,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性。我随时都可能要死,因此死就是我现在的可能性,而且我也肯定会死,无论是死于哪种方式,因此死又是我存在的极端性,它是我各种可能性中最极端、最绝对的一个。承认了死就是承认了人的有限性。海德格尔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对于人的有限性的体验,不在于其周界、延伸范围,而在于它存在的核心中。人都是有限的,因为它的存在充满非存在!海德格尔就是这么矛盾地论述着这个问题。

萨特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又深受尼采的哲学影响,他抛弃了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成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一句著名论断,也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在萨特看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他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我们理解萨特存在主义的前提。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

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在本质上,自在的村子啊和自为的存在是相互对立的,但是二者又能达到统一。其原因有二: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另一方面,自在的存在所具有的意义是自为所赋予的。自在本身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

在“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论断中,萨特就是把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纯粹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萨特认为人类本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世界上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而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性自行选择和造就的。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物的本质是由人的意志所给予的,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譬如说一本书说:“如果人们研究一件工业制品—

或者切纸刀———人们就可以了解,制造它的工匠必定先有关于它的概念存乎心中。同样地,他曾对切纸刀的'概念以及先于存在的制作技巧加以注意过。这种制作的技巧是那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定则。因此,切纸刀就成了在某种一定方法之下所制成的东西。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有某种特定的用途,因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人会制造一把切纸刀而不知道它的用途的。所以,对于这把切纸刀,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也就是使它可能被制作出来以及具有意义的这种定则与性质之总和———先于它的存在。”显然某物出现之前,它的本质已先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了。所以物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这样人和物便截然区别开来,从而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事实上是一种行动哲学。

(二)自由理论

萨特将人的绝对自由作为存在主义的落脚点和归宿。在萨特看来,人通过意识对自己的不断否定而展现自己,人就是依托这样一个展现的过程存在着的。萨特利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把人的意识分为了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反思前”的意识,这是一种

虚无、纯粹的意识;第二个等级是“我思”的意识,即对诸物的意向性的意识;第三个等级就是“反思”的意识,即对人自身的反思意识。萨特认为第一个等级的意识才是真正的意识,也就是意识即虚无,而虚无就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因此,人的意识是绝对自由的。既然人的存在依托的是这样一个绝对自由的虚无意识,故而人的存在就是绝对自由的了。那么,人又是如何展现自己的绝对自由呢?虽然存在是虚无的,但虚无的意识仅仅属于个体的形而上领域,在宣称“他人即地狱”的萨特那里,意识是不可能被他人完全领悟的,因此绝对的自由就需要一种现世的映射———个体选择。人的选择只能是自己意识的完全映射,因此意识的绝对自由在现世中的表现便是绝对的自由选择。在萨特看来,人的绝对自由只是说明人被抛入尘世是孤立无依的,因为什么也决定不了他,他就只得自己决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自己。人的一生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计划,不断地自由选择、创造着自己的本质,不断地向着未来的道路自我造就自己。

萨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人之所以被判定为自由的原因:第一,不存在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没有天定的规范可以依从,个人必须自己去探索和选择;第二,没有先验的、普遍的人性,因此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价值标准来规范你的行为,你的意志可以完全自主地进行选择;第三,“世界是荒诞的”,无所谓必然性,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约束我的自由选择。人的一切行为准则,一切是非善恶的区分都是由个人自己确定、自由选择的,没有什么客观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但是,萨特认为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那么,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承担全部责任。此外,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纯粹的,而总是处于某种境况之中。通过某个人的选择,他牵连到全人类。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一切人负责,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萨特把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

三、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之我见

(一)萨特在西方

二战时期,欧洲大陆充满了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物极必反。威望过重,阻人之道?久而久之,引起反弹;或者时过境迁,理论不再符合实际。总之,萨特在他晚年以及死后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认为他搞错了很多事情。例如盲目支持造反,把年青人引入暴力歧途,极

端主义,等等。这些批评,后来愈演愈烈,有的到了将萨特全盘否定的地步:他除了在政治上一无是处外,学术上也毫无可取之处。在某种意义上说,萨特是他生前名声过大,威望过大的牺牲品。

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西方对萨特的种种批评,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并不重要。这也就是尽管外面杂音很大,萨特在中国始终是个偶像,没有什么人会板起脸来批他的原因。接受从来不是照搬,接受以后的东西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并非少见:一个在本国已崩溃的神话,在另一国土上却生了根,开了花。

笔者认为,真正科学的方法也许是中西互补,让西方经典与中国文化实现有机揉合。比如有汉学家提出,萨特哲学中关于“虚无”的思想,可以用来对老庄哲学中有根本意义而又含混的“无”的概念进行有效的科学阐释;而另一方面,如果说萨特的虚无在西方已很难再有理论发展前途的话,则是因为那里没有老庄哲学滋润过的深层土壤。

萨特的哲学的确称不上是科学的,但是并非只有绝对的科学才能指导生活,并非科学之外就没有另一种方式的真理。一种理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只要说中真理的一部分,于人有益,就已经足够了。我们研究萨特及其存在主义要本着“拿来主义”的态度,吸取萨特思想中的精华,去出其中的糟粕,才能使我们有健康的思维,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2000年,在巴黎举行的萨特20周年讨论大会

·亨利·莱维在开场白上,被称为“新哲学家”的贝尔纳

中说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爱萨特,就像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不喜爱萨特一样。”这反映的正是人们在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面前无所适从的现实。

没有哪个哲学家能比萨特更代表20世纪。“最后一位哲学家”是福柯以嘲笑的口气加给萨特的称呼,这说明了萨特思想对20世纪人们思想的巨大影响。

在笔者看来,萨特的存在主义之所以在二战期间风靡欧洲大陆,是因为人们在一片废墟中,萨特给了他们最大的精神慰藉,过去的一切已经不堪回首,我们应该选择更好的生活。而当欧洲经济开始腾飞之后,萨特也因此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现实中的废墟和哲学中的虚无是可以很好统一在一起的。历史选择了萨特,恰好他的个人经历造就了他的思想,小我和大我一旦结合,就迸发出伟大的力量。

虽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但我们也应看到萨特力图从悲观的深层本质中引出了乐观的行动,应该看到萨特身上的一种悲天悯人的崇高责任感。

(二)萨特在中国

中国在80年代大量引进萨特著作,一度在青年学生中引发一股“萨特热”。也就是说,当萨特沉寂于西方之时,中国人开始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他,带着崇敬,至今不变。有些学者感叹说,人家在本土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却刚刚在补课,此地的萨特并非彼处的萨特。但是,我们对萨特的兴趣并不仅仅在于想了解点别人的东西,而是有我们自己的意向。萨特的学说对

[1]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5.

[2]黄正平.萨特百年:引人心动的文化现象[J].瞭望东方周刊,

2005(6).

[3]黄春黎.怀念萨特就像怀念青春[EB/OL].2007-04-02.http:

//eblog.cersp.com/userlog4/73081/archives/2007/320950.shtml

[4]吴岳添.萨特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5]武斌.评萨特哲学的基本命题:“存在先于本质”[J].社会科学

辑刊,1985(2).

[6]肖宪菊.萨特的自由哲学及其对当今的启示[D].重庆:西南

政法大学,2006.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方丽华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