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方案【实用6篇】

时间:2018-01-09 06:47: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了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将组织各类集体项目的比赛。这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通过比赛的形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在技术和战术上的水平,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我们会邀请专业的教练来指导学生们的训练,并组织友谊赛和校际比赛,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其次,我们将开设各类个人项目的培训班。这包括游泳、跑步、乒乓球等项目。通过参与培训班,学生可以学到专业技能,并有机会参加各类比赛。我们将邀请专业的教练来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和条件。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一些特色的体育活动。比如,户外拓展活动、登山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勇气、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会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活动,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将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各类体育社团。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加入篮球社团、舞蹈社团等。我们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并与其他社团进行交流和比赛。

总之,通过以上的方案,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相信,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学生们将能够在学业和人际交往中更加出色。让我们一起为学生们的未来努力!

篇二: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将开设多种多样的体育俱乐部。例如,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等。每个俱乐部将由专业的教练来指导学生们的训练。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加入相应的俱乐部,并通过参与训练和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其次,我们将组织定期的体育活动日。这一天,学生们将放下课业,全身心地参与体育活动。我们将安排各类团队比赛、趣味运动和健身课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且享受运动的乐趣。

此外,我们还将鼓励学生们参加校际比赛和区域比赛。我们将组织选拔赛,选出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参加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竞技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将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训练和指导,并为他们提供比赛的机会和平台。

最后,我们将注重体育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我们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邀请专业的运动员来校园进行讲座和示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激发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总之,通过以上方案,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学生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精神,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入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舒迎波 全面负责

  副组长:徐斌生:活动课课程表的制定 活动课的评价

  周 龙:活动课的现场组织与协调 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督检和评价、活动课实施。

  组 员:各班主任、体育教师活动课的全程监管与指导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

  3、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不怕艰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实施要求

  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团队 学校有比赛

  五、活动项目设置

  九年级:根据体育中考项目由徐斌生校长负责进行安排。

  六、活动组织

  1、从学校整体考虑,合理分配场地资源和管理资源,分阶段分项目实施。

  2、时间:按照活动安排表,每周一到三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开展活动。

  3、每一阶段结束后,学校将酌情进行比赛或汇演。

  七、活动管理

  (一)对教员的管理:

  1、每天政教处负责督查班主任到岗、学生到位情况。朱志权负责。行政值日负责班主任检查、签到。

  2、体育教师每天应做好点名工作,将学生到位情况记录并及及时向行政管理人员汇报。

  3、体育教研组要经常就活动情况进行探讨与交流。

  4、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必须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5、活动课期间班主任要始终坚守在活动场地,负责活动安全,维持活动秩序。

  6、若班主任有特殊情况,应向校长请假。并由班级副班主任替代履行相应职责。

  7、每天请行政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将当天的活动情况记录,学校将对各班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

  (二)对学生的管理:

  1、除雨天外,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有特殊情况要履行必要的请假手续,班主任要安排好相应的管理措施。

  2、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安排开展活动,未经同意不能随意参加其他的活动项目。

  3、各班每天活动前后均要集合,清点活动人数,不得迟到、早退和不参加活动。各班安排专人领取器材、并负责器材的保管和归返。

  4、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和规则。

  5、爱护公物,不能损坏体育设备,对故意损坏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赔款等处罚。

  6、若在活动中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备注:

  1、每天下午三节课后,参加活动的班级整队进入活动场所,按班级顺序每班各两路纵队依次排好,等候体育老师到场指导。

  2、跑步要求:体育委员在前控制行进速度;班主任要负责维持班级活动纪律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跑步结束后听从体育教师指挥到指定的区域参加活动。

  3、场地划分:根据活动项目进行安排;不要占用其它班级的场地。

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

  1、全校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是在学校统筹安排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令性,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2)具体内容:开展健身跑活动,另可根据学期计划制订出体育节活动计划(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班级篮球赛、乒乓球、广播操比赛等),提前下达各年级组织参赛。

  2、班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一般安排在全校性体育活动之余进行。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

师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全校性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

  (2)具体内容: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实心球、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育运动项目,由各班自定、自选。

  3、个人体育活动:在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及班级体育活动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余体育活动。

  4、校运动队训练:普及与提高要相结合。体育竞赛是展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相关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运动队训练,教练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训练的成效,完成学校下达的竞赛指标。

  四、检查与考核:

  1、必须高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并认真组织做好有关检查、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学生实到人数、集队、跑步队形、徒手操、纪律等方面),要把各班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情况作为专项内容列入班级五项评比竞赛之中,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随意取消活动。

  2、校值周班级协助做好相关的检查考核工作。

  3、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体育组对班级跑步活动进行达标考核验收,同时把成绩纳入班级考核和学生个人体育课成绩评定。

