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说课稿(通用6篇)

时间:2018-05-07 07:3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荷叶圆圆》是一本适合小朋友阅读的绘本故事,作者是中国作家李志敏。这本书以大自然为背景,讲述了一只名叫圆圆的青蛙在荷叶上生活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蛙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首先,我将介绍一下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池塘周围盛开着一望无际的荷花。圆圆是一只可爱的青蛙,它住在一片巨大的荷叶上。每天,圆圆都会跳到荷叶上晒太阳、觅食和休息。它喜欢荷叶的舒适和安全,同时也享受着与其他小动物们的互动。

接下来,我将重点讲解故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和情节。首先是圆圆,它是本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勇敢、乐观的小青蛙。圆圆喜欢跳跃和游泳,它和其他小动物们相处融洽,给孩子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其次是荷叶,它是圆圆的家园和避难所,给予圆圆温暖和保护。故事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动物,如蜻蜓、蝌蚪和鱼儿,它们和圆圆一起生活在荷叶上,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小社区。

此外,我将介绍一些故事中的教育意义。首先,通过荷叶的生活,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蛙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他们可以了解到青蛙是怎样在荷叶上生活、觅食和繁殖的。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互动,学习到合作、友爱和分享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荷叶的形象化描写,孩子们可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学会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我还将结合故事进行一些互动活动。比如,我可以请几位孩子分别扮演圆圆、荷叶和其他小动物的角色,进行小剧场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我希望能够引导孩子们爱护大自然、尊重生命,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友爱、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谢谢大家!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荷叶圆圆》是一本优秀的绘本故事,适合小朋友阅读。本书以荷叶为背景,讲述了一只名叫圆圆的青蛙在荷叶上的生活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首先,我将介绍一下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池塘中,池塘周围盛开着茂盛的荷花。圆圆是一只活泼可爱的青蛙,它住在一片巨大的荷叶上。每天,圆圆都会在荷叶上晒太阳、觅食和休息。荷叶成了它的家园和安全港湾,也是它与其他小动物们互动的场所。

接下来,我将重点讲解故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和情节。首先是圆圆,它是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勇敢、乐观的小青蛙。圆圆喜欢跳跃和游泳,它和其他小动物们相处融洽,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其次是荷叶,它是圆圆的家园和避难所,给予圆圆温暖和保护。故事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动物,如蜻蜓、蝌蚪和鱼儿,它们和圆圆一起生活在荷叶上,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小社区。

此外,我将介绍一些故事中的教育意义。首先,通过荷叶的生活,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他们可以了解到青蛙是怎样在荷叶上生活、觅食和繁殖的。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互动,学习到合作、友爱和分享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荷叶的形象化描写,孩子们可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学会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我还将结合故事进行一些互动活动。比如,我可以请几位孩子分别扮演圆圆、荷叶和其他小动物的角色,进行小剧场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我希望能够引导孩子们爱护自然、尊重生命,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友爱、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谢谢大家!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三

第二篇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说课的教材为《荷叶圆圆》,属于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该课文主要描写了小青蛙圆圆在荷叶上的成长过程,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激发他们的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较难的句子和段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青蛙的实物或图片;

3.教学课本和练习册。

六、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小青蛙的特点和习性,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预习(10分钟)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生词并给予解释,帮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

3.阅读理解(15分钟)

(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关于课文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3)逐段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课文赏析(10分钟)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叶圆圆的生长过程,并与学生一起品味其中的美丽和奇妙。

5.观察与感悟(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观察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提问、记录并总结观察结果。同时,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6.课堂总结(5分钟)

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展示他们的观察成果。

七、巩固与拓展

布置相关的练习册和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观察和探索。

八、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生词:青蛙、肚子、蹦、水草、叶子、变化

短语:肚子饱饱的,蹦蹦跳跳,生长发育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然而,在课堂组织和学生参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复习本课生字,会写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依托文本,展开想象,体会荷叶给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朗读感悟中,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由于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因此我采用图文结合,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语言,观察图片帮助理解文本语言。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动力。在课始,我创设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课件出现一池荷叶美景图,教师先带学生重温课文,感受荷叶的美:昨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池塘边,你看到了什么?紧接着让学生美美地读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你还听到了什么?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写小水珠的一节。然后用过渡语:我们都很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小青蛙也很喜欢,它还想条到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上呢,摸们帮帮它好吗?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复习生字的环节,学生也很喜欢。

  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以后,课件出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几个段落,我就让学生自主读,披文入情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让学生从整体感知。

