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的成语故事(经典4篇)

时间:2013-07-02 07:43: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反求诸己的成语故事 篇一

人生如棋,常常会遇到各种困境和挑战。我们常常会责备外界的环境和他人的行为,却很少反省自己是否存在问题。《反求诸己》这个成语正是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张翰的士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才智的人,但却被人们称为“痴人”。这是因为他不愿意参与官场的勾心斗角,也不喜欢去争名夺利,所以在众人眼中,他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他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持。

有一天,张翰到了一座桥上,看见桥上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痴人过桥”。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识。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桥上的石头有一个凸起的部分,如果不小心踩到,就会摔倒。于是,张翰决定修理这块石头,将其凸起部分打磨平整。

修好石头后,张翰继续走过桥,看到了另外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愚者过桥”。他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识。他再次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桥上的石头有一个凹陷的部分,如果不小心踩到,也会摔倒。于是,张翰决定修理这块石头,将其凹陷部分填平。

修好石头后,张翰继续走过桥,看到了最后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智者过桥”。他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识。他再次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桥上的石头非常平整,没有任何障碍物。张翰感到非常满意,他明白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他意识到,人生中的困难和障碍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只有修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才能够顺利地度过各种困境。于是,从那天起,张翰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不再抱怨外界的不公,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多年后,张翰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深受人们的尊敬。他告诉人们,成长和成功不是靠抱怨和指责他人来实现的,而是靠反求诸己,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当我们遇到困境和挑战时,不要急于指责他人或抱怨外界的不公,而是先审视自己。只有反求诸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反求诸己的成语故事 篇三

  【成语】:

  反求诸己

  【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成语故事】:

  相传四千多年前,正是历史上的夏朝;当时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有一次,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启前去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部下们很不甘心,就一致的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启说:“不必再战了。我的兵马、地盘都不小,结果还吃了败战,可见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缘故。所以我得先检讨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从此,伯启发愤图强,每天天刚亮就起来工作,生活简朴,爱惜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这样经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来侵犯,反而心甘情愿的降服归顺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点,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能够这么做的人,我们就说他能“反求诸己”。

  虽然,这只是短短的四个字,但是,它却可以做为我们修养上的金科玉律,不仅我们可用它来反省自己,也可以用它来劝勉别人,对于我们自己的做人处事,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造句】:

  1、只要反求诸己,我们就会明白,智能生命可能发展成我们不乐见的东西。

  2、这次造成死伤无数的`大地震虽然是天灾,但政府也该反求诸己,务期加强日后防灾体系的健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老王时时不忘反求诸己,自我检讨,难怪做人处事绝少有所缺失。

  4、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反求诸己,因此融会贯通,而能触类旁通的道理。

  5、李经理成功的秘诀,就是时时反求诸己,不断检讨自己的失误。

  6、我们不知道反求诸己,求自心的话,我们就会当面错过,交臂失之。

  7、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追求美德,却不顾人类的光荣,只知向外追求,而不反求诸己,实在应该听听圣经怎说:「你们求而无所得,因为你们妄求。

  8、如果工作上出了问题,则应该反求诸己,而非只是一味地责怪别人。

  9、既然你想要连任理事,就应该反求诸己,认真做事,而不是发黑函中伤他人。

反求诸己的成语故事 篇四

  【成语】

  反求诸己

  【拼音】

  fǎn qiu zhū jǐ

  【解释】

  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近义词】

  引咎自责、反躬自问、严于律己、闭门思过、反躬自省

  【反义词】

  怨天尤人、怨天怨地、苛求于人

  【出处】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离娄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成语典故】

  求: 追究。诸:“之于”的合音。意思是反过来在自己身上去追究,有反躬自问或反躬自责之意。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 实行仁政,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孟子·离娄上》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意思是,做事不成功或遇到挫折和困难,不要怨天尤人,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孟子极力主张“仁”。一天,他在与人谈论选弓箭、选铠甲时说:“制造弓箭的人难道比制造铠甲的人更不仁(凶残)吗?我们都知道,制造弓箭的人唯恐他的弓箭不锐利而伤不了人,而制造铠甲的人却又唯恐他的铠甲不坚固而抵御不了枪刀、弓箭。而那些巫医和木匠也都是这样: (巫医)唯恐自己的医术治愈不了病人,(木匠)唯恐自己的棺材卖不出去。没有人阻挡而你却选择不仁,这是不明智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这样的人只能去做别人的仆役。做仆役,又自以为耻,正好比制造弓箭的人以造弓箭为耻一样。要是真的以为耻,不如去行仁。”

  现“反求诸己”用来指遭遇挫折时不应责怪别人,而应该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凡事严格要求自己。

反求诸己的成语故事(经典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