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学生对于乘法的概念理解较为模糊,很多学生将乘法简单地理解为加法的重复,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本质。其次,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出现错误,尤其是在处理进位和借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最后,学生对于乘法的应用场景理解不深,缺乏对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首先,我通过引入具体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例如,我用小朋友买糖果的例子来说明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乘法的实际应用。其次,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乘法运算的过程,加深他们对乘法的理解。最后,我鼓励学生多做习题,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乘法运算思维。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的乘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乘法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乘法运算的准确率也有所提高。同时,学生对于乘法的应用场景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总的来说,这次教学反思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乘法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真正理解乘法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进行运算。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惑。首先,学生对于乘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运算,缺乏对乘法的本质理解。其次,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出现错误,尤其是在处理多位数的乘法时,很多学生容易混淆规则和步骤。最后,学生对于乘法的应用场景认识有限,缺乏对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认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首先,我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和视频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步骤,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法。其次,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乘法运算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我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乘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对于乘法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乘法运算的准确率也有所提高。同时,学生对于乘法的应用场景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将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总的来说,这次教学反思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乘法时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真正理解乘法的本质和应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三
乘法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乘法是什么,而应该通过实际例子和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乘法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乘法运算能力。乘法是一个需要进行大量练习的概念,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才能掌握乘法的运算技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最后,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学兴趣。乘法的学习虽然需要大量的练习,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一定会觉得枯燥和无聊。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竞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
总之,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乘法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重视乘法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四
因为是初次认识乘法,教材十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有层次的组织学生认识乘法的活动。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认识“几个几相加”,再认识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的各部分名称。在教学时,我先通过圈一圈、指一指、数一数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几个几相加”,而后在“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认识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等知识。
一、由扶到放理解几个几相加
在情境图中,兔子是2只一堆的,有3个2只;鸡是3只一堆的,有4个3只。对于这样的排列,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教学时先让学生指一指一堆一堆的兔子,再依次数一数1个2,2个2,3个2,然后完整地说一说,兔子有3个2只,最后再追问3个2只是多少只呢?指名学生说出算式2+2+2=6,教师适时相应板书。同样的方法教学鸡有多少只?鸡有4个3只,算式是3+3+3+3=12只。两个连加的算式呈现在黑板上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我们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能够说出是3个数连加、4个数连加哦,还能说出加数都一样,在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3个2连加,在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4个3连加,教师相应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在此基础上引出“几个几相加,几个几相加得几。”“试一试”的内容我放手让学生先各自完成,而后再请学生说说,这些小棒是怎样摆的?指导学生完整描述:小棒是2根2根摆的,有5个2根,算式是2+2+2+2+2=10,5个2相加得10。
二、举一反三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例2时,先出示情境图,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经验数一数、填一填,同时又是巩固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4)个(2)相加,(2)+(2)+(2)+(2)=(8)。然后引出: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板书)计算,写成:4×2=8或2×4=8;指出:×(乘号)、2和4(乘数)、8(积),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在学生初步理解2+2+2+2=8可以写成4×2=8后,引问学生:2+2+2=6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3+3+3=12,可以写成乘法算式()×()=();2+2+2+2+2=10,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师边指着板书边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4个2相加得8可以写成4×2=8,3个2相加得6可以写成3×2=6,5个2相加得10可以写成5×2=10,4个3相加得12可以写成4×3=12。这样一改写,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通过观察,能够感悟到加法与乘法间是有联系的,乘法算式比较简洁!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五
1、初步感知
通过学生动手摆学具,创设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情境,由于学生喜好不同,摆出的堆
数个数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数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存在着“相同加数的和”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做好铺垫.
2、引导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
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切身体会
设计教学时让学生真正体验乘法的优越——简便.学生表面说加法不方便,是否真
正体会了乘法的简便呢?其实不然,可以设计两个环节让学生体验:
①偏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学生一口气说算式很累,甚至说不清,书写时,师如果巧设障碍,忘了该写几个6;
②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4、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时是由我自己教学生,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得出.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如果当时能让一位好学生来介绍乘法算式,教师进行鼓励,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虽然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问题,但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将会改进未来的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反思:本课是“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前面的教案设计已经考虑到了这点,所以采用了很多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拼摆小棒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然而,课上下来以后,有几点觉得还有待改进:
1、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的设定考虑到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是通过上课以后,发现这样的设计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有偏差。原来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这样的拼摆活动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摆出与众不同的图形来,所以,课中,学生一般都没有连续地摆出相同的图形,他们都摆出了很复杂的、别人没有摆过的图形,而我想通过学生摆图形进而出现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算式的情况落空了。鉴于此,我觉得,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相同加数相加的设计是好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好学生拼摆图形呢?我觉得应该和上学期所学的找规律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摆出富有规律的图形来,这样,学生一定会充分开动脑筋,从各种各样的图形排列中也一定会出现加数都相等的算式的图形排列。
2、尊重学生的认知经验。
在学生没学这课以前,其实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已有知晓,有的甚至能背出乘法口诀了,所以,在教学时,不能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置于不顾,教师一味地讲解给学生听,而应该先让学生来说说看,象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还有没有其他的更简便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如果有学生知道的话,那就要请他来介绍一下,如何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以请全班学生开动脑筋来试着写写看,最后再公布正确的写法。
3、要重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对乘法有了初步的接触后,可以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乘法素材,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数学研究材料,使得学生感到数学亲切、真实,研究的就是身边的事,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