  五、其它要求和说明:

  1、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参加;

  3、各班应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科任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活动时间,轮到活动班级应提前到场地准备,不得无故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4、各班在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后,应根据本班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活动内容,分班认真组织开展(若有体育类竞赛活动安排时除外);

  5、班主任为各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直接责任人,要做好督促和组织管理工作;

  6、体育教师须按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对学生的管理:

  1、除雨天(地面潮湿)和放假时间外,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开展活动,未经同意不能随意参加其他的活动项目。

  3、各班每天活动前后均要集合,清点活动人数,不得迟到、早退和不参加活动。

  4、体育委员活动前后,必须向本班班主任简要汇报参加活动人数、活动开展情况,组织部分学生归还体育器材。

  5、爱护公物,不能损坏体育设备,对故意损坏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记过、赔款等处分。

  6、活动中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尽量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损伤程度。

  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表

时间活动班级及场地安排体育老师安排(每天保证两人)周一七年级1、2、3、4、8

八年级1、3、4、5、8

周二七年级2、3、4、5、6、7

八年级1、4、6、7

周三七年级1、8

八年级2、5、6、8

周四七年级5、6、7

八年级2、3、7

  注:课外活动时间周一至周四为每天下午17:00——17:25,各班须按时组织参加,活动内容各班级根据场地安排自定,若遇天气不适合室外活动等特殊情况,活动暂停。

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

  每天运动一小时,师生共同做运动。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针对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不怕艰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实施措施:

  (1)体育课外活动项目相对指定。

  (2)体育课外活动教学项目多样化。

  (3)不同年级同时上课划分场地,多班级分批次开展活动。

  (4)师生全员参加,共同活动,以年级安排表为准。

  五、工作职责:

  1、体育老师:在体育教研组长领导下,体育老师固定监测指挥班级活动的范围,协调指挥各班级按计划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2、班主任:按时到位,参与班级活动,维护活动秩序及安全,辅导学生,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3、年级组:协调指挥本年级每天课外体育活动的按时开展。

  4、政教处:协调全校师生有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坚持考勤工作。

  六、班级活动组织:

  1、从学校整体考虑,合理分配场地资源和管理资源,分阶段分项目实施。(详情见附表)

  2、下午第三节课后(活动时间为35分钟),依据活动安排表的具体要求。由体育委员和班长到体育器材室领取相关器材,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进行体育活动。

  3、每一阶段结束后,学校将酌情进行比赛或汇演。

  4、各班由体育委员负责集合队伍,清查人数;班长负责借还体育器材。

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文件精神,积极倡导“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切实推动全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健体意识、习惯与技能,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本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运动·健康·快乐

  三、组织领导:

  组长:xxx,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副组长:xxx,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落实。成员:中心校成员,全体小学校长。

  四、具体实施:

  1、时间安排:

  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时间构成为:上午、下午30分钟的大课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1课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大课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

  (2)体育课:①按课标要求,依规开足体育课时;②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制定好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做好总结;③有一名班子成员亲抓体育,每期听体育课8节以上;④每节课40分钟,一个班的体育课不能连节上;⑤实施测试报告制度,每年8月15日前把《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育普及评价标准》测试结果报省教育厅,12月30日前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报国家教育部。

  (3)课外体育活动:①学校要对校园体育活动内容作出总体安排,制定课程总表及课外活动安排表;②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每天安排1课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内容安排:

  ⑴大课间活动:a、眼保健操。b、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c队列训练。d、各班自由组织的活动

  ⑵体育课: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⑶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和器材,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跑步、垒球、跳高、跳远等各种达标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快乐体育活动”。

  ⑷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每年学校体育经费不少于学校经费的1%,按照省厅《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逐步配备相关体育器材,为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3、活动责任人:

  大课间:由当天值班领导、各班班主任负责。

  课外体育活动:值班的体育教师、各班主任和体育委员。

  五、活动要求与管理

  1、大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五落实、六到位”即值班领导落实,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请假。

  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期初要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和检查,单、双杠等场地要有松沙保护层(松沙不少于30公分厚),每月有检查,确保运动安全,同时不得以安全为借口拆除体育器械及设施。

  5、因地制宜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竞赛,级级有特色。

  6、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7、各项目活动要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项目各班级责任人要和学生一起坚守活动阵地。

  8、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可自行安排活动内容。

  9、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值班领导请假,报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视为正常。

  六、活动器材配置

  1、各班根据学校活动的课表安排可向体育器材室提前预借当日活动器材,活动结束前五分钟必须交回体育器材室,各班不准自行保管。

  2、各班不能利用此活动收取任何费用但可向学生自愿收集适合本班学生运动的实用性运动器材,以供本班开展体育活动之用。

课外体育活动方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