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张衡传》:千古留名的科学家与诗人
导语:《张衡传》是一部以张衡为主人公的传记小说,通过对张衡一生的追溯和描写,展现了他在科学和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坚持追求真理、追求创新的精神。
一、张衡的科学成就
1. 发明地动仪: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发明了地动仪,可以测量地震的方向和震级,对中国古代地震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提出水力学理论:张衡通过对水流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水力学理论,为后世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治水提供了理论指导。
3. 推测地轴偏转:张衡通过对星体运行的观察和分析,推测了地轴的偏转,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二、张衡的文学成就
1. 诗人身份:张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归田赋》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典范之一,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2. 理论创新:张衡在文学创作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提出了“象数之学”,主张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用象征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张衡的精神追求
1. 追求真理:张衡一生致力于科学和文学的研究,始终追求真理,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断创新。
2. 坚持实践:张衡不仅有卓越的理论造诣,还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3. 追求卓越:张衡追求卓越的科学和文学成就,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当时中国古代科学和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结语:《张衡传》通过对张衡一生的追述,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和诗人的卓越成就,并传递了追求真理、追求创新的精神,对读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字数:616字)
《张衡传》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张衡传》: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人生历程
导语:《张衡传》是一部以张衡为主人公的传记小说,通过对张衡一生的追溯和描写,展现了他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的人生历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成长。
一、张衡的成长经历
1. 家庭背景:张衡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兴趣。
2. 学术求索:张衡年少时就对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师从名家的指导下,不断深入研究。
3. 人生转折:张衡曾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他的发明地动仪被误解为迷信之物,遭到了当时统治者的压制和指责。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追求科学真理。
二、张衡的科学探索
1. 科学研究:张衡在地动仪、水力学、天文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2. 创新精神:张衡在科学研究中展现了非凡的创新精神,他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了许多前人未曾想到的理论和观点。
三、张衡的人生价值
1. 坚持追求:张衡一生坚持追求科学真理,不畏艰难困苦,不屈不挠,为中国古代科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传承精神:张衡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通过《张衡传》这部作品得到传承,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结语:《张衡传》通过对张衡一生的追述,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和人生经历,同时也传递了坚持追求、不畏困难的人生价值观,对读者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总字数:605字)
《张衡传》说课稿 篇三
《张衡传》说课稿
一、确定目标
课标摘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二部分“必修课程”第9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课标分解:
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理解”“了解并梳理”,行为条件是“能够结合语境说出,辨析总结”“小组讨论概括”,行为表现程度为“准确”。
确定目标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属、因、拟、征、迁、以、乃、于、则)、古今异义词(不行、下车等)通假现象(“员”)的意思和并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奇”)名词活用为动词(目)的现象。
2.小组讨论,概括张衡的成就及获得成就的原因。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准确理解并说出本文的顺序及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传记写法。
二:落实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将本课的教学过程预设为一个课时,有以下环节:
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提出问题。
(1)、导入新课,积累文学常识
1、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我这样导入(展示幻灯片):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与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齐名并提,他就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为张衡山;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在世界上亦罕见。
这是当今世界对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学巨匠表达出的一种最崇高的敬意,是什么原因使张衡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伟人?《张衡传》中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从而走近张衡,了解张衡。
2、解题
介绍范晔,人物传记的知识
(二)、以“读”感文(或“一读课文”),读准句读字音
学习文言文,必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我将《张衡传》原文去掉标点,显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两人为一组,其中一人看着幻灯片读,另一人看着课本更正句读和读音。每读完一段,两人互换职责。我在学生们读书时注意观察,关注学生停顿不好和读错音的地方,然后予以点拨——比如可以给学生介绍判断句读的'方法,名词判断法,虚词辅助判断法,句意判断法等。
(三)以“读”解文(或“二读课文”),解决字词
目前我们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仍然在两个极端跳跃,要么“死于章句”,逐句解释词义,老师累,学生累;要么“废于清议”,只分析文章内容,不管文言字词,学生文言水平提高不大。我们要避开这两个极端,让“言”与“文”水乳交融。解决文言字词句式,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自主、合作的方法。
第一步,我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第二步,我让学生以讨论小组为单位,讨论在自读中不懂的词句。
第三步,我让学生提出在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词句,引导其他学生解答。在引导中,我要把某些重点的字词给学生强调到。比如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中的“辄”和“徙”。
(四)、以“读”品文(或“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言文教学不可缺少品文的环节。本环节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
首先,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全文。
然后,我会问:“张衡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此问设计用利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回答出属文、机巧、术学、政事等等方面的成就。
紧承上一个问题,我会接着问:“为什么张衡在各个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此问既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引导学生分析出是因为张衡“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慕当世、忧国忧民 ”。
内容层面梳理过后,我会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我会根据本课的传记特点设问:“全文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又是如何组织材料的?”这两个问题环环相扣,呈梯度发展,第一个问题是第二步探究发现的基础,第二步是第一个问题感知内容的深化。这两问有一定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我在这里会提醒学生找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并比较各个材料的详略,学生即可发现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作,作者对天文历算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详写。
整体感知分这样几步走,使学生的阅读体验经经历了一个从人物美到人性美再到形式美的层层提高的过程。
(五)以“读”悟文(或“四读课文”),走近张衡
在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走进张衡的内心世界。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第一段,问:“既然张衡多次不愿意做官,应该是非常清高、不问世事的,为何又要作《二京赋》,讽谏时弊呢?”引导学生分析出张衡内心的矛盾:他在清高淡静与忧国忧民中挣扎,忧国忧民的思想注定要让他走进更大的舞台,为民造福。
然后,我范读最后两段。(下面我范读最后一段)问:“既然在倒数第二段中张衡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写《思玄赋》,为何要在任河间相收禽奸党呢?”引导学生在诵读后分析张衡的无奈与矛盾。清高谨慎与为民服务如两只隐形的翅膀,让张衡在尘世间起伏。到河间,他忧国忧民的隐形翅膀振起巨大的风。是啊,即便不能扫清寰宇,造福一方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他治威严,整法度,收奸党,河间一时政治清明。
三、检测目标:
(六)以“写”品文,延伸迁移:
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写一副对联来总结张衡的经历或成就或心境。这个问题费时不多,但能整合文章的内容,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总结。
学生写完交流完之后,我也展示自己写的对联。我写了三个。第一副: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第二副:《思玄赋》难明吉凶抒无奈情,《二京赋》讽谏时弊展忧国心。第三副:《二京赋》《思玄赋》忧国忧己尽显矛盾情,浑天仪地动仪测天测地更展不世才。
(七)小结
清代戏曲家李渔曾说:“终头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文章如此,课堂亦如此。曲终奏雅,会让学生对这节语文课产生恋恋不舍之情。我的小结是我写的一首诗:
《咏张衡》
天文数术尊泰斗,
文学制作炳千秋。
当年张衡今若在,
管教千众叹无谋。
谢谢各位评委!