  接下去是分段学习。课件出示小蜻蜓的段落,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然后请学生看图介绍停机坪。学生说停机坪是大大的,还是绿绿的,上面停着一架飞机。我引导学生比较停机坪和荷叶的相同之处,得出了荷叶也是大大的,绿绿的,就和停机坪一样。然后再引导观察飞机和蜻蜓。这样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小蜻蜓为什么说荷叶是它的停机坪。接着又回到文本去理解透明,我说小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多美啊,你还见过什么透明的?学生说有塑料袋,有玻璃和冰。是啊,小蜻蜓的翅膀也是透明的,多美啊,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这样一来,小蜻蜓那透明的美丽的翅膀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又进一步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你看,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多神气啊!你能神气地读一读吗?而后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正在干什么。学生说小蜻蜓在荷叶上休息,它说真舒服啊!这时我让学生舒服地读一读。这样层层深入,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最后还一起当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在学习小青蛙的段落时,先请一位学生读一读,然后我就问小青蛙,你为什么把荷叶当成了凉伞?学生说因为我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我马上请了一位学生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放声歌唱。你在什么时候也会放声歌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学生纷纷说我在音乐课上会放声歌唱,我在过生日的时候会放声歌唱是啊,小青蛙也和我们一样快乐,所以它会放声歌唱。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到了小青蛙的快乐,这样朗读起来就更有感情了。

  听到我们的小青蛙歌声那么动听,老师真喜欢,但老师也喜欢小鱼儿。课件又出示了小鱼儿的段落。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了课文,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小鱼儿的快乐。结合图片说说小鱼儿在荷叶下是怎么玩的?学生说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小鱼儿还捧起了很美很美的水花。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舒服地读、快乐地读、美美地读这么三个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学会朗读。

  在三个段落学完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然后学生和我合作朗读全文。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就启发学生想像: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喜欢这圆圆的荷叶,还有谁也很喜欢?出示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写字教学我让学生学写美这个字,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描一个,然后再说说要注意什么。通过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的形式记清字形。最后认真地书写。

  最后,我还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荷叶的故事,把我们的语文学习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帮助指正,谢谢大家。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多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情感。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荷”等12个生字,会写“朵”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我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会读。三个原则是: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是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观察研究,逐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读式教学。学法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三、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4种小动物头饰。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再现教材情境,就会给学生以真实感、轻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为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并用语言描述)同学们,咱们上堂课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都在哪儿?

  看图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谁在哪儿”句型进行说话训练,由浅入深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穿插朗读指导,老师适时纠正读音。

  第二步,用玩捉迷藏游戏,把文中带有“是”的中心句找出来,小组交流讨论,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这4句中“我”指谁?并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第三步,是表演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即兴表演。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出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故采用此环节。

  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蜒的停机坪,小鱼儿的凉伞,那在你眼里荷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最多,哪一组就获胜,并适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

  五、说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熟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我采用了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这种板书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和年龄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充满童趣的夏天,让我们触摸到了生机勃勃的荷叶,更让我们体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以及他们快乐的心情。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和在教材中所编排的位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的词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认字和朗读是学习的重点,从读中去感悟夏天的美好,进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理念

  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将识字与读书紧密结合,寓识于读,以读促识,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我都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积累和感悟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3、设计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玩中学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身心特点,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领悟内容、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创造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于是,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荷叶图画(播放图画),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随机出示课题。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荷叶的美丽,从而不知不觉的把孩子们带入到充满童趣的夏天之中去,为进一步地学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新课程提倡在读文中识记生字,,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2、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3、多种形式识记生字。在这个环节中,识字教学是重点,我通过带拼音读字、去拼音读字、男女对读、姓氏读等等多种的读强化生字的音形,同时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生词“停机坪”的意思,引导学生用摇篮造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经过以上层层提高的办法,学生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学得快,忘记得也快,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设计了一个“摘荷叶”的识字游戏,学生如果认对了课件上的“荷叶”卡片后的生字,而且能用多种方法说出自己的识记窍门,就去掉荷叶送给。这样一来,学生识字的兴趣就大大地提高了,而且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再开展开火车读、翻浪读比赛再一次将在玩中学字推向高潮。

  (三)朗读感悟,玩中学语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课文,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我坚持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注重感知,淡化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创设情境读、齐读、小组展示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等)来激发学生情感,感悟课文内容。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读完之后说说自己从课文中认识了哪些小伙伴,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收获说说它们把荷叶当作什么?自己把黑板的板书补充完整。从而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体会心情,结合小动物的动作感情朗读课文,也可以表演读文。这一环节的设计努力创设了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读好课文。另一方面,这种角色答问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学生在浑然不觉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增强了随机应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各种形式的读,也是为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必要的背诵在课堂上也得到了解决。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背,还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表演。经过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学生已经对课文琅琅上口了,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在全班展示读。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了阅读质量。这样一来,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诵读课文中乐此不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荷叶圆圆》说课稿(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