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精简4篇)

时间:2018-08-04 08:15: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XXX学校的数学教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经验。

首先,我想就本次考试的试卷难易度进行一些分析。从整体来看,这份试卷难度适中,题目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运算的掌握程度。其中,选择题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一些需要综合运用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计算题则注重学生的运算技巧和解题思路的合理性。

在试卷的难度分布上,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首先是选择题部分,有一些题目的难度较高,比如涉及到分数运算和图形的题目,这可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另外,计算题中的一些应用题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另外,我还观察到了学生解题思路上的一些问题。有一些学生在计算题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一些基础运算的掌握程度不够牢固,或者是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注意细节。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运算技巧的训练和巩固,并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细节,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数学教育不仅仅是追求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应用的价值。

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X小学的数学教师,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经验。

首先,我想就本次考试的试卷难易度进行一些分析。整体来看,这份试卷的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发展。选择题部分既考察了基础知识,也涉及到了一些综合性的运算和推理能力的考查。而计算题则注重学生的运算技巧和解题思路的合理性。

在试卷的难度分布上,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首先是选择题部分,有一些题目的难度较高,比如涉及到几何图形和应用题的题目,这可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另外,计算题中的一些应用题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另外,我还观察到有一些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在计算题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一些基础运算的掌握程度不够牢固,或者是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注意细节。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运算技巧的训练和巩固,并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细节,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应用的价值。

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 篇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3人,参加考试的73人,总体来看,均分为21.13%,优秀率为12.8,及格率为38.8%,参考率为10%。四率之和是82.73%。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是五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造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题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约占17%,计算题和应用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单位换算约占12%,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约占19%。试题又较好的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应更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额接触到得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是比较适度。

  三、试卷分析

  (一)填空题内容的正确率65%,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1.05公顷=( )平方米,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记不准,导致答案正确率下降。

  (9)找规律这样摆下去第24个是( )图形,由于学生对长方体和长方形的概念不清楚,不会画长方体,而画成长方形或者写成长方形的都算错了,其实学生是知道按规律下来是哪个图形,写长方形和画长方形的其实都是正确的答案。

  (二)判断题的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5)2.5×4÷2.5×4=1( × )学生对这样的运算老是习惯性的同时算左右的乘法,最后算中间的除法,这是由于学生爱犯的一些习惯性的错误,不认真的缘故造成的。

  (三)选择题失分为4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6)市话是0.4元3钟学生都是按一分钟0.4元进行计算的,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我平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强调,学生平时训练的都是一分钟多少钱,也有少数的学生写对的,细心的学生就发现是3分钟0.4元。

  (四)计算正确率为70%。

  直接写出得数出错较多的是1.5÷30,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总是掌握的不是很好。

  竖式计算0.42×8.63在列竖式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根据老师说的利用乘法的交换律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这样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而是写成三排这样造成数位不对齐,或者根本就没乘完,这是学生不细心造成的。

  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的题(3.2+0.128)÷0.8出错的较多,原因是学生对小数的除法在计算的时候老是不能很好的掌握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计算中出错的都是因为计算不熟练,不能细心计算,计算完以后不能检查。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出错的很少,说明学生在这方面掌握的较好。

  (五)名师讲堂正确率为90%。

  对于圆木、钢管堆成的梯形的根数的计算,平时训练的较到位,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但对于一部分潜能生仍然有一些计算上的错误出现。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很少学生拿满分。

  1、(1)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陈英跳的高度比李明低多少米?学生90%能计算对,只有一少部分同学在计算小数加减的时候老是不细心。

  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收稻子的情况90%的同学能计算成,只是有少部分同学仍然是计算上的错误。

  3、(1)可以从2人的双人观光船想起。

  (2) 可以从3人的双人船开始想起。

  从学生所列的表格来看学生对这部分掌握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平时落实的不到位,复习的时候也没有重点复习的缘故。

  4、本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题,大部分学生做的还可以,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的意思,主要是平时也,没有给学生训练过这方面的题,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完成不了。

  5、这个题是统计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题,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基本上都会绘制条形统计图,也能根据看图获得信息,个别人不会安排怎么进货。说明孩子们还是实践的少,不能变知识为能力。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的试题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2、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注重知识的落实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5、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平时尽量提高要求,达到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对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落实。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 篇四

  一、本次试卷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填空;数一数,圈一圈;想一想,填一填;看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一(3)班共有45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3967分,平均分88.16分,及格率95.6%,优秀率77.8%;一(4)班共有46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4053分,平均分88.11分,及格率95.7%,优秀率69.6%。

  三、学生典型错题分析

  1、第一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个别学生因粗心丢分(算错或漏题)。

  2、第二题:填空,丢分最多是第1题的看数画珠子两题空着与看珠子写数十位没有个位是5个珠子学生写成15;第5题按规律填数及第8题在○填上“+”或“—”的12>7○5。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做题粗心及对数的排列规律不够理解造成错误。

  3、第三题:数一数,圈一圈,第1题中可以滚动的有( )个;多数学生写成5个,应为6个与第6题把从左数第6个圈起来,多数学生圈了左边的六个。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认字或听题不认真及对图形的性质不够了解造成错误。

  4、第四题:想一想,填一填,第1题被遮住的有( )只,多数写成6只(把13—7=6)而不是数从6到13中间的数。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错误(因为在复习中多次提到)。

  5、第五题:看图列出算式,两个班级都是两个特殊学生丢分,其他学生都对。

  6、第六题:解决问题,第5题的还可以怎样算与第6题求原来有多少只?学生都用减法计算(8—2=6)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错误(因为在复习中多次提到)或对原来这个词还不理解。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得还不够。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4、对学的知识缺乏广度的关注,同时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

  五、自我反思与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注重双基。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的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答案”和“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7、在第六条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会的发言稿(精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