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精彩3篇)

时间:2013-07-08 08:34: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 篇一

在小学教育中,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用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灵活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首先,小学应用题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需要通过分析问题、归纳规律、推理推断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逻辑推理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应用题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小学应用题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他们通过思考和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题、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 篇二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维训练则是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应用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这样既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通过分享解题思路、讨论解题方法,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解题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通过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布置开放性的应用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 篇三

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

数学这门专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发展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属这门科学的基础,但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

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矗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应用题的内容,借助直观形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从中积累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象,继而根据表象思考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进行逻辑思维。例如教行程应用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向学校走来,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诚每分钟走75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在理解题意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图象直观”(挂出题目内容示意图)和“动作直观”(让学生根据图意表演),以及符号直观(线段图)等,让学生多角度充分感知题意,从中积累反映“相向”、“同时”、“相遇”、“速度”、“速度和”、“时间”、“距离”等概念的表象,理解表象间的相互关系,为思考解题思路奠定基础。然后,才能对表象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决定整体特征的本质联系。即:距离=速度和×时间,而速度和指张华速度与李诚速度之和。这样,解题方法自然而然在分析过程中归纳出来。

 在分析、综合中发展思维。

分析和综合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指将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识事物的构成和本质。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和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思维过程。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一般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例如分数应用题:商店运来苹果200千克,梨是苹果的4/5,运来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象直观让学生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探究:运来的梨和苹果共多少千克中的.“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苹果数量与条件中的什么数字联系;梨的数量与条件中的什么数字联系;如何从梨与苹果的联系中求出梨的数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综合,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得出解题方法:先根据梨与苹果的数量关系及苹果的数量求出梨的数量,然后将梨与苹果的数量相加,得出“共多少千克”。即:200+200×4/5,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中单位“1”与部分的关系,简化列式为200×(1+4/5)。

在比较中深化思维。

比较是探求事物间异同,发现事物间联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概念混淆,分清方法优劣,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分数应用题:(1)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比另一捆短1/3,另一捆电线长多少米?(2)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另一捆比它短1/3,另一捆长多少米?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线段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结果的含义当然也不相同,因此两题的数量关系所表达的式子也不相同。在学生经过比较列出两题算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三个数量间关系的理解,从中分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发散思维。

[1][2]

小学应用